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产业链将传统的支付产业参与者和手机制造及运营参与者结合,需要产业链上的卡组织、手机厂商、操作系统商、移动运营商相互配合。
图1:NFC线下支付产业链

在NFC支付中,安全模块是实现支付的最重要部分,控制安全模块意味着控制NFC支付主导权。在支付应用时,安全模块中存储了银行卡的重要信息以及指纹或者密码等支付时需要使用的信息,数据的处理也是在安全模块中进行。
目前针对安全模块,主要有两种主要解决方案。一种是基于硬件的安全模块卡模拟,另一种是基于软件的主机卡模拟(HCE,Host-basedCardEmulation),实际上,HCE是用主机中的应用软件或者云端服务器模拟安全模块,实现完整的卡模拟过程。
HCE技术让脱离安全模块部署的NFC近场支付成为可能。HCE技术对第三方的服务提供商(SP)意义重大,它使得SP可以将自己的服务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低的开发成本推向市场,而用户也可以更方便地使用多个SP提供的服务。如操作系统开发商、银行和银联等支付服务提供商会采取基于软件的HCE方案来主导移动支付。
图2:NFC卡模拟

运营商或手机厂商通过在硬件中安全模块卡模拟来主导支付。根据安全模块的安装位置不同又分为安全模块SE置于手机上的全终端eSE方案、置于SIM卡上的NFC-SWP卡方案、以及置于SD卡商的NFC-SD方案。在HCE技术发布之前,NFC支付更容易由运营商主导,运营商可以在SIM卡种嵌入安全模块,连接手机中的NFC控制器。
图3:安全模块安装位置的三种方案

在HCE技术出现后,国内NFC支付出现了三种形式:
1)由银联主导的基于HCE模式的NFC支付。
2)由银联和手机厂商合作基于整机安全模块卡模拟(eSE)的NFC支付。
3)由运营商主导的基于NFC-SWP安全模块卡模拟的NFC支付。
从总结中可以看出,相比NFC-SWP卡模式,HCE模式和eSE模式的产业链变短,绕过了运营商,更易实现;因为有银联的直接参与或合作,HCE和eSE模式获得更多的银行支持,给用户带来更便捷的支付体验。但是,相比NFC-SWP卡模式和eSE模式,由于HCE在操作系统中存储敏感信息,安全性较低。
提高HCE技术的安全性可以从设计敏感信息的存放位置着手,操作系统、云端HCE、可信执行环境(TEE)和硬件安全模块四种环境可以提供敏感信息的存储空间。在以上四种方式中,基于硬件的安全模块方式保护性最好,但成本最高。操作系统的保护性最低。最经济和安全的形式是可信执行环境(TEE)保护环境和云端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