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5-9-24 19:59:00
于中伟先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4 20:18:00

浙江台州学院于付教授

你的激情可以理解

那个人排你的马屁也真够会排啊

至于您的理论,不置可否

本人所参与的讨论就此结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4 20:19:2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4 20:22:00

浙江台州学院于付教授?

我不在学校,不是教书的。谁拍我马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4 20:5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4 21:21:00

我们的任务是在公有制的条件下,如何将责任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在微观上如何倡导竞争,倡导按劳分配,而宏观上寻求整体利益在发展中的统一,从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你的论点,把公有制扔了,相当于费尔巴哈在研究唯物主义时扔掉了辩证法一样,是形而上学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4 21:29:00

大家不要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4 21:52:00

就在你的ebook那里有篇文章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4 22:54:00
囿于本人没有读过《经济动力学》,所有并没有什么资格对“经济动力学”做出评价。但就作者前引部分而言,我想提醒作者的一件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并不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一定的反作用。作者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们的利益的增殖;利益的增殖仅仅是利益追求的结果;生产力本身只不过是人们从自然中获取利益的能力,无论是其存在还是发展,只能是人类利益追求的结果;尤其生产力的发展,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不能不依赖于人的艰苦努力。”我想问作者的一个问题是:个人利益的追求来自哪里?当然作者会说:利益追求就是人类发展的根源,没有来源,它是根本动力。那么再问一个问题:利益追求的产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如果说是偶然的,那么很明显,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是很久以前某一个人的“一时冲动”产生的结果,如果他当时没有这种冲动,也不会有我们今天。如果是必然的,那么为什么一定是这个时候有这个冲动呢?就是说当年一定会是瓦特有发明蒸汽机的冲动呢?或者是别人,但我想当初瓦特一定想不到去造核电站的。其次,按照作者的理论,今天的汽车是当初有人想发明汽车而产生的,没有汽车的时候人们用的是自行车,而自行车又是以前某人想发明自行车的结果,依此往前推,最初那就是有个猴子想变成人而使我们区别于动物的。那么再往前推,那就是当初有一种冲动,而这种冲动是要产生一个世界,于是世界产生了。说到这里我想作者的世界观也就不说自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4 23:24:00
以下是引用suseus在2005-9-24 22:54:59的发言: 囿于本人没有读过《经济动力学》,所有并没有什么资格对“经济动力学”做出评价。但就作者前引部分而言,我想提醒作者的一件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并不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一定的反作用。作者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们的利益的增殖;利益的增殖仅仅是利益追求的结果;生产力本身只不过是人们从自然中获取利益的能力,无论是其存在还是发展,只能是人类利益追求的结果;尤其生产力的发展,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不能不依赖于人的艰苦努力。”我想问作者的一个问题是:个人利益的追求来自哪里?当然作者会说:利益追求就是人类发展的根源,没有来源,它是根本动力。那么再问一个问题:利益追求的产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如果说是偶然的,那么很明显,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是很久以前某一个人的“一时冲动”产生的结果,如果他当时没有这种冲动,也不会有我们今天。如果是必然的,那么为什么一定是这个时候有这个冲动呢?就是说当年一定会是瓦特有发明蒸汽机的冲动呢?或者是别人,但我想当初瓦特一定想不到去造核电站的。其次,按照作者的理论,今天的汽车是当初有人想发明汽车而产生的,没有汽车的时候人们用的是自行车,而自行车又是以前某人想发明自行车的结果,依此往前推,最初那就是有个猴子想变成人而使我们区别于动物的。那么再往前推,那就是当初有一种冲动,而这种冲动是要产生一个世界,于是世界产生了。说到这里我想作者的世界观也就不说自明了。

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追求,产生于剩余产品经常出现后,也就是原始社会末期,因为在此之前人类与动物都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你文中的逻辑实在狗屁不通!利益追求不是简单的冲动,而是一个过程,但驱动它的动因是人的利己心,人们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发展生产力也是利益追求的一种方式。

但是,利益追求并不是必然地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人们对经济要有一定数值之上的利益相关系数,和对经济的利益相关系数的梯度分布状态。

在国家所有制下,人们对经济的利益相关系数全都几乎为零,这就使人们的利益追求无法转化为对经济发展的追求,而利益相关系数的低下同样使人们严重缺乏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动机,因而,对国有资产的掠夺与瓜分十分容易而且相对安全。从正当途径获利很难,从不正当途径获利容易而且安全,结果只能是掠夺规律起支配作用,经济规律不再起支配作用。

马克思不懂得利益追求才是更根本的经济动力,他就无法懂得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他鼓吹的公有制完全破坏了利益相关系数的梯度分布,使其处处相等、处处为零,使生产力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社会就象一辆自行车,利益追求就是蹬踏板的脚,而利益相关系数就是传动的链条,马克思不懂得链条的作用,他的公有制就是下掉链条,结果无论你怎么追求利益,经济都不会发展了。而我的工作就是研究这个链条,怎样使它的传动效率最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01:21:00
这正是"是存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存在"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已讨论过多,不用多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05:00:00
以下是引用万岁大中华在2005-9-24 21:21:52的发言:

我们的任务是在公有制的条件下,如何将责任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在微观上如何倡导竞争,倡导按劳分配,而宏观上寻求整体利益在发展中的统一,从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你的论点,把公有制扔了,相当于费尔巴哈在研究唯物主义时扔掉了辩证法一样,是形而上学观点。

你的任务是不可能实现的,所谓“责任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首先就必须提高管理者对企业的利益相关系数,也就是说:1、管理者必须对利润有较大的、一定比例的分配权;2、光有这条远远不够,因为余下的利润和整个企业仍然不属于管理者,他们有很大的支配权,侵吞企业资产和利润比起经营好企业更容易获利,这就要求作为所有者代表的政府官员对企业利润有强烈的追求动机、对企业资产有强烈的保护动机,而政府官员对企业的利益相关系数是零,企业利润、资产与他们的个人利益无关,这样做对个人毫无好处,相反,与企业管理者合谋瓜分企业利润和资产获利容易而且相对安全。因而,对国有资产的掠夺与瓜分只会越来越严重。

利益相关系数的法则是:所有者对企业的利益相关系数C1,经营者对企业的利益相关系数C2,部门管理者对企业的利益相关系数C3,普通员工对企业的利益相关系数C4,

C1>>C2>>C3>>C4, 足够大的C1是产生足够大的C2的前提,足够大的C1、C2是产生C3、C4的前提。国家所有制下:C1=C2=C3=C4=0,是不可能变出什么新花样的,就是变出什么花样,那不过是他们瓜分企业资产的新的方法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05:31:00

事实上,我已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性错误了,它错误地把生产力当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把人对利益的追求当成被决定的对象,它不懂得:利益追求才是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它错误地认为:利己心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是受所有制决定。事实上,利己心不属于意识,它是人类的生物本能;利他才是后天的,它决定于人们之间的利益相关系数的分布状态。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就发生了错误。使它无法理解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正如把一个凡人放到神坛上,不给他吃喝,他能不死吗?    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个人利益追求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而个人利益追求的转化,需要人们对经济足够大的利益相关系数和利益相关系数的梯度分布,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当成了神,就不可能理解这一点了。    于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生产力就再也不会发展了,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但马克思主义者们根本不懂得这一点。所以,他们走向边缘化、被淘汰是历史的必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07:05:00

[推荐]

以下是引用路边一狼在2005-9-25 5:31:34的发言:

事实上,我已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性错误了,它错误地把生产力当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把人对利益的追求当成被决定的对象,它不懂得:利益追求才是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它错误地认为:利己心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是受所有制决定。事实上,利己心不属于意识,它是人类的生物本能;利他才是后天的,它决定于人们之间的利益相关系数的分布状态。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就发生了错误。使它无法理解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正如把一个凡人放到神坛上,不给他吃喝,他能不死吗?    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个人利益追求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而个人利益追求的转化,需要人们对经济足够大的利益相关系数和利益相关系数的梯度分布,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当成了神,就不可能理解这一点了。    于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生产力就再也不会发展了,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但马克思主义者们根本不懂得这一点。所以,他们走向边缘化、被淘汰是历史的必然。

fujo11的评论和推荐:

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把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看成是一种经济存在论,更浅显易懂地说,不妨把它看成是一种假设。同样,我们也可以以同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楼主网友的上述观点,看看它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启迪。我个人认为,该网友的观点很有创造性,值得大家关注和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5 7:08:1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08:40:00
以下是引用路边一狼在2005-9-25 5:31:34的发言:

事实上,我已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性错误了,它错误地把生产力当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把人对利益的追求当成被决定的对象,它不懂得:利益追求才是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它错误地认为:利己心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是受所有制决定。事实上,利己心不属于意识,它是人类的生物本能;利他才是后天的,它决定于人们之间的利益相关系数的分布状态。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就发生了错误。使它无法理解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正如把一个凡人放到神坛上,不给他吃喝,他能不死吗?    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个人利益追求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而个人利益追求的转化,需要人们对经济足够大的利益相关系数和利益相关系数的梯度分布,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当成了神,就不可能理解这一点了。    于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生产力就再也不会发展了,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但马克思主义者们根本不懂得这一点。所以,他们走向边缘化、被淘汰是历史的必然。

那么是不是还有整体利益的追求呢?比如说追求团队的利益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08:59:00
以下是引用wtb在2005-9-25 8:40:36的发言:

那么是不是还有整体利益的追求呢?比如说追求团队的利益呢?

存在这种情况,但是,团队利益追求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团队利益是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也就是说:只有当个人对团队的利益相关系数达到相当值时,才会有团队利益的追求。而马克思主义的公有制,将这所有的利益相关系数都变成了零,就使正当途径的团队利益追求也被瓦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09:17:00

一个能够正常发展的社会,总要有:

个人对周围经济的利益相关系数:

C1>>C2>>C3>>C4>>。。。。。。,其中,1、2、3、4表示经济与他关系的远近,如1为个人本职,2为本公司,3为本地,......,但在国家所有制下,C1=C2=C3=C4=......=0.

对于企业,总要有:CB>>CG>>CM>>C2,CB、CG、CM、C2分别为:所有者,总经理、管理人员、普通员工对企业的利益相关系数。但在国家所有制下,CB=CG=CM=C2=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09:32:00
有一定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1:15:00

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追求,产生于剩余产品经常出现后,也就是原始社会末期,因为在此之前人类与动物都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那请问:剩余产品是如何产生的?人类在最初的时候一天劳动所得不能温保,后来却得而有余,难道这不是生产力的进步吗?而楼主说这时没有利益追求,那这时的生产力为何会发展?请楼主正面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1:21:00
以下是引用suseus在2005-9-25 11:15:50的发言: >

那请问:剩余产品是如何产生的?人类在最初的时候一天劳动所得不能温保,后来却得而有余,难道这不是生产力的进步吗?而楼主说这时没有利益追求,那这时的生产力为何会发展?请楼主正面回答!!!!!!!!

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追求,但人类有生存意义上的“前利益追求”,为了生存,人们逐渐学会种植、畜牧,使用和改善工具,如果没有“前利益追求”,生产力既不会存在,更不会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1:43:00

;楼主认为利益追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这我认为有道理,,同时楼主的企业内相关利益系数的提出我也觉得有一定现实意义.

但楼主认为利益追求决定生产力我不认同原因有二:

一,既然公有制下利益相关系数为零,那在利益追求下才存在的生产力在公有制下还存不存在?

二,既然利益追求决定生产力,那在古时候1000年前人们就有飞天的利益追求,我国还有一个叫万户的人为坐自制的火箭上天而摔死了,那他们如此强大的利益追求为什么没有变为生产力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2:01:00
以下是引用xiaowan在2005-9-25 11:43:11的发言:

;楼主认为利益追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这我认为有道理,,同时楼主的企业内相关利益系数的提出我也觉得有一定现实意义.

但楼主认为利益追求决定生产力我不认同原因有二:

一,既然公有制下利益相关系数为零,那在利益追求下才存在的生产力在公有制下还存不存在?

二,既然利益追求决定生产力,那在古时候1000年前人们就有飞天的利益追求,我国还有一个叫万户的人为坐自制的火箭上天而摔死了,那他们如此强大的利益追求为什么没有变为生产力呢?

一、这个利益相关系数是接近零,但还不是零;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破产,个人就会失业,收入失去来源,因而反向利益相关系数比正向利益相关系数还是稍多一点。

二、万户火箭上天对于当时的生产力毫无用处,因为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农业社会,并不需要如此超前的技术,火箭上天并不会给人们带来利益,这就是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2:34:00

你的理论不规范前后不一致,你在上面明明说在公有制下C1=C2=C3=0,现在又说相关系数接近于零,又反向系数大于正向系数..系数为零时生产力即不存在了那在反向系数下生产力又是个什么样子呢?这样变来变去是很难展开讨论的.

你说的第二点有毛病.

一,按你的意思只要火箭上天符合当时人们的利益那么他的火箭就一定能成功,是这样的吧?

二,你说农业社会不需要这样先进的技术,这不可能,现在这些技术也广泛地运用于农业生产,而且为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不说对农业的好处,按当时人们的设想,象鸟儿一样飞翔总比人们步行强多了吧?你怎么能说这些技术不符合当时人们的利益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2:49:00
以下是引用xiaowan在2005-9-25 12:34:47的发言:

你的理论不规范前后不一致,你在上面明明说在公有制下C1=C2=C3=0,现在又说相关系数接近于零,又反向系数大于正向系数..系数为零时生产力即不存在了那在反向系数下生产力又是个什么样子呢?这样变来变去是很难展开讨论的.

你说的第二点有毛病.

一,按你的意思只要火箭上天符合当时人们的利益那么他的火箭就一定能成功,是这样的吧?

二,你说农业社会不需要这样先进的技术,这不可能,现在这些技术也广泛地运用于农业生产,而且为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不说对农业的好处,按当时人们的设想,象鸟儿一样飞翔总比人们步行强多了吧?你怎么能说这些技术不符合当时人们的利益呢?

一,按你的意思只要火箭上天符合当时人们的利益那么他的火箭就一定能成功,是这样的吧?

我根本没说过这个意思。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都是以人们对它的需要为动力的,只有这样,才会有人投资、组织、鼓励、关心,这就是封建时代为什么发展的是历法、天文、水利、建筑、造桥等,而不是火箭上天之类。

在这里约等于号打不出来,关于这个系数的具体计算,你到我的文章《公有制为什么会破产》里能看到,是一个小于10亿分之1的数,而反向利益相关系数要比这个值大一点。

那你说在当时的条件下,火箭上天就是成功了,人们如何能使之成为生产力呢?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找不到它的用途,又有谁会去关心、投资、帮助万户呢?

现在的应用,是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才有用,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它的用途是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3:41:00
建议狼兄去看看生产力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3:44:00
以下是引用zwznj在2005-9-25 13:41:29的发言: 建议狼兄去看看生产力经济学!
谢谢,那里没什么新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4:52:00

建议大家不要总叫别人去看书,有想法就讲出来,拿书来吓唬人算什么本事

谁会这么有空,你叫我看那本书,我就真去看一遍。再说书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6:58:00

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追求,但人类有生存意义上的“前利益追求”,为了生存,人们逐渐学会种植、畜牧,使用和改善工具,如果没有“前利益追求”,生产力既不会存在,更不会发展。

我现在真得不知道楼主所谓的"前利益追求"与"利益追求"之间有什么区别,如果有的话,那也只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是利益追求,追求"集体"(原始共同体)的利益时就成了"前利益追求"了,那么国家所有制下是不是就成了"后利益追求"了?还有一点就是在猿变人的那时候,推动猿向人转变的又是不是"猿利益追求"呢?(就是不是楼主认为我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了?真对不起,本人一向喜欢对不知的东西追个根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7:11:00
以下是引用suseus在2005-9-25 16:58:09的发言: >

我现在真得不知道楼主所谓的"前利益追求"与"利益追求"之间有什么区别,如果有的话,那也只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是利益追求,追求"集体"(原始共同体)的利益时就成了"前利益追求"了,那么国家所有制下是不是就成了"后利益追求"了?还有一点就是在猿变人的那时候,推动猿向人转变的又是不是"猿利益追求"呢?(就是不是楼主认为我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了?真对不起,本人一向喜欢对不知的东西追个根究)

前利益追求是指仅仅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追求;利益追求是指以获得利益为目的的追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7:13:00

那这个问题就有意思了,既然只是仅仅为了生存,原始人为何会出现剩余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7:19:00

我觉得这里的讨论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