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659 3
2009-05-21
面对2030年全球完美风暴,我们应该如何防止社会的崩溃?

 

作者:范存会

 

参考消息曾经转载过英国政府首席科学家贝丁顿的一篇文章,他在文中警告说,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到2030年将导致全球性食品、水资源和能源短缺,进而引发大规模移民、公共骚乱和国际冲突。如果未来数年内没有充分准备的话,到2030年,世界将面临“完美风暴”,社会、政治、经济出现大的动荡。对于我国的影响也将是非常明显的,作为当前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将会被海水淹没。面对可能会发生的全球性灾难,我国政府应该有所准备,以防到时候措手不及,导致中国社会的崩溃。

针对灾难的经济分析以及应对灾难的对策,有一门经济学称为灾难经济学。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曾经在经济观察报撰文,提出这个概念,并把灾难分为“需求刺激型灾难”和“需求抑制型灾难”。

根据樊纲的观点,一般的战争和具有强大破坏后果的自然灾害属于所谓“需求刺激型灾难”。这类灾难由于对于已存的社会经济结构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因此战后或者灾后要恢复这些设施,需要增加大量的投入,成为新增社会价值——GDP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曾经发生过的非典和现在正在全球肆虐的H1N1型流感,属于“需求抑制型灾难”。这类传染性疾病灾难,除了增加医药需求外,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社会需求。灾难不仅让一些人丧失生命而减少劳动力资源,而且它使公众由于恐惧心理而减少甚至停止经济活动,从而抑制经济需求。

以上观点对于我们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全球性“完美”风暴能够提供很好的帮助。如果排除政治因素、意识形态或者宗教信仰的影响,应该看到未来的“完美”风暴可能会分为两个阶段(当然这两个阶段的出现未必是有先后顺序的)。首先往往是出现全球性或者局部性的自然灾害或者粮食、能源等资源性匮乏,这是人类生存矛盾发展的内因;此后,各国可能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协商,试图通过和平手段找到解决的途径;但是结果可能会由于既得利益阶层的关系,导致不同国家之间关系破裂,各国的实力从而战争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最后整个人类可能会在战争中走向毁灭。由于核武器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已经不再是一个绝对的秘密,并且人类的理性行为是相对的,人类在某个瞬间的非理性决策,导致作为地球上一个曾经最为繁盛的物种走向灭绝。

作为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需要对于最坏的可能性有所考虑。每当一件灾难发生时(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国际性的争端),需要对于灾难的属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此基础上确定政府应对的重点。

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应该是防止社会在大的灾难发生时全面崩溃的基本条件。学术界和政府阶层对于粮食安全有许多解释。要保证传统的粮食安全,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增加粮食产量。从市场经济的资源分配规律看,这样做是缺乏效率的。实际上粮食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替代性。因此强调口粮安全并且根据市场信息调整食物结构,应该能够构建更加安全合理的粮食安全。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粮食交易市场体系,引入粮食期货交易系统,提高粮食生产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的能力,保证粮食生产的资金需求。

针对能源、资源灾难的特点,可以将能源灾难定义为有选择的“需求刺激型灾难”。一方面如果发生能源、资源灾难,但是政府之前没有预备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国民经济在短时间内,由于资源、能源瓶颈而大幅度萎缩。另一方面,某种资源的严重短期过程中,如果建立起了较为完备有效的能源、资源市场体系,会刺激替代型能源、资源的出现。针对我国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人均数量和总量都已经很短缺的实际情况,政府有必要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结合能源和资源市场力量,鼓励替代能源和资源的生产和利用。发展循环水务、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替代能源,并提高其市场化程度,应该是我国应对能源和资源灾难的必然选择。

发展国内经济是应对全球性灾难的基础。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表明,单纯的计划经济或者自由市场经济体制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我国当前正在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表明具有很大的潜力。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国际上以国有化应对危机措施的泛化,我国市场经济出现倒退的迹象。主要表现在民营经济萎缩、大型国有企业合并加快,垄断化程度提高,市场竞争的力量被削弱。政府应该看到,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方式,而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是解决我国当前诸多社会问题的最终出路。在社会主义的方向下,充分激活市场经济的活力是我国政府应对未来全球性经济灾难的必然选择。

针对战争这种人类社会自身矛盾产生的需求刺激型灾难,可能会局部或者在全球爆发的可能性,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防建设,建设的内容除了增强部队战斗力外,更应该侧重对于军事信息技术的研发。其他国家之间发生的局部性战争,必然会增加对于基本的战争物资和生活物资的需求。我国也可以通过折衷性的手段,推销我们的相关物资,增加国防资金。我国国防建设中的信息技术投入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建立更加完善快捷的信息反应系统,从而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握全球灾难发生的信息,并尽早做出应对决策。

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应对以传染性疾病为代表的“需求抑制型灾难”的基本要求。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薄弱环节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能完全照搬城市的做法,需要考虑我国农民阶层的实际情况。在农村首先建立合作性的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是目前工作的重点。发生“需求抑制型灾难”如目前正在爆发的H1N1性流感,如果建立起了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社会恐慌,并且对于灾后社会需求的恢复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公众可以更多的将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存钱防病养老。

我国东部和东南沿海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未来随着气候变暖如果出现大的海洋灾难,淹没这些地区在短期内可能会导致我国经济的大幅度萎缩。但是从长期看,对我国而言这还是属于需求刺激型灾难。看到这些潜在自然灾害的危险,我国现在就应该居安思危,逐步把一些关键性的大型企业内迁到中西部。可以在中西部地区规划几个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带,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应该尽早与中西部企业合作,或者在中西部地区开辟新基地和分部,逐步向内地转移。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为应对灾难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happyecho  金钱 +50  奖励原创 2009-5-21 12:45:1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21 12:49:00

不可否认 确实危机四伏 但当前国家政策制定者们能看到这些吗

我国的改革、政策等等一向缺乏长远的规划 能顾上眼前就不错了

首要任务还是需要转变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5 10:56:00
事情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大目标的建立也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看得见,决策者也能看得见,只不过有时他们的决策不单单从经济出发,同时要考虑政治因素,而且有时政治因素对经济的决策影响很大。当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的大目标就出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6 03:14:00
以下是引用imric在2009-5-25 10:56:00的发言:
事情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大目标的建立也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看得见,决策者也能看得见,只不过有时他们的决策不单单从经济出发,同时要考虑政治因素,而且有时政治因素对经济的决策影响很大。当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的大目标就出来了。

说得都对,就是没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