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罗
01
读者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我很迷茫,不知道该选择哪条路。
我曾与一位正读大三的学弟交流,了解过他们的日常。除了部分考研的学生,其余的几乎都是上完课就跑回寝室睡觉,或者玩游戏。饿了的时候就点外卖,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
我困惑地说,生活不无聊么。
学弟无奈地回复说,可周围的人都是这样过的呀。
我说,难道你从未想过为将来打算么?
学弟说,想过呀,可发现很迷茫,不知该如何选择。
我冷笑了一会,默默地想着,你天天待在寝室无所事事,没有下功夫真正去做一件事,你又哪有资格去选择该走什么路。
但作为学长,我还是劝他走出舒适区。如果不考研,那就看些感兴趣的课外书,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挺高自己的能力。
在大学,“我很迷茫”愈发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其中,深深揭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缺乏经历和为之努力的目标,从而影响摆在他们眼前的选择。
一个连路都没有走过的人,哪会知道是否有能力走上哪条路。而你不清楚该走向何方,不正是因为你想得太多了些么?
02
说到这,我不得不谈下我的故事。
大学开始之初,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于是,我周末有空就去做家教。做了快半个学期,可依然不见激情,相反情绪很低落。因为我没耐心,尤其是遇到脑子笨的学生,尽管我习题讲述得一清二楚,但有些学生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
可尽管如此,我也从未放弃当老师的梦想。后来,我感觉当大学老师也不错,于是我准备考一所985院校的研究生。
可世事难料,这一尝试,就花了我两年时间。
朋友们不理解,说我傻。
尽管以失败告终,但我却赢得了自己。正是因为我熬过了那段孤独的日子,扛过了那段冷嘲热讽的日子,所以,我得到的远比失去的要珍贵。
如今我害怕的少了,坚持的多了。因为曾走过了一条路,所以我深刻地明白,哪些路适合我,哪些路不适合我。
今年三月上旬,我将考研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在网上。当初的想法只是宣泄,可出乎意料,那篇文章被广泛转载。我的命运也出现转机,有不少公司向我伸出橄榄枝,但最终我还是陪伴在朋友身边。
朋友对我说,你适合这条路,可以试着走下去。可摆在我面前还有个问题,就是我不熟悉如何写鸡汤文。但我想试试看,或许就能成。
于是,我开始关注大V的公众号,学习当下流行的写法。那段时间,我常做笔记到凌晨。那时候,我不知道这条陌生的路是否适合我。
随着深入地学习和尝试,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向前跨了一步又一步。就这样一个月后,有编辑向我约稿出书。
编辑把交稿日期改到七月份,问行不行。我说没问题。可寄完合同后,我后悔了。两个月时间,完成剩下的九万字,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我的远方,又何尝不是迷雾缭绕,不是充满着未知与危险。但要做真正的勇士,必须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与淋漓的鲜血。
谁的人生路,不是披荆斩棘走出来的呢。
03
很多时候,你的迷茫,你的犹豫,不知道走哪条路。不正是因为你经历不够,而要求又多的原因么?
我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高考失利后,他拒绝了复读选择去广东打工。当初许多老师劝他考个大学文凭,但他固执地认为没有文凭依然能混得很好。
你想想看,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在外面能找到什么工作。
所以,当时朋友吃过不少苦头。他曾在工地工作,之后跑到服装公司做销售。一次与外国人接触的契机,他开始报辅导班学英语,由于表现优秀,经老师推荐介绍到一家外贸公司,如今成了对外业务部门经理。
我曾去了一趟广州,与朋友谈起过往,他也不由感慨,如果当时选择放弃,不勇于尝试改变,现在可能又是另一个样子。
朋友说,想想都觉得可怕,但都熬过来了。
我记得在大学时,一位教授曾对我们说,兴趣虽然不是一切,但它却是一切的开始。所谓的适合自己的路,不正是你的爱好加上你的努力共同作用么。
人的一生不正是走在一条这样的路上么?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突然发现自己毕业了,20多岁了,可一事无成,一无所有。可朋友们似乎都过得很好,找到了合适的岗位,走上了合适的道路,而自己却一直在寻找。
我公司有个经理,他跟我说,在毕业之前他同样很迷茫。后来,因为生活窘迫,不得不选择销售行业。在当时看来这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庆幸的是,他最终爱上了那份职业,这一做就是十年。
经理告诉我,这个世上很多人不缺想法,可缺少的是静下心去思考,去干某一件事。正因为你当前经历得太少了,不知道该走哪条路,所以你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去思考。
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让你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跨出迷茫期,迎接你为未来奋斗的新生活。
每条路都会给你一个答案,你当前所需要的是多尝试。经历多了,迷茫自然就会少了。
所以,很多时候,你不是找不到路,而是你从未主动经历过,认真走过一段路。
江罗,简书作者,一个较真的理工男。微博@江罗1992,公众号:纯洁的怪蜀黍(ID:LF1992JL)
来源:书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