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5-9-30 10:3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30 10:45: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30 10:48:00
朱德璋,我很欣赏你的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30 10:57:00
以下是引用朱德璋在2005-9-30 10:36:17的发言:

你的相关系数其实不过是西方攻击中国国企所说的所有者缺位的一个翻版,也是为少数国企管理者妄图瓜分国企的一个借口,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约束企业,减少能人经济盲目扩张对企业的破坏性经营。

若论企业的相关系数,一个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总系数是1,职工为10000人,每人相关系数为1/10000。一个私营企业,总系数也为1,职工为10000人,企业主相关系数为0.8,职工总系数就只剩0.2,人均就为1/50000。国企人均相关系数远远高于私企,而私企为了维护这个庞大的企业,不得不提高管理层的系数,使之远远高于平均系数,就不得不对高管实行高工资配股政策。我这样分析远远比你分析的科学。

知道我为什么不愿回答你吗?因为你没有起码的知识和常识。

若论企业的相关系数,一个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总系数是1,职工为10000人,每人相关系数为1/10000。

这是国企吗?这是职工所有制企业。而这样的企业根本无法维持,要理解,去看我的《国有企业最优改制方案》,只是不知道你能不能读懂数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30 11:0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30 11:1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 19:28:00

所谓生存的本能(动植物的求生本能)与利己心不是一回事。

起码有两点:一是生存是否必须以牺牲他人利益为前提呢?这是由不同的社会关系决定的。私有制社会中追求利益是排他性的,损人方能利己,竞争大于合作;二是这种利益的追求是否是无止境的?满足生活需要的人为什么还要去占有更多的生产资料呢?生活消费是有极限的,而资本的扩张是无边际的。

总之,要历史地考察。是利益驱动了社会的发展,还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凸现了利益机制?值得思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3 10:46:00

我觉得我们应当深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而不能只追求其只言片语,或者不求甚解;马克思讲生产力,讲“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同时也讲“人的本质”,也讲“人本论”。“人本论”的内涵是什么呢?就是为了符合、实现人自己的利益啊!当然,人的利益本身也确实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但我认为更确切的是生产力的推动力;如果我们只有利益追求,而不去发展生产力,请问:人类社会现在将是什么样子?

总之,我们要全面认识马克思,他一定也有缺点;但我们更要认识马克思的全面,因为只有这样,才真正利于经济学和人类自身的发展。

[em27][em27][em27][em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3 10:59:00
以下是引用乐峰在2005-11-3 10:46:57的发言:

我觉得我们应当深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而不能只追求其只言片语,或者不求甚解;马克思讲生产力,讲“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同时也讲“人的本质”,也讲“人本论”。“人本论”的内涵是什么呢?就是为了符合、实现人自己的利益啊!当然,人的利益本身也确实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但我认为更确切的是生产力的推动力;如果我们只有利益追求,而不去发展生产力,请问:人类社会现在将是什么样子?

总之,我们要全面认识马克思,他一定也有缺点;但我们更要认识马克思的全面,因为只有这样,才真正利于经济学和人类自身的发展。

[em27][em27][em27][em27]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对于人的利己、爱子女、爱父母全然不承认。事实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不断变化的它不可能是人的本质;而利己、爱子女、爱父母是不变的,这才是人的本质;人们对待“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完全是以利己为出发点。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认识本身就是否定人的本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