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
暨第二届重庆市“高新杯”众创大赛方案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整合创新资源要素,创新项目培育和发现机制,搭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服务的平台,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大赛目的
聚集和整合各种创新创业资源,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创新创业,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搭建服务创新创业的平台,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掀起创新创业的热潮,打造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
二、大赛主题
科技创新,成就大业
三、组织机构
(一)参与单位
指导单位: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
主办单位: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联办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承办单位: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服务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重庆银监局
重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
重庆市中小企业局
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
两江新区管委会
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
共青团重庆市委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
合作单位:重庆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
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
重庆德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和谐成长投资基金(IDG资本)
重庆软银投资管理公司
重庆华犇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富坤智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汉能科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
重庆天使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重庆大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木兰创业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
重庆日报
重庆商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时报
新华网
中新网
华龙网
大渝网
(二)大赛组委会
协办单位的分管领导为大赛组委员会委员。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重庆市科委,主要负责大赛的策划协调、品牌宣传和后勤保障以及指导大赛承办单位和执行机构开展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科委副主任王力军担任,市科委创新办、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和重庆科技金融集团相关负责人任办公室副主任。
(三)专家评审委员会
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全国创投专家、创业企业家、金融机构及行业著名专家组成,负责参赛团队和企业项目的网上评审、尽职调查、现场答辩等评审工作和创业辅导等。
四、参赛条件
大赛按照团队组和企业组进行比赛。参赛的团队和企业应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生产及服务等方面的业务,社会信誉良好。前四届参加全国行业总决赛获得名次企业不参加本届大赛。
(一)团队组参赛条件
1.在报名时未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的、拥有科技创新成果和创业计划的团队(如海外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进入创业实施阶段的优秀科技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等);
2.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3.参赛项目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它任何单位或个人无产权纠纷。
(二)企业组参赛条件
1.符合国家划型标准的、且2015年销售额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3.非上市企业且无不良记录,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可以参赛。
五、赛程安排
大赛整体分为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初赛、复赛、决赛、全国总决赛六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2016年5月5日-6月12日)
所有参赛企业和团队登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官网www.cxcyds.com统一注册报名,并按要求完善、准确填报相关信息。大赛官网是报名参赛唯一渠道。
(二)资格审查(2016年6月1日-6月19日)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对报名项目进行确认,符合参赛条件并完整填报资料的企业和团队方可参赛。
(三)初赛(2016年6月20日-7月15日)
大赛专家评审组根据重庆市参赛企业或团队提交的创业计划书等书面材料对项目进行初审,确定进入复赛创业团队和企业名单,并在市科委官网http://www.cstc.gov.cn/和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官网http://www.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com/公布。
(四)复赛(2016年7月16日-8月5日)
分为赛前培训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复赛前组织参赛选手统一参加赛前培训,帮助提高项目路演展示水平;大赛专家评审组确定进入决赛的创业团队和企业名单。复赛期间举办创新创业资源对接会。
(五)决赛(2016年8月5日-8月25日)
决赛分为尽职调查、现场答辩、主题论坛和颁奖四个环节。团队组和企业组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获奖创业团队和企业将获得一定额度的奖金并享受国家级、市级和区县级相应的扶持政策。
电视录播决赛的现场答辩和颁奖仪式。
决赛后按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分配给重庆赛区的名额,由大赛组委会确定推荐参加全国行业总决赛名单。
(六)全国总决赛(2016年8月26日-12月31日)
推荐并支持优秀企业和团队参加全国行业总决赛,同时依托重庆市内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各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参赛选手与创业导师、创投机构的对接机制,大赛期间举办多种形式的投融资推介会、资源对接会和创业沙龙活动,并为参赛企业提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场外市场交易、上市辅导等多个层次、多种方式的融资咨询和服务。同时,通过市内外主流媒体以及大赛专栏、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介,对大赛优秀项目和创业典型进行持续深入的宣传报道。
六、评审方式与奖项设置
(一)评审方式
1.初赛由3名评委采用网上评审方式进行评审,根据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制定的统一评审规则和流程,以参赛团队或企业提交的创业计划书为准,分类评审,筛选出200家创业团队和企业进入复赛。重庆科技小巨人创投每周行比赛前七名项目直接进入复赛。
2.复赛由5名评委采取书面材料和“8+5+2”陈述答辩方式(8分钟陈述+5分钟答辩+2分钟点评)进行综合评审,其中创业团队组前20家直接进入决赛,企业组前20家在进入尽职调查环节后全部进入决赛。
3.决赛由5名评委采用“8+5+2”陈述答辩方式(8分钟陈述+5分钟答辩+2分钟点评)进行综合评审,由大赛专家评审组对决赛团队和企业进行评选。
(二)奖项设置
大赛奖项分为参赛奖项和组织奖项,共计55项奖项。
1.参赛奖项
(1)企业组:(10名)
一等奖一名,奖金人民币10万元(奖杯、证书)
二等奖三名,奖金人民币5万元/名(奖杯、证书)
三等奖六名,奖金人民币2万元/名(奖杯、证书)
(2)团队创业组:(10名)
一等奖一名,奖金人民币10万元(奖杯、证书)
二等奖三名,奖金人民币5万元/名(奖杯、证书)
三等奖六名,奖金人民币2万元/名(奖杯、证书)
(3)优秀奖20个:每个奖励1万元(凡进入决赛均有机会获得)。
2.组织奖项
设置大赛优秀组织奖15个,每个奖励1万元,表彰在大赛宣传组织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