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5291 44
2016-05-18
1000论坛币激励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每日签到及奖励:
1.须在当日主题帖下回复(昨日阅读时间与累积阅读时间)及算签到。(例如昨日阅读时间1小时,总阅读时间30小时
2.有效签到即奖励20论坛币(非当日为无效签到
3.回复内容包含所有5条者,且思考点评感想优秀,最高奖励100论坛币
4.所有5条者】可加入充实计划群组分享深度信息

充实计划理念与目标:
投资的眼光,视野和格局需要海量理论及实践积累,而阅读是所有基础的基础
团队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在每天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阅读有价值的信息



所有5条,回帖参与内容可以包含:
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小时计算,如0.5小时)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小时计算,如20小时)





想成为巴菲特或比尔·盖茨?你得先跟上大佬们的阅读节奏



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
再一次,我想跟在座的年轻人共勉:每个周六,你可以选择看美剧,也可以选择学习。如果你学习,两天后的周一,你不会很快的就在工作中出彩,你的老板也不会知道你花了整天的时间学习,更不会夸奖你什么。你几乎找不到任何东西可以证明你在努力学习。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如果你每个周末都这样努力工作,持之以恒,你会发现你已经突飞猛进。我认为,学习是一件几乎没有短期回报的事,但是从长远来看,回报却是非常丰厚的。
我阅读很多材料,也花很多时间和很多人交谈。我觉得两个最有效的学习、获取信息的方法是阅读和同专家交谈。所以我会花很多时间做这两件事情。在我的kindle上有不到一千本书,我大概已经阅读了其中的2/3。

在百度,我们有阅读小组,在那里,我们可以每星期读半本书。我试试上参加了两个这样的阅读小组,在每个小组里都会每星期读半本书。我想我是唯一一个参加了两个阅读小组的人。我每周六下午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独自在家阅读。
当我和研究人员,或是想创业的人交谈时,我告诉他们如果你不断地阅读论文,每周认真研究六篇论文,坚持两年。然后,你会学到很多东西。这是对你长期发展一个极好的投资。

但这种投资,比如你花整个周六去学习而不是看电视,没有人会赞扬你。而且很可能你在周六所学的东西对你在接下来周一的工作没有什么帮助。我们很少会从这些投资中得到短期回报。但这却是很好的长期投资。确实,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研究者,就要大量阅读。

人们通常用意志力做这些事情,但不起作用,因为意志力会耗尽。我觉得,人们喜欢创造习惯,比如每周都努力的学习工作,这是最重要的。这些人才是最可能成功的。
学习很少有短期成效,但如果你决心做研究或者做工程, 而且你并不是只做一个周末,而是每周如此往复,坚持一年,你把每个周末都花在学习文献上,那么一年之后,你将收获巨大。所以,我认为, 自我进步的途径就是博学研究,因为你日复一日的坚持学习,并不是仅仅持续一周或一个月,而是一年,甚至两年,那么在这段时间之后,也许是几个月或者一年,你就可以把一些东西学得非常透彻了。
第二点,特别是当你还年轻的时候,不要去试图预估投资在你自己未来教育中的价值。

我定义的「年轻」是任何在100岁以下的人。

任何你所学习的东西都能够在数十年后给予你回报。但这并不容易。一旦你离开了学校,投资于学习的时间在短时间内几乎很难看到明显回报。没有老师会站在你身后给你一个分数评语或者督促你继续用功。但是如果你肯自我激励或者保持阅读的习惯,继续跟自己的想法较劲,和能够让你获益的人保持沟通,那么在数年之后你可能会成为在特定个人领域学习之中的佼佼者。

学习的过程也会帮助你决定真正该从事什么,当你看到了足够多的关于别人如何改变世界的实例,你也会得到更多灵感来启发自己如何去改变世界。

做一个简单总结:即使并不容易,但还是应该坚持在学习中探索,同时积极寻找一种能帮助整个人类的事业,并投身其中。




活下来【投资人】

A股的未来由正能量者创造
在这崩盘时刻想对大家说的话【投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5-18 06:15:14
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郎咸平:高校招生地域歧视何时休?
http://www.21ccom.net/html/2016/edu_0516/4206.html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虽然“教育公平”多次被领导人强调,但是落实起来阻力重重。
教育改革的第一步,不是搞教育产业化,而是要实现教育公平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985”高校是国内名校的代称,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名校都在其中,这39所学校拿走了全国高校经费的52.7%,我们就以985高校为例,看看他们的招生是否公平。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
  首先来看“985”高校在全国的分布情况,39所“985”学校中,北京8所,上海4所,两个地方占了31%。另外有8个省一所也没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也都没有。当然了,名校建在哪里,有历史原因,全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保证高校分布在地理上是平均的。但问题在于,这些高校到底是如何招收学生的。我们调查发现,“985”高校中竟然36.18%的学生都是本地户籍.
清华大学近25%的学生是北京户籍,同济大学近40%的学生是上海户籍,复旦大学约49%的学生是上海户籍,浙江大学近62%的学生是浙江户籍。这种情况下,北京、上海这些高校多的地方自然占很大便宜,这非常不公平!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地域歧视在高考中表现突出。何时能实现平等?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小时计算,如0.5小时)
1小时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小时计算,如20小时)
11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18 06:40:24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5-18 06:02
【1000论坛币激励】


昨天阅读2小时,共计20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18 07:02:25
2小时,共计26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18 07:34:37
昨天阅读3小时,加油,为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18 07:56:22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5-18 06:02
【1000论坛币激励】


昨天,累计有两个多小时吧。本月总时间早就超30小时了!不过,还需要更加努力,共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