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6-5-9 14:02:14
qjcz 发表于 2016-5-9 11:01
还是认定期刊比较省事。客观点,人文社会科学直接按照CSSCI分类标准,依据影响因子取每个类别排名前10%的期 ...
不要搞期刊的评定。
这样一搞的话,写论文变成了次要,为了期刊的顶尖的发表变成了首要。这是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还因为,顶级期刊上的论文,其中98%以上,也是垃圾论文,或者类垃圾论文。

那么,在垃圾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下九流的垃圾论文,跟顶尖一流的垃圾论文,同样是垃圾论文。


以上的数值98%,是我臆测的。不过,大家可以跟有关的历史数据来对证,相信这个数值相当大,相当高。




其实,我们需要搞明白,为什么要搞学术评价?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人际竞争、获得晋升吗?例如让张三晋升教授,让李四继续做副教授?

是为了让大家潜心于学术吗?例如让大家真心思考,长期探索?

是为了筛选出最好的学者,便于让他冒尖吗?例如说,确定出学科的领导人,让他们引领学术方向,学术风气,甚至学术团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9 14:11:01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
其实,一种评估就是在多种可选的方法中选择合理、可行的,同时能够兼顾公平公正,这把尺子既能够经得起考验,也确实能够量出长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9 14:17:56
就我们中国来说,主要的问题,是晋升问题,其次是去留问题。
也就是说,对学者的评价,是大问题,是主要问题。而对论文的评价,相对是小问题。


各单位的学者,一个是进入,一个是晋升,一个是去留。

新招录人员,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往往是招录博士,采取面试等方式。

晋升,就是面对仅仅1个教授名额,是张三获得,还是李四获得?这是国内的大问题。

去留,就是说,十年前八年前,同样进入了一批博士,是否需要转行一部分,保留另一部分?这个问题相对比较小。


那么,以上是对学者的评价问题。这个问题最主要,需要妥善解决。


而对论文的评价,可以和上述问题区分开来,可以脱离,也应该脱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9 14:50:56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科研经费和科研基金问题。

科研经费,应该保障,并且合理妥善分配。
特别是自然科学,工程科技,需要大量经费,而且不一定成功,不一定有效益,往往失败,往往费钱。
-----这里省略不谈了。


科研基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金,可以大部分通过揭皇榜的方式。

揭皇榜,就是走群众路线。
首先,问题课题要从群众中来,组织发动全体学界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所有的问题,要返回给全体学界,供包揽,一览无余。
其中,入选的问题课题,提出者可受名利的奖励。


那么好了,现在有了问题,有了课题,国家就张榜公布。
大家自由揭榜,把结论把成果来提交。
提交之后,由学界公众来投票,也由官方来投票,分别进行2种投票,得出获奖项目,分别受奖。如果有人2个奖兼得,或可兼得。

那么,对于项目当中的正常经费,国家可予以报销,额外并行奖励。报销经费较少者,额外收到更多奖励。经费节约有奖。

没有获奖的项目,其经费自理。不予以报销,不进行奖励。
--------当然,国家可以酌情给予一定的无息贷款,贷款对象是项目所在单位等,也可以是项目经理者。这特别是针对自然科学工程科技方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9 15:13:31
楼主所说很好,很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9 18:06:03
楼主这方案,表示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9 22:29:17
受教了,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