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一汽集团”)是1956年成立投产的国有重点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由单一工厂制企业发展成为特大型企业集团。截至目前,一汽集团拥有5家分公司,6家全资子公司,4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包括一汽轿车、一汽富维、一汽夏利和启明信息4家上市公司;拥有解放、红旗、奔腾、夏利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丰田、马自达等合资合作品牌。2011年末,一汽集团资产总额达2136.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694.3亿元。
作为目前唯一一家尚未实现整体上市的国有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一汽集团常常被贴上“顶着光环、背着包袱、铺着摊子”这样的标签。为加速实现资产整合,提高集团运作效率,一汽集团加速调整转型。
一、强化母子公司管控
近年来,一汽集团以构筑“三个中心”(投资决策、经营利润、生产成本)、“一个体制”(母子公司)为框架,沿着两条基本思路推进公司化体制的建立。一条是按照“精干主体,剥离辅助”、变“橄榄型”为“哑铃型”、逐步形成“三个中心”的体制模式,大力推进集团公司内部的生产结构和职能结构的调整,不断强化母公司的功能。另一条是通过资产重组,聚集相关产业,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规模经营,实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建立以资产为主要连接纽带的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强化内部监管,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母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投资管理的监管
一汽集团公司所有的内部投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分配(平衡)计划、对外投资项目都要根据集团的长远发展规划,按规定程序进行报批立项,实行投资效果分析与评价。
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包括:(1)对于内部投资,工业投资在20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经集团公司投资委员会审查,及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才能按投资管理权限和资金渠道办理立项或报国家立项;投资额在50万至200万元之间的投资项目,原则上每半年集中报总经理办公会一次性审批;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主管副总经理审批。(2)全资、控股子公司的投资项目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下的,经子公司董事会批准后,直接纳入年度基建技改工程投资计划;所有的技术引进项目均由集团公司审批。(3)民用项目原则上执行上述办法。(4)对于对外投资,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所有对外投资项目均须报集团公司审批。
财务管理的监督
(1)制定了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严格按货币资金管理的规定执行,实行收支两条线。(2)实行内部牵制制度,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3)实行货币资金总审核制度,各项货币资金的支出都有银行的付款票据,资金使用做到了“三对口”(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计划财务部)。(4)加强成本管理,实行集中采购,比价采购,清理外委外购,降低采购成本。(5)整顿厂内金融秩序,取消以车抵债,规范厂内结算办法。(6)加强预算监管。对预算进行定量解释和分解,提出13个支撑点(财务指标),在集团公司经理办公会上多次讨论,并落实到分管领导,按“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每月都进行定量分析、检查和评价,使预算发挥了对资金的控制作用。
内部审计的监管
监管的主要方面有:厂长(经理)离任经济审计、基本建设工程审计、非标工程审计、亏损企业审计、经济指标最差审计、对外投资及收益审计、工效挂钩兑现审计。在内部审计监管上,采取“拓宽范围、全面审计、主动介入、事前审计”等措施,突出“大项目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两个重点。在加强财务管理的同时,强化了审计工作,使审计工作有了较好的成效。
重大决策和重大经营活动的监管
在重大生产和经营活动监管上,突出“集中生产、集中销售、集中采购”三个重点。即把中重型车由9条生产线集中到3条生产线上,扩大了整体生产销售规模。还采取了“集中采购、招标采购和比价采购”等措施,加强了对集团公司采购的监管,把内部企业的物资采购集中到集团公司,扩大采购规模,实行公开招标。针对企业负荷不满的现状,及时采取了收回外委外购的措施,成立了清欠办公室。在销售监管中,采取了降库存、清陈欠,杜绝“前清后欠”的一系列措施,对严重失职人员进行了下岗处理。
集权式财务管控体系
一汽集团的资金管理是分层次、分权限的差异化管理,集团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施行的是集权制管理,形成了集权式的财务管控体系。这首先表现为集团公司拥有最高的投资决策权,把握集团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虽然针对不同性质的子公司,按照一定限额或者子公司自有资本比例适当地下放投资决策权,以调动子公司管理者的积极性,但这种限额或比率在整个集团公司的资本总额中微不足道。其次,集团集中了对外筹资权,由集团公司财务部作为集团资金的管理部门,统一选择确定集团的战略合作银行和金融机构,一头对外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再通过内部投资或贷款向子公司提供资金,从而严格控制财务风险。子公司可根据经营状况制定不同的筹资政策和较低的筹资比例。再次,在收益分配权上,子公司有权按《公司法》的规定,先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和弥补上一年度亏损的利润,然后在可分配利润中进行分配。对子公司的利润分配,由集团公司统一支配调度或采用较高的上缴利润比率等办法。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措施,一汽集团有效地实行了对子公司的监控,保证了集团的整体效益。
二、整合公司金融平台
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要发展壮大为“大企业、大集团”,产融结合是一条必经之路。通过不断地向金融业渗透,充分利用产业资本向产融结合产业转变,积极探索汽车产业的新商业模式,成为中国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的共同选择。
就一汽集团而言,目前已成立了一汽财务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两大金融平台,通过产业运营和资本运营相互促进的模式,助力企业实现规模和效益的跨越式发展。
财务公司
一汽财务公司于1987年12月批准成立,于1988年3月正式运营开业。截至2011年末,公司注册资本达11.288亿元,资产规模超过270亿元,吸收成员单位存款余额将近200亿元。
作为集团金融版图的主要构建者,一汽财务公司定位为“集团企业最贴心、最适合的银行”,坚持以“依托集团,服务集团”为宗旨,以“业务创新、稳健经营、注重效益、强化服务”为经营理念,通过开发适合集团企业的新产品,积极提供各种增值服务,不断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拓展金融服务领域,逐步建立起集团企业金融、服务顾问的品牌形象。不仅为集团节约了财务成本,提高了利润收益,而且拓展了集团的业务领域和产业价值链,对集团供应、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全产业链给予支持,在促进集团销售、加强资金融通等方面增强集团硬实力的同时,增加了集团的软实力。
财务公司是产融结合的基点,它为集团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和产品销售提供各类金融支持。就金融业务类型来看,一汽集团主要为集团企业提供了包括贷款、票据贴现、法人账户透支等信贷业务,保证、保理等中间业务,委托贷款、财务顾问、代理债券投资等理财业务和结算业务。
2012年初,一汽集团对财务体系进行重大调整,成立了经营控制部、财务管理部和资金管理部,强化对财务的专业化管理,同时强调将利用财务公司这一平台对股份公司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这体现出集团资金管理部将行使管理职能,财务公司通过为集团搭建结算、筹融资和资金管理三大金融服务平台行使操作职能。
汽车金融公司
2011年12月31日,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一汽财务公司与吉林银行联合筹建一汽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吉林银行出资3.4亿元,占股34%;一汽财务有限公司出资6.6亿元,占股66%。
2012年初,一汽汽车金融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依托一汽集团各品牌汽车及其营销网络,一汽汽车金融公司为流通环节的汽车经销商提供采购融资支持,以及为终端机构客户和个人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业务等专业化金融服务,进一步促进财务公司的多元化发展。
早在一汽汽车金融公司成立之前,针对车企利润缩减、下游销售低迷、经销商资金链紧张等一系列困境,一汽财务公司已向消费者提供了整合银行、保险和租赁等多元化服务的金融解决方案,即“金融引擎”衍生服务平台。此后,一汽汽车金融服务以消费者需求为重点,将营销的概念整体上移,将车贷、保险和租赁等完善的汽车衍生产品业务集合起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覆盖汽车消费全程的“超市服务”,突破了固有的“厂商—经销商—消费者”的单一经营格局。
随着汽车金融业务从财务公司中分离出来,一汽汽车金融公司将作为集团内独立的金融平台支柱发挥更大的效应,在汽车的生产、流通、购买和消费环节,进行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证券发行和交易以及相关保险、投资活动,成为一汽集团工业发展的助推器。在国外成熟市场,70%的汽车是通过汽车信贷销售进行的,汽车金融的利润占汽车厂商全部利润的30%~50%,汽车金融在汽车价值链中担当绝对的“主角”。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到2025年,汽车贷款市场将达到5250亿元。而目前,国内消费者贷款购车的比例仅在10%左右,而商业银行占据着2/3以上的汽车信贷余额。因此,汽车金融公司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整体上市的未来
汽车业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产业,需要庞大的资金后盾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对于经历了大规模产能扩充、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的一汽集团而言,整体上市已成为解决资金瓶颈的必然选择。
2007年,一汽集团便被国资委圈定为须在2010年之前完成整体上市的央企之一。然而当上汽、东风纷纷成功上市时,一汽集团的上市计划却迟迟未能落地。有人这样形容一汽集团:拥有庞大的汽车产业链条,却好似一盘散沙,集团内部各个车企资源没有很好融合到一起。虽然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却未能覆盖到目前集团的主要产品和业务。拥有最丰富的上市公司资源,可整体上市的进程却一拖再拖。
2011年6月,一汽集团全资控股的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一汽股份”)成立,随后一汽股份收购一汽集团持有的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的53.03%和47.73%股份。这意味着一汽股份或将成为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整合平台,一汽集团整体上市进程终于启动。然而一汽集团整体上市却一波三折,复杂的资产梳理出现“进三退二”的缓慢进展。
但整体上市仍是大势所趋。虽然目前一汽集团现金流充裕,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通过整体上市,不仅可以进一步理顺资产关系、整合优势资源,从而加快国企转型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而且可以使企业的管理更规范、更透明,为建立国际化的企业集团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