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一切患了“爱资症”者,属于我们的异类,因为他们身体内天生就存在着一种反经济科学、反马克思的基因。
马克思从来都认为,经济学是一门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学科,他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就是为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这一点,连一些开明的西方经济学家都能客观地看到:
罗宾逊夫人说,“重商主义者是海外贸易商的拥护者;重农主义维护地主的利益;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相信资本家;马克思把他的论点倒转过来为工人辩护。”
老弟高见!
这些人甚至不承认基本的常识,和这些人对话会降低你的智商。
楼主最好拿出一点有说服力的东西直接到你认为的这些人哪里去把他们驳倒,这样喊喊口号只会让人感觉道貌岸然而已。
另外,你说从古到今没有超越阶级利益的局限的理论,建议去学习一下道德经看看它是不是!
以下为我很久以前发表的帖子的一部分:
马克思和凯恩斯:经济学比较 (一)
比较的基础
1概念和范畴
马克思说,人和蜜蜂的区别在于人的实践有概念指导。但是,人的概念有历史继承性,而我们继承的东西有些是错误的及不合乎现代社会道德规范的。这就需要理论家对之扬弃。经济学家也是人,他的工作首先是研究社会经济存在是如何运行的,如何更有效率;其次,他也会提出他个人的价值判断,这时候,他往往把后者也当成了前者,正如人们容易把市场经济的社会分配伦理看成是”永恒的客观规律“一样。许多经济学家讲“等价交换是人类永恒的规律”,就是最贴切的例证。
我认为,马克思《资本论》,是马克思本人,以他自己认定是既合乎经济存在又合乎形式逻辑的构造出的经济概念体系。尽管我认为它的许多内容不符合上述规定。但说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内容是对他那个时代的描述和批判,而不是努力去进行分析及揭示其运行机制,这对马克思更不公平,也更不正确。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科学分析和伦理判断
简单地讲,经济学中的科学部分是经济学中的真,即对客观经济存在的事件及其关系的认识范畴体系,经济学中的伦理判断部分是经济学中的善美,即对客观经济存在的事件及其关系[如制度]的主观评价范畴体系。比如说现在社会分配不均,这就属于经济科学范畴;而说社会分配不均不好,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富裕”,这就属于经济伦理范畴。至于经济学术史中因分不清这两类范畴造成的危害,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这就是我前面说我的这篇论文(指“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真理和谬误”)对解决“死人抓住活人”有点帮助的理由。
作为一个经济学者,对于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我都可以有自己的道德伦理观点和判断。但我决不能让我的道德伦理观影响我对客观经济存在的认识,包括我对已存在的及将要改变的经济发展变化及经济分配原则的认识。其实,前人的经济道德伦理观,有的已经固化为当今社会习俗,行为规范及法律制度。我认为:凡是对客观经济存在的正确认识所形成的经济科学,完全可以不受个人的乃至其所生活的阶层和所生活的社会的道德伦理观的影响。也就是说,经济理论中科学部分完全没有阶级性(党性),也应该完全超越阶级性(党性)的影响。但经济理论中的伦理部分,其实质就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个人主观偏见及社会意识形态。这就是我一再强调二者区别的原因。也是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乃至《资本论》中犯了许多错误的原因。
在中国的经济学术界,凡是认为经济学(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以凯恩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中有科学成分和经济伦理道德观成分,而且可以把二者分离开来的人,都是我的“志同道合”者。我们目前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认识商品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包括商品经济中,分配伦理的实现。即分配在商品经济中是如何且依据什么实现的。
张建平网友在“经济学家”网站,发了一篇题为“态度决定一切”的文章,其主旨是说西方经济学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学,中国大学中的西方经济经济学的传播状态,可看成是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晴雨表。这篇文章不能说完全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有正确之处。他的错误之处,在于把态度放在理性之上。西方经济学的主体结构,在于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的描述和认识,尽管其中不乏辩护之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尤其是马克思的经济学,其主体结构,也在于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描述和认识,尽管其中多有批判之处;但它们相同之处,在于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科学性的认识。它们都有科学的成分,也有谬误的成分。基于理性,我们应该继承它们的正确认识,扬弃它们的错失和谬误。如果我们基于原教旨主义的态度,对待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的经济学,那我们就很难正确理解它们的学术价值,更不用说去继承和发展了。
A 价值理论
我粗略看了许多网友的文章,感觉有如下问题:1“价值”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经济学上的含义是指其购买力,应和伦理观念上的含义[如对人的重要意义]分清,更不能有多重含义。2把“价值”的决定要素[如劳动]和用劳动作为分类及测量手段[纵使是测量购买力即价值本身]混为一谈。在这点上所有相信耗费劳动价值理论的学者,都比较严密:他们都不提耗费劳动为0的商品的价值决定。事实是:任何商品经济中的全体商品[含纯粹人类及非人类服务],其中耗费的劳动,是一个从0%到100%的序列。正如其中耗费[占用]的土地和资本是一个从0%到100%的序列一样。3折算劳动价值理论重点在于揭示所有权对商品价值决定的意义。纵使全部耗费为0的商品的价值决定,如爱琴海岛上出土的维纳斯女神雕塑,也存在所有权对她的价值决定的影响,当她被所有并被投入市场之后。4折算劳动价值理论并不否定消费偏好和社会购买力分配[有效需求]对商品价值决定的意义。相反,它是把这两个基本要素看成相对独立的价值决定要素。
当一种商品耗费的劳动为0时,它的折算劳动并不为0。纵使得到它不需付出任何经济耗费[如劳动资本和土地等],它的折算劳动亦不为0。折算劳动价值理论只是以一维的方式[从劳动的角度]去认识市场经济的思维工具,如斯拉发的“一般商品”。其实,自系统论在经济学得到应用以来,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市场经济,包括认识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由那些因素决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凯恩斯把他的的价值理论定义为”全部产品论”,我认为是最正确的,但也是最空泛的。事实上,一个国家的政府,所信奉的分配伦理观,都会影响一些商品的交换比例的改变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
马克思本来应该研究的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即存在资本所有权,劳动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及政府调控的商品经济,其交换比例决定因素是什么,即其逻辑前提应该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但他在《资本论》第一篇研究的却是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的价值决定,即只存在劳动所有权条件下的商品经济中的价值决定。也就是说,他在无意识间,转换了《资本论》的逻辑前提。也就是说,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前提,应该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但他在第一篇进行抽象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前提——资本的所有权及其在商品中的经济体现,抽象掉了。从而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犯了一系列错误。详细论证,见我的论文:“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真理和谬误”,浙大经济论坛及jjxj网站“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和反革命”版第351篇,有全文帖载。
马克思所犯的这个逻辑错误,浪费了数以万计的经济学者的宝贵时间,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血和火的历史,凯恩斯大概也是由此引发“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的缘由。十几年前,我就研究出了这一成果,曾和北大的陈岱孙老师及复旦的宋承先老师交流过思想,但他们因为种种原因,都对我的研究不置可否。我的论文至今也没能在正规经济学科刊物上发表,我时常有怀揣和氏壁人的感慨。我不靠研究吃饭,说到底也没有义务,提醒我这个时代的人别掉进马克思的这一陷阱,但每当我看到那么些人,把自己宝贵的生命毫无意义地耗费在这上面,而不是投入到国家经济建设上去,我就按捺不住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这是我的良知使然吧。
十几年前,我的论文“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真理和谬误”,因论文中有指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存在谬误的内容,而不能够在正规的学术刊物上发表,那是因为这些刊物都被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控制着,我的思想是异端;十几年后,我的这些思想还是不能见之于报刊,部分原因是因为我论证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有真理的成份,并且批驳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的无知,而如今许多中国经济学术刊物就控制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信徒手中。感谢互联网,使我这些异端思想可以见诸于世界。
有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责怪我虽然一直坚持说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有真理成分,但到处宣传、论证的却是: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建立在逻辑前提不清(将两个不同所有权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价值决定,不加分析和论证地视为相同,比配第还退了一步)的基础上的,从而其劳动价值理论及剩余价值理论,不可避免的其主要成分是谬误,这一点,我完全接受。的确,多少年来,我批判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谬误的工作做的多,宣传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真理的工作做的少。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多少年来,马克思的经济学,作为中国的官方经济学,已主要成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他的一些真理成分,被不加分析的全盘肯定,我的这种有条件的支持,常被看作多余。但在目前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甚嚣尘上时,我认为自己有责任在此多强调它的认识价值及在经济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
我在该论文中指出:所有权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功能,就是所有者有权参与分配,至于参与生产与否,倒在其次。从生产要素的作用,去确定分配伦理,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和现实及历史中已存在的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不符。至于你想从价值确定去推出所有权,那更是因果关系倒置。举例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的交换,其价值和比例你如何确定,你如何从价值确定去推出所有权。事实上,只有在所有权确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价值确定才有意义。这样说,丝毫也不否认个别商品的价值确定要素的变化(如偏好的改变),有可能引起某些资产的价值改变,从而导致所有者的所有权大小的改变。
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即劳动二重性,在此再重复一遍我的理由:许多学者,和马克思一样,都认定人类劳动具有等同性,似乎这种等同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在上述论文中,已经揭示出:在商品经济中,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和土地等同性及资本的等同性一样,只是一种商品经济中的价值的等同性,它来自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的等同性。其实,你只要想一下,劳动有二重性,资本和土地也同样具有二重性乃至多重性,这就是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经济制度(含运行机制)的不同之处。马克思揭示出了劳动者及劳动收入,作为劳动所有权下的生产要素及其收入(工资制度),在商品经济中的表现形式,这是马克思对人类认识商品经济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即广义的价值理论的一大贡献,尽管这其中包涵了巨大的谬误。另外,劳动时间,作为价值尺度,只是人类的认识工具之一,并没有啥先天更高的必然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1 12:57:38编辑过]
这是典型的不知所云。
你自己掉入语言陷阱还不自知
阁下看来似乎理解能力欠缺。
我何为在含含糊糊,我的立场是十分鲜明的。我学习经济学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马克思公然宣称他的理论是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同样,我只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研究人民的经济学。
其实真正含含糊糊的是阁下。看来阁下的真像不过是朦着“遮羞布”的反马克思的“爱资症”者之一。
楼主最好拿出一点有说服力的东西直接到你认为的这些人哪里去把他们驳倒,这样喊喊口号只会让人感觉道貌岸然而已。
另外,你说从古到今没有超越阶级利益的局限的理论,建议去学习一下道德经看看它是不是!
老兄!我怎么说你!你究竟懂不懂我们老祖宗的东西?“道”就是“价值规律”,“道学”就是“价值规律的学说”呀,你研究经济不能不研究价值规律,如果不了解价值规律你怎么了解经济是什么?什么是物质利益?难道你认为经济学不应该研究人民群众生活的精神利益?真正科学的经济学从来就不是投机取巧的学说,它从来都是以整体的经济发展、优化作为依据,而不是搞什么阶级分化制造社会矛盾的投机取巧之学!如果你是以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作为依据,我没有什么可说,但是,不要把这些东西振振有词的强加在什么阶级分化制造社会矛盾的方面上,这个我看不惯。
老老实实做学问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1 15:10:05编辑过]
所谓的“研究”经济学者们,你们真的超越了意识形态局限吗?
论坛上所有的所谓“研究”经济学的“学者”们,你们翻翻你们从古到今的所有关于“经济学”的高论;或者也可以叫任意一位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帮你们研究研究,在你们的“经济学”大作中所表达出来的“光辉的经济思想”,真的就超越了意识形态(阶级利益)的局限吗?
你们口口声声声称的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光辉的经济思想”,其真实意思,不过是你们为了维护“资本”利益的公开宣言或“遮羞布”。
历史上从来都找不到有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经济学家,除非他是对经济学一窍不通者。这一点,连一些开明的西方经济学家都能客观地看到:
罗宾逊夫人说,“重商主义者是海外贸易商的拥护者;重农主义维护地主的利益;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相信资本家;马克思把他的论点倒转过来为工人辩护。”
楼主太极端了,经济学里确实有超越了意识形态局限的内容,例如,为资本家辩护李嘉图认为,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为工人辩护的马克思也认为,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说明,经济学里确实有超越了意识形态局限的内容,价值理论就是如此。既然如此,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不能说是无产阶级的立场,反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也不能说是资产阶级的反动立场。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倒是与马克思的一样了,难道他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研究价值理论吗?
所谓的“研究”经济学者们,你们真的超越了意识形态局限吗?
论坛上所有的所谓“研究”经济学的“学者”们,你们翻翻你们从古到今的所有关于“经济学”的高论;或者也可以叫任意一位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帮你们研究研究,在你们的“经济学”大作中所表达出来的“光辉的经济思想”,真的就超越了意识形态(阶级利益)的局限吗?
你们口口声声声称的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光辉的经济思想”,其真实意思,不过是你们为了维护“资本”利益的公开宣言或“遮羞布”。
历史上从来都找不到有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经济学家,除非他是对经济学一窍不通者。这一点,连一些开明的西方经济学家都能客观地看到:
罗宾逊夫人说,“重商主义者是海外贸易商的拥护者;重农主义维护地主的利益;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相信资本家;马克思把他的论点倒转过来为工人辩护。”
楼主太极端了,经济学里确实有超越了意识形态局限的内容,例如,为资本家辩护李嘉图认为,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为工人辩护的马克思也认为,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说明,经济学里确实有超越了意识形态局限的内容,价值理论就是如此。既然如此,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不能说是无产阶级的立场,反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也不能说是资产阶级的反动立场。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倒是与马克思的一样了,难道他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研究价值理论吗?
吴本龙先生:
阁下与李登辉之流是有区别的。阁下的错误是认识上的局限;李登辉之流则是故意的歪曲者。
同是劳动价值论。其一,在内容上,虽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直接继承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更高级,更完善。其二,根本的差别在阶级性上,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为资本家说话,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维护工人的利益。正是基于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差别,李嘉图虽然能发现劳动价值,却不能发现剥削,然而,马克思就能。
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不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倘若李嘉图“发现了”资本的“剥削”本质,他也会掩盖。这就是意识形态在作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2 14:12:50编辑过]
吴本龙先生:
阁下与李登辉之流是有区别的。阁下的错误是认识上的局限;李登辉之流则是故意的歪曲者。
同是劳动价值论。其一,在内容上,虽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直接继承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更高级,更完善。其二,根本的差别在阶级性上,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为资本家说话,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维护工人的利益。正是基于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差别,李嘉图虽然能发现劳动价值,却不能发现剥削,然而,马克思就能。
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不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倘若李嘉图“发现了”资本的“剥削”本质,他也会掩盖。这就是意识形态在作祟!
不仅无知而且胡言乱语。
吴本龙先生:
阁下与李登辉之流是有区别的。阁下的错误是认识上的局限;李登辉之流则是故意的歪曲者。
同是劳动价值论。其一,在内容上,虽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直接继承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更高级,更完善。其二,根本的差别在阶级性上,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为资本家说话,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维护工人的利益。正是基于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差别,李嘉图虽然能发现劳动价值,却不能发现剥削,然而,马克思就能。
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不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倘若李嘉图“发现了”资本的“剥削”本质,他也会掩盖。这就是意识形态在作祟!
不仅无知而且胡言乱语。
吴本龙先生:
阁下与李登辉之流是有区别的。阁下的错误是认识上的局限;李登辉之流则是故意的歪曲者。
同是劳动价值论。其一,在内容上,虽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直接继承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更高级,更完善。其二,根本的差别在阶级性上,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为资本家说话,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维护工人的利益。正是基于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差别,李嘉图虽然能发现劳动价值,却不能发现剥削,然而,马克思就能。
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不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倘若李嘉图“发现了”资本的“剥削”本质,他也会掩盖。这就是意识形态在作祟!
不仅无知而且胡言乱语。
凡是与你意见不一致的或别人互相间意见类似的,你就认为是那个的马甲.我看你纯粹就是变态.当初你以S这个字母打头的网名出现时,我就这么说过你.你整个就是一个精神错乱者.
你和某版主一个德性.[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3 5:46:24编辑过]
吴本龙先生:
阁下与李登辉之流是有区别的。阁下的错误是认识上的局限;李登辉之流则是故意的歪曲者。
同是劳动价值论。其一,在内容上,虽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直接继承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更高级,更完善。其二,根本的差别在阶级性上,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为资本家说话,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维护工人的利益。正是基于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差别,李嘉图虽然能发现劳动价值,却不能发现剥削,然而,马克思就能。
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不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倘若李嘉图“发现了”资本的“剥削”本质,他也会掩盖。这就是意识形态在作祟!
不仅无知而且胡言乱语。
凡是与你意见不一致的或别人互相间意见类似的,你就认为是那个的马甲.我看你纯粹就是变态.当初你以S这个字母打头的网名出现时,我就这么说过你.你整个就是一个精神错乱者.
你和某版主一个德性.你不仅是一个白痴的天生的反骨者,而且是比你的主子李登辉不知要低劣多少倍的马甲。祖先们辛辛苦苦创造的文字,从你的臭嘴坑里屙出来,就被葬送了。你的父母当初含辛茹苦供你识子,真是罪过!阿门。
政治经济学之所以称之为政治经济学,就是因为它是研究生产关系的经济学~
什么是生产关系呢?那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说话:生产关系有4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按照斯大林的说法,生产关系指: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由前两个决定的产品分配形式。
恩格斯说: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
呵呵,小弟不才,可是马恩经典倒是粗读过2遍,一遍中文,一遍英文,虽是粗读,尚且知道这些~
版上某些“大牛”研究政经,“高见”如此之多,连这些都不知道?怕是贻笑大方了吧~[em01][em01][em01]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