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战兴板对整个资本市场而言也许是件好事
这么多年,资本市场不断在调整、优化,但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这些问题要逐步的解决,要找到关键点,由于中国的独特性,难度不小。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战兴板的问题,现在也未知到底取消不取消,也没有官方的说法,但是我个人意见,取不取消战兴板都正常,深度思考下来,暂时取消也许是件好事。为什么这么说?中国的资本市场不是缺板块,板块基本上都有了,主板、上海深圳都有,还有一个中小板、创业板,现在新三板也有了,四板也有了,为什么要搞战兴板?弄出来以后是个什么状态?两家交易所,这边战兴板出什么政策,创业板也在调整,最后变成两家抢企业了。我们看看美国,美国是主板在纽交所,创新企业在纳斯达克,很简单。目前资本市场的核心问题,应该不是板多少的问题,而是建立科学体系机制的问题。
如果能把现有的几个板理顺,把机制搞好,像新三板,真正健康运行起来,我觉得已经不错了。然后IPO发审、发行能够按照正常的程序去走,去库存,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东西。
大批“猪”逐步落地
正如前面所述,可以预见,很多这种去年、前年有些撞风口的项目可能被爆掉,猪们落地而亡,因为他们可能融到A轮,融不到B轮,融到B轮的,融不到C轮了。目前已经曝出不少项目,本来可能会更多。创业者也在彷徨,大部分创业者选择创业,本来就是跟风的,现在不知道创什么业了,互联网没得玩了,O2O没得玩了,玩什么呢?VR、AR出来了、大数据出来了,大家全部砸到里面去。上周参加了一个VR、AR的会,借用宋丹丹的话“那人山人海、彩旗飘扬啊”,近千人,座无虚席。我当时也发言了,我说你这状况比上海房交所还厉害,大家来抢钱。没办法,大部分创业者没有想明白创业初衷、自己最合适干什么,到底应该干什么,所以在彷徨。
投资界日趋谨慎
投资界,我觉得大部分人已经日趋谨慎了,特别一些机会主义者。当然特别大的成熟机构,本身就是一贯保持相对谨慎,像达晨16年来,经历了多少次市场的起起伏伏,多少次的IPO停发,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我们非常淡定一点不紧张。资金都去炒房地产去了,投项目的人少了,我们就只会做创投,所以就猛投项目呗。为什么达晨会在16年时间,能从注册资本一个亿,做到170多个亿,能保持16年全国50强,而且实力不断增强,做到行业第一。当然我们不追求规模最大,我们希望按照自己的能力,来做精项目。融资对我们来说毫无问题,很多人要给我们钱,我们只能优中选优。总体而言投资界,大家是越来越谨慎,并且也反省自己,做一些变革。投资界也面临很多挑战,确实自身也要变革,达晨也不例外。大家看我的微信写了一个“新达晨、新机制、新机会”,反应了我们自身的不断革新,因为达晨的成功就源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总结起来,当前市场相关的各方,心态都在处于冷化、冷静,包括监管层、中介机构、投资机构、创业者,大家都在调整。目前,整体上还很脆弱,比方说,民间有钱找不着好的出路。像房地产稍微政策一放松,就失控,对整个产业也会产生很多负面的东西,需要更系统性思维。
未来十大趋势
说到未来,我愿意用期盼而不是希望这个词,一层意思是大家翘首以盼,另一层意思,有些方面需要大家的努力,要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去争取、去贡献。
更多好政策会落地
宏观层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一个现象,这次的两会,没有像前面几次会那样,提出那么多颠覆性的主张。为什么?未来是一个调整的阶段、是一个落地的阶段,很多的规划、举措,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未来更注重的是落地执行,是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增长,追求民生的,追求供给侧的改革等。包括对资本市场的新的举措还未见大量出台,甚至还打击了大家一下,大家期望很高的战兴板不搞了(众说一词,有待最后确认),注册制也没有提到今年的议事日程上。但现在看来,非常理解,这样做反而反映出决策层比较成熟了,是好事,大家预期的一些好政策会在合适的时候相继落地,变成一种新常态。
企业经营环境会大为改善
我们可以期待,企业经营环境会大为改善,更多的条条框框被打破,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社保问题、税收问题也提到了,营改增限期完成,对经营和创业来说确实有很多好的政策相继出台,会出现更多普惠政策,不是像以前一样,需要跑部钱进。未来趋势是谁有能力就可以发展起来,国家给你一个宽松、平等的环境,不要寄希望于靠政府的钱或特殊的支持来获得自己的发展。
多层次资本市场必然定型
资本层面,我觉得不久的将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定型肯定是必然的。战兴板开与不开都无所谓,反正目前的层次架构已经有了,最关键的让它健康、平稳、有序的发展,真正市场化运营。要严格监管,原来我们的监管是不利的,很多都是事后诸葛亮,这是资本市场最大的问题,产生了很多风险隐患。大家要有一个心理准备,未来资本市场,所有股票单方向的涨跌现象可能会逐步减少,同样的时间点,好公司的股票市盈率会上百倍、千倍都有可能,差的公司跌破发行价、跌破净资产的现象会不断出现,所谓的僵尸公司会越来越多。以后,上市不是难事,不是障碍,难的是怎么把你的股票卖出去、如何卖的更好,我觉得这是未来大家要思考的问题。
IT向DT改变非常明显
产业层面也会发生一个巨大变化,从IT向DT的改变非常明显。“阿尔法狗”作为今年最热的话题,我觉得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代表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高度。智能时代也是基于大数据、云技术等DT的一个综合。在这方面会产生很大的新的投资机会。
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显
专业化分工会越来越明显,所以说每个人可能要聚焦自己的专业。有一种现象,一些企业家取得某个成功后,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什么事都想干。也许多元化短时间可以赚钱,但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你在抢别人的饭碗,别人也在抢你的一杯羹。所以大家应该学习美国,美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聚焦某个业务,或者说相关多元化的业务,不会都去做游戏、做互联网金融、做AR、VR。中国企业应该未来也是这种趋势。
企业的边界会重构
现在很多企业家说,做企业确实蛮难的,90后的人太难管。我们确实是面对这个挑战,必须直面这个挑战。未来的企业可能是更多的共享、协作,以及业务的外包,专业化会越来越明显,协作会越来越多。很多相关企业拉到一起串起来,容易形成合力,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个观点我在今年1月,参加达晨投资的一家企业,通路快建举办的“开放平台”大会上也讲过,通路就是用一种共享资源的模式把很多企业和生意人串在一起,很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企业的物种会丰富
企业会有很多形态,自由从业者会越来越多,出租车司机已经突破了。很多其他产业,特别是创意产业,适合于自由从业者,如最近比较火的家居行业,可能很多设计师都不属于哪个装修公司,装修公司可能面临巨大的挑战,有很多装修公司会裂解掉。以个人能力能做的,像现在互联网上的主播,一天赚的钱都可以成千上万,不属于任何企业。
然后以社区细分群体为基础会形成一些中小企业,一个细分的人群通过社群互联网手段,移动互联网社区的方式来运作,这种公司会越来越多。
当然还会诞生出很多巨无霸,BAT这种量级的公司会越来越多,像欧美一样。现在很多企业太分散,效率太低。
还有就是生态化,有强整合能力的企业,会成为行业的主导者,同时把相关生态都做起来。当然生态要求比较高,是食物链最高端的,需要一定的条件,当然生态也有大有小。
首先心理上就要有一个准备。创业是一个很艰苦的工作。很多人创业就是为了赚钱,我觉得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在座企业家都应该有这个体会。创业成功率很低,到最后变成了一种责任,我们跟很多企业家去聊,赚了不少钱,完全可以去休息了,去游山玩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做不了,因为他要为这个团队负责,为这个产业负责。
创业的重点会改变
未来技术会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商业模式的创新肯定会逐步弱化,这个会非常明显。前面一两年很多都是靠商业模式取胜的公司,未来难以持续,未来技术性的公司会更多胜出。
除此之外对,于创业者而言,未来创业要求越来越高。
心态要健康,首先要问清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创业。赚快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你想通过一个toVC的模式融到钱,现在越来越难了,必须要有自己核心的优势。
对于创业者的定位,我的观点是,不要做等风口的“猪”,要做驰骋千里的“黑马”,找准自己方向,找到最恰当的赛道、跑道,勇往直前,要很积极的去做,坐等的话,只能被宰割、被淘汰。
另外,更重要的是,创业要思考商业的本质,你做的事情是不是真正对客户产生价值,对这个行业、市场、产业链条上做出真正的贡献,自身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梦想等等。
投资界会分化
未来,投资行业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和挑战,未来天使、VC、PE、并购的基金,这个生态还会存在,但是界限会逐步弱化,因为像做VC的可能也做一些PE,做PE的可能做并购,天使原来是个人的,可能变成机构化,所以这个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了。当然竞争会更加激烈,更加考验眼力和定力,同一个项目不同机构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判断。
未来想跟风、想投机的投资人越来越难获得很好的回报,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需要有一些定力,也需要有穿透周期的能力。
未来强者会很强,拼的是综合实力。企业家在成熟。企业家也很聪明的,现在很多企业前几年去谈的时候,企业家说你给我出价,低了就不要谈了。现在已经发生改变,他们关注你是哪家机构,你的品牌、你的资源、你的服务能力,现在碰到很多好项目,主动说,希望你达晨你来主投,价格比别人低都接受,看重的是未来。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为什么呢?企业家已经更成熟理性了,他知道自己缺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这个趋势是未来整个生态良性发展的一个很好的转折。
当然作为投资机构我们本身要改造,机制优化、流程优化,我们都在做。市场上大部分机构还是比较粗放的,机会好的时候拉几个人来弄弄,机会不好的时候,房地产好的时候炒到房地产去了。投资是一件很苦逼的活,大家看到我的白头发可能是相对最多的,是有原因的。
平台化、生态化是大势所趋
另外,专业化、国际化、平台化是一个大的趋势。有朋友提出,你多讲讲达晨的一些经验,我没有单独讲,实际上很多东西已经融入上面的内容中了。我们很早就做专业化,很早就注重前瞻性的研究,提前布局聚焦了高增长的行业,如大数据、文化、体育产业很早就布局了。
另外我们也在打造生态,我们投了300多家企业,有很强的产业协同,本身就是一个生态,我们有意识地通过组织增加链接,因此,可以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增值服务给被投企业,很多机构本来就几个人,你说做增值服务怎么做,是一句空话。
这里特别提一下我们在生态建设中的一个创新。大家在前台看到一个牌子,“看到未来的2B战略联盟秘书处”。为什么要成立“2B联盟”或“B2B的联盟”,因为中国原来做2C的公司多,2B中国跟国外差距更大。我们联盟里面所有的公司都是我们投资的公司,是强链接。我们这个B2B联盟本身都是企业服务的公司,都是很牛的,像芒果传媒,你说他是一个2C的公司,不是,他是一个2B的公司,他的收入来自于企业,像通路快建,专业就是服务上游企业和下游经销商的2B公司,在渠道建设和分销能力上,国内领先。其他像分众传媒、蓝色光标、黑马会、艾瑞咨询、洛可可、盛景网联、新诤信等都是细分市场翘楚。
这些联盟成员一方面为我们B2B企业成长提供很多经验和资源,他们都很愿意来做一些服务,做一些辅导。与此同时,对于2C公司而言,基本上都需要这些公司服务。比方说某创业团队开发出了一个很牛B的产品,或者一个好的idea,可以找洛可可设计出最有逼格的实物,也有供应链,产品有了可以找通路快建去卖,他可以在全国帮你构建渠道,不用自己一点点走再去跑市场,要做营销策划就去蓝色光标去做,艾瑞可以帮他提供大数据分析,知识产权由新诤信帮他把关,投放广告可以去芒果TV或分众传媒,企业家需要提升可以参加盛景网联的培训,参加黑马会获得社群的众多支持。当然这只是第一批,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B2B公司加进来,把这个生态做得更强大。
未来已来,阿尔法狗出现以后,未来确实来了,你要看见未来才有未来,也只有因为你看见未来,所以未来别人才会看到你。但未来是很难把握的,正如凯文•凯利说“时刻发生着各种可能性,我们未知的远远大于已知的”。所以不管企业家还是投资人,确实要更多的一些学习和领悟,需要更多的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