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5-9-25 17:22:00
以下是引用suseus在2005-9-25 17:13:42的发言:

那这个问题就有意思了,既然只是仅仅为了生存,原始人为何会出现剩余产品?

你读过历史没有?原始社会,在没有经常剩余之前,人们常把吃不掉的猎物放掉,这与动物没什么区别;后来逐渐学会把多余的猎物圈起来驯养,这才有了原始畜牧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7:22:00

我觉得楼主的解释跟您的文意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应该是利益追求决定了社会发展也只有利益追求才能决定社会发展(网上不是看的很仔细,请谅解),而且也不令人满意.

一,楼主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都是以人们对它的需要为动力的,只有这样,才会有人投资、组织、鼓励、关心,"那为秦始皇研制长生不老药,总不会缺少人们对它的需要吧不会缺少投资,组织,鼓励关心吧?如此大的利益追求怎么没有决定生产力呢?

二,楼主说:"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找不到它的用途",,当时古人研究火箭的目的,就是希望人能象鸟一样飞翔,怎么能说人们找不到它的用途呢?如果这样狭义的理解,那当年居里夫人研制镭又有什么用途呢?

三系数是不是为零不是问题的核心,核心问题是:系数为零时生产力还存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7:32:00
我也觉得没有必要讨论这个问题,只不过我不想有人凭着那点小聪明来诋毁马克思。其实说白了,所谓的“利益追求”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意识与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只不过有的人比黑格尔差多了,在这里却把老黑老掉牙的东西当作自己的新发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7:33:00
以下是引用xiaowan在2005-9-25 17:22:39的发言:

我觉得楼主的解释跟您的文意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应该是利益追求决定了社会发展也只有利益追求才能决定社会发展(网上不是看的很仔细,请谅解),而且也不令人满意.

一,楼主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都是以人们对它的需要为动力的,只有这样,才会有人投资、组织、鼓励、关心,"那为秦始皇研制长生不老药,总不会缺少人们对它的需要吧不会缺少投资,组织,鼓励关心吧?如此大的利益追求怎么没有决定生产力呢?

二,楼主说:"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找不到它的用途",,当时古人研究火箭的目的,就是希望人能象鸟一样飞翔,怎么能说人们找不到它的用途呢?如果这样狭义的理解,那当年居里夫人研制镭又有什么用途呢?

三系数是不是为零不是问题的核心,核心问题是:系数为零时生产力还存不存在?

发展生产力是人类利益追求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长生不老药有没有?既然没有,又怎么能研究出来;利益追求是生产力存在与发展的动力。

利益相关系数完全为零的情况对于奴隶和囚犯有,但奴隶主、监管员对经济的利益相关系数较高,他们用强迫劳动的办法解决。如果所有人的利益相关系数都是零,那么,生产就与任何人都无关,就不会有生产,更不会有生产力。

国家所有制的利益相关系数接近零,小于十亿分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8:00:00

本不想再与此种人做无畏的争吵,奈何此人向以恶语相向,使吾不得不做再一次的还击.先前说吾之逻辑'狗屁不通",今又言吾"不懂历史".看来此人定是一个"历史主义者"了.如若承认历史,又何必自造一"利益追求"来自欺欺人?而且此人又称是一个懂得逻辑之人.先前此人称国家所有制造成生产力的不发展,只有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才能导致生产力的发展?当我问及原始社会剩余产品的产生时,此人又大骂余"不懂历史".更造出一个"前利益追求",真是可笑耳!

本人声明:

一、此后不再与此人探讨什么"经济动力学"(无中生有无有生论-猿变成人只是因为人想猿变成人!)及其相关问题!

二、当本人有对此人学说想说点什么的时候(因为上火),本人会去打QQ麻将,绝不会去伤害其他无辜人员,不会采取暴力宣泄!

三、没了,我实在不想再重复我以前说过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8:09:00

楼主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人类追求利益追求除发展生产力外的其它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8:20:00
以下是引用xiaowan在2005-9-25 18:09:25的发言:

楼主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人类追求利益追求除发展生产力外的其它方式?

侵害他人利益、对外发动侵略战争,都是发展生产力之外的方式。当人们从正当途径获利容易而且安全,从不正当途径获利难而且危险时,绝大多数人都会从正当途径获利,社会就会健康发展;当人们从不正当途径获利容易而且安全,正当途径获利难而且危险时,绝大多数人都会从不正当途径获利,社会就会走向混乱,社会制度崩溃,生产力无法发展。国家所有制正是后一种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8:28:00

您的理论似乎自成体系。但我不会认同您的利益追求决定生产力,因为这是唯心的,并且您的解释不能令人满意。

另外西经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不知可否纳入您的这个体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19:10:00
以下是引用xiaowan在2005-9-25 18:28:35的发言:

您的理论似乎自成体系。但我不会认同您的利益追求决定生产力,因为这是唯心的,并且您的解释不能令人满意。

另外西经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不知可否纳入您的这个体系?

利益追求是以获得利益为目的的人类活动,是客观存在的,生产是利益追求的一种方式,哪里是唯心的?

利益追求的核心是人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它不属于意识形态,而是人的生物本能,又怎么会有唯心?生产不是为了获得利益,难道是玩玩吗?

除了我的解释,你用马克思主义能够解释公有制经济无法维持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20:16:00

[讨论]

经济学的存在必须以理性为前提条件,但经济存在则不然,尤其是经济行为,有许多是非理性的(不能等同于反理性的),比如说,有的是本能的,有的是情感冲动性的,有的甚至是常人不可理解的乃至疯狂的。所以,理性人的假设也只是一种经济存在论,它只是从人是理性的,商品经济将会如何运行及应该如何运行,也就是说,它会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客观经济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20:33:00
以下是引用xiaowan在2005-9-25 18:28:35的发言:

您的理论似乎自成体系。但我不会认同您的利益追求决定生产力,因为这是唯心的,并且您的解释不能令人满意。

另外西经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不知可否纳入您的这个体系?

西经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与我的“利益人”是一致的,但是,它没有对利益追求的系统的研究,而我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就是研究那三块电池,如何使它电量最大、重量最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20:55:00

我用一句话就能把你的理论推倒:你的理论全部是建立在你开头的假设之上的,你的假设是被你建立在假设上的理论所证明的,这样的逻辑在逻辑学叫循环论证。

就像你说是:先有蛋才有鸡,因为假设先有蛋,蛋再生鸡,所以你的理论是对的。

根本不值一辩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21:05:00

物质第一,没错;

意识第二,也没错;

生产力呢,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当然是第三啦;

这个问题有什么好说的,从物理学角度看,难道意识不是物质的一种吗?

楼主的理论很有研究价值。

提一点不同看法:楼主说国家公有制下各人利益相关系数近于0,我觉得还应该跟各人的原有生活水平相比一下,比如说同一种工作,某个人他可以接受1000元的收益水平就有工作积极动力,另一个人可能就要5000元的收益水平才会有工作积极动力。不能仅仅看利益相关系数的绝对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21:11:00

[推荐]

我觉得楼主[论道德]一文,依楼主的假设及逻辑,能自圆其说,删除可惜。建议楼主重发,供大家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21:33:00

好象美国也是国家所有制嘛,要不选总统干什么?这么说美国国民与其国家的利益相关系数也是近于0嘛,美国国民会不会因此而不爱国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5 21:34:4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21:56:00
以下是引用临崖吹风在2005-9-25 21:33:05的发言:

好象美国也是国家所有制嘛,要不选总统干什么?这么说美国国民与其国家的利益相关系数也是近于0嘛,美国国民会不会因此而不爱国了?

信口开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22:0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22:25: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5 22:28: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6 00:02:00

我在第一个回贴里就说了,您的利益追求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有道理的..我所反对的是您的利益追求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依赖于利益追求而存在.的观点.

要讨论首先要厘清概念.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可以说是社会的生产能力.是客观的.而您说的利益追求按您的"本能"说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利益追求本身是主观的.这就表现在每个人的利益追求因人而异,受主观思维的影响.它和效用一样无法量化.

把您的观点翻译出来就是:人们的利益追求有多高就决定了生产力有多高,也即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至于这是不是唯心就由个人判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6 08:45:00
以下是引用朱德璋在2005-9-25 22:28:15的发言:

但我觉得这位兄弟说的没错,按照你的相关系数理论,美国人民还有全世界人民都不应该爱国,因此证明你的理论是伪理论。

呵呵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利益相关系数”这个词对现实社会生产还是有一点借鉴意义的。但是楼主得出的“梯度不均衡化利益相关系数最优”结论则是错误的。相反地,应该是均衡化利益相关系数才是正确的。理由如下:

1、在私营企业里,私营企业主的利益相关系数最高,其它人则逐位剧减,因此私营企业的经营效率取决于私营企业主的个人能力,即“皇上是否英明”。如果把国有企业全部转为私营企业,那就相当于国家经济效率要取决于“皇上是否英明”这个不确定因素了。

2、现有我国国有企业的职工利益相关系数确实较低,而管理层却可以利用制度缺陷来获益,利益相关系数应该算是较大的了,恰似一种“非法”的利益梯度结构。应该提高普通职工的利益相关系数来监督管理层的行为,比如总统选举制度,国家管理不好的总统就要下台,同样国有企业管理不好的管理层也要通过职工选举大会来让他下台,这样,国有企业的效率就取决于全体职工的选择了,而不象私有企业那样取决于“皇上是否英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6 08:54:00

利润分配方式决定了利益相关系数。对于国有企业,可以如此分配利润:

三分之一上交国库,三分之一用于再生产,三分之一用于全体职工平均分红,至于管理层与普通职工的差别只在于工资,职位越高工资越高,每级可相差50%。职工民主选举管理层是一定要的,这一点党委做得不好,总想着独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6 09:25:00
我觉得楼上说的有道理,,职工民主选举管理层应该是一个思路.但有两个问题还要考虑.一是分配,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又不损害国家利益;二是民主,要避免多数人的民主,这会损害少部分人的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6 09:29:00
以下是引用xiaowan在2005-9-26 0:02:20的发言:

我在第一个回贴里就说了,您的利益追求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有道理的..我所反对的是您的利益追求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依赖于利益追求而存在.的观点.

要讨论首先要厘清概念.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可以说是社会的生产能力.是客观的.而您说的利益追求按您的"本能"说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利益追求本身是主观的.这就表现在每个人的利益追求因人而异,受主观思维的影响.它和效用一样无法量化.

把您的观点翻译出来就是:人们的利益追求有多高就决定了生产力有多高,也即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至于这是不是唯心就由个人判断了

这完全是你的误解!利益追求就是以获得利益为目的的人类活动,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不是以获得利益为目的的?它是不是一种利益追求?按你说的生产也是主观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全是主观的了!

利己是人的本能,你问问你自己是不是利己的?它先于意识产生,不属于意识,动物、植物甚至细菌都有利己的本能,它们难道有意识的吗?它们难道是唯心主义的吗?

如果工作不能给你带来利益,你还会去工作吗?利益追求是有因人而异的情况,但你绝不能以此来否认它,正如电子的位置是量子态的,是随机的,但是,它遵循最大概率法则。你不理解的东西就是主观的,说明你内心唯意志论太重。

人的利益追求一般都指向最容易获利的方向,“最容易获利的方向{”是不是客观的?既然是客观的,利益追求的方向也同样是客观的。就个体而言,如同量子一样,他的行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最大的概率是“最容易获利的方向”,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就表现为人们基本上都在自己最容易获利的方向上。也就是说:利益追求的方向是客观的、宏观可预测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6 9:30:3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6 09:55:00
以下是引用xiaowan在2005-9-26 9:25:42的发言: 我觉得楼上说的有道理,,职工民主选举管理层应该是一个思路.但有两个问题还要考虑.一是分配,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又不损害国家利益;二是民主,要避免多数人的民主,这会损害少部分人的利益..

所有的职工都要有一定的分红权(与利润挂钩),才有积极性;

少数人的利益只能体现在职位工资上,高薪养人才嘛,他要做得好,职工们才会给他那个位置上的高薪,为了得到某个位置上的高薪,他就必须做得好,否则就会下台,现在的党委管理正好相反,干得好的职工可能会下岗,干得不好的经理却可能稳坐高位或者异地为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6 10:07:00

什么是利益?从哪里来?利益追求是人类活动还是利益追求的过程是人类活动?既然利益追求是本能,,动物、植物甚至细菌都有利己的本能,那为什么动物,植物没有造出汽车飞机呢?

我不想和你辩了,和你辩太累了.完全各说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6 11:04:00
以下是引用xiaowan在2005-9-26 10:07:09的发言:

什么是利益?从哪里来?利益追求是人类活动还是利益追求的过程是人类活动?既然利益追求是本能,,动物、植物甚至细菌都有利己的本能,那为什么动物,植物没有造出汽车飞机呢?

我不想和你辩了,和你辩太累了.完全各说各话.

利益是人对经济条件、环境的占有与利用。利益追求是人对利益的追求,它本身就是一个客观的过程。

利己是人类的本能,但并不是说:“利己”=利益追求,但利己是利益追求的核心出发点。

细菌、动植物利己,并不是说它们追求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9 13:32:00

为马克思说句公道话:

楼上有兄弟批马克思的发展理论,说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然后展开批判,提出自己的利益驱动理论。

首先,楼上兄弟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提出的是矛盾发展论,认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上面的批判是否优点片面,当然也站不住脚。

其次,你的利益驱动理论有一定的逻辑,也有启发性,对现实世界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你的利益驱动力是包含在马克思的矛盾发展论之中的,马克思以利益追求为前提,避而不谈罢了。

试问一下,人为什么要去追求利益呢?当然是利益的希缺、财富的希缺、资源的希缺。追求利益的过程也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所谓生产力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改造自然本身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利益。在改造自然,获取利益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人际关系既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约束人们利益的实现。为了利益的最大化,人们的生产关系是冲突的,冲突中也客观上包含协调。要避免冲突的生产关系,和谐共处,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利益,生产关系中冲突的一面客观上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各自的升级,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表现为社会发展,既技术进步(生产力)和制度变迁(生产关系)。

上面所提到的利益驱动论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能否定马克思的矛盾发展论,只不过是对马克思矛盾发展论的一个说明罢了。

马克思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有些人误解了马克思!

马克思是冤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9 16:56:00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的理论必然有局限性,关键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本身就是最富争议的学科,西方经济学200年就是在不断争论是发展起来的,某一理论适合某一时代,没有贯穿始终被一致认可理论。从这个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太需要我们去发展了,尤其我认为其微观基础的建立需要我们去探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30 10:09:00
以下是引用临崖吹风在2005-9-26 8:45:07的发言:

呵呵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利益相关系数”这个词对现实社会生产还是有一点借鉴意义的。但是楼主得出的“梯度不均衡化利益相关系数最优”结论则是错误的。相反地,应该是均衡化利益相关系数才是正确的。理由如下:

1、在私营企业里,私营企业主的利益相关系数最高,其它人则逐位剧减,因此私营企业的经营效率取决于私营企业主的个人能力,即“皇上是否英明”。如果把国有企业全部转为私营企业,那就相当于国家经济效率要取决于“皇上是否英明”这个不确定因素了。

2、现有我国国有企业的职工利益相关系数确实较低,而管理层却可以利用制度缺陷来获益,利益相关系数应该算是较大的了,恰似一种“非法”的利益梯度结构。应该提高普通职工的利益相关系数来监督管理层的行为,比如总统选举制度,国家管理不好的总统就要下台,同样国有企业管理不好的管理层也要通过职工选举大会来让他下台,这样,国有企业的效率就取决于全体职工的选择了,而不象私有企业那样取决于“皇上是否英明”。

你并不了解利益相关系数,它是一个非常稀缺的资源,所有人对同一资产的正象的利益相关系数是一个小于其利润率的值。

常规的分配股权的方式,就如同把一斤白糖丢到长江里,你会喝出甜味吗?

在国企里,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工人对企业的利益相关系数都几乎为零,因为这有限的资源要被所有参与国家资产利润分配的人分。

一个10万人的企业,假如利润率20%,分配系数0.7,就算股份全部平分给员工,每个人对它的利益相关系数只有:0.00000117,也就是说企业100万产值只能给个人带来1块1毛7分钱,而企业产值损失100万,只会使个人损失1块1毛7分钱,没人会关心这个企业,这样的企业很快就垮。

《经济学的力学原理》的方法是:

在这里,我举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一国企有10000名在职员工,企业分个人、班组、车间、分厂、总厂五个层次,每个班组10人,车间100人,分厂1000人,总厂10000人,首先,确认将企业资产变为全体在职职工所有。

《经济学的力学原理》的解决办法是:将每个职工所负责的岗位资产平分成6等份,他本人持其中一份为1/61/6在本班组其他职工间平分,1/6在本车间的其它班组职工中平分,1/6在本分厂中其它车间职工中平分,1/6在本总厂其它分厂职工中平分,最后1/6中大部分按职位的高低在各个层次的管理负责人之间分配——他们先得到了作为普通职工的份额,再分配高出的份额——,管理者的份额大于普通职工、高层管理者份额远大于低层管理者。普通职工在企业不同层次上的股权分别为:本职:1/6,班组:1/60,车间:1/600,分厂:1/6000,总厂:1/60000

为什么这样分呢?因为,利益相关系数是一个十分稀缺的资源,所有人对同一资产的利益相关系数的总和是个小于1的常数,而另一方面,每个人正常的经济行为对企业不同层次的影响力是完全不同的,普通员工对个人本职、班组、车间、分厂、总厂的影响力按:1:1/10:1/100:1/1000:1/10000的比例分布。而常规的股份制分配的仅仅是整个企业的股权,使每个人对企业不同层次的利益相关系数完全相同,这是对利益相关系数资源的极大浪费。最优化的分配方式是:职工对企业的不同层次的利益相关系数根据职工对企业不同层次的影响力比例1:1/10:1/100:1/1000:1/10000而分布。基层管理负责人在不同层次的股份也要按此比例分配,只是他们的层次数减少,如车间主任持:车间、分厂、总厂股份;分厂厂长持分厂、总厂股份,总厂厂长只持总厂股份,在总厂层次上,后者的股权远高于前者。管理者的股份分配如:班组长:本职1/6,班组1/40,车间:1/400,分厂:1/4000,总厂:1/40000,车间主任:车间:1/60,分厂:1/600,总厂:1/6000;分厂厂长:分厂:1/60,总厂:1/600

总厂厂长:总厂:1/60。折算下来:相当于持整个厂的股权:普通职工(8889)0.833/10000,班组长(1000)1.4*0.833/10000,车间主任(100)1/2000,分厂厂长(10)1/300,总厂厂长(1)1/60,整个管理层多分部分折算为全厂13%左右的股权。

剩下的一部分,按总厂股份分给全体职工选举出来的股东代表如为10名,他们组成董事会监督厂长,厂长的重大决策将由董事会审议,董事会不参与具体的管理和各阶层的管理者的人事任免,厂长的任免由全厂股东大会决定。

所有人的股份,都是不可转让和买卖的仅仅是他们分配企业各层次利润的依据。职工离开企业,其股份自行消失,调动岗位,其股份成份相应变动;管理者不做管理者了,其高额股权消失;董事会成员落选,则其高出的那部分股权也消失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在个人本职、班组层次上,职工的利益相关系数很高,实现完全自治(参见《经济动力学》 http://press.ssreader.com/ebook/jjdtx/index.html

http://press.ssreader.com/ebook/index.html《第七章 国家所有制经济》《第八章 在职职工所有制经济》《自治企业》部分),企业保护力量很大,自发走向更经济状态;在车间层次上,形成班组长与车间主任之间的半强迫自治,凝聚力也很大,在分厂中,形成车间主任与分厂厂长间的半强迫自治;在总厂,形成总厂厂长、董事会、分厂厂长之间的半强迫自治。人们对各层次的利益相关系数完全按照他们对企业不同层次的影响力的大小来分配。企业的经济动力,将远远大于资本主义企业。

国家在企业中的持股,应尽可能地小,为保证平滑过渡,开始也许多点,企业稳定运行后,国家应尽快完全退出,因为任何国家股都不会带来企业的经济动力,只能带来经济动力的削弱,并带来某些政府官员对企业的干预、掠夺!

企业对外发行股票总股权占整个企业股权比例不应太大,因为同样会削弱企业经济动力,而内部在职职工固定分层股权,全部按同比例下降。

我称这种所有制形式为:在职职工固定分层股份所有制。在职职工固定分层股份所有制下,既使经济动力达到最大化,又使分配尽可能地公平。这样改制,贫富分化程度就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而企业将获得新生,竞争力将大大提高,并不断提高;对社会的冲击将很小。因企业不是卖的,其债务无须免除,企业欠银行的贷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它在若干年内还清,如最长可50年,这样,银行坏帐也解决了。

表面上看来,是把企业资产分给员工了,但事实上,国有企业欠银行的债务往往远远超过其资产,分给员工虚拟股权,债务也同样分给他们,这事实上是一个交换,国家并未吃亏,而企业从此获得了新生,产生了自发地走向更经济状态的能力,其获利能力、偿还能力将大大提高,悬在我们头上的金融危机也将被化解,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分,在个人岗位层次上:形成个人大股东;班组层次上:形成个人、班组长都是大股东;在车间层次上:车间主任、班组长是大股东;分厂层次上:分厂长、车间主任是大股东;总厂:总厂长、董事会、分厂长是大股东。企业财产处处受到保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