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期刊都需要作者对期刊重新排版的稿件进行校核。校核的目的是排除各种错误,以使最后发表出来的论文尽量完美无瑕。
作者一定要仔细阅改校样,因为稿件经过文字编辑和按期刊的特定体例格式排版后,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如果刊登出来的论文有严重的错误,不仅作者的声誉会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而且各种想象不到的问题也会接踵而来。很多看似微小的错误,有时即使一个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或拼错的单词,都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误解,基至会使作者治学的严谨性受到怀疑。
随着数字化出版方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期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校阅形式,即:采用PDF校样文件与作者沟通。通常情况下,期刊会要求作者使用特定的可标注的软件,作者一定要严格遵照执行。
校样审核时应注意的问题1)首先以正常速度通读文稿,检查内容有无遗漏,然后再放慢速度,逐字检査,最好另请他人一同校对,以避免作者的习惯性错误。
2)对于专业术语、表格中数据以及图片等要特别注意,因为只有作者才有可能对其中的错误最为敏感。
3)在错误之处的旁边做标记,同时在距改正目标较近的页边空白处(左侧或右侧)也做出注记;对于易与英文宇母相混淆的数字或符号,应加注文字说明,反之亦然;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结构式等如改动太多或标注不清时,应在空白处重新写出正确的式样。
4)不要对文稿进行改写、加写或重写,因为作者拿到的校样是已经过编辑加工、准备发表
的稿件,如果作者擅自对校样进行大幅修改,不仅对编辑很不礼貌,而且会引起版式和页码方面的变动,这有可能导致受到经济惩罚或使得稿件被重新送交同行评议。
5)若需要增删参考文献,一定不要忘记校改正文中需要改动的参考文献注记。
6)特别情况下可征得期刊(社)的同意,将电子版校样打印为纸版校核,再将校核完毕后的
纸样扫描另存为电子文档返回。为了减少被误解的概率,最好使用国际通用的校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