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79101 发表于 2016-5-18 20:16
马克思理论中
一商品的价值如何定义,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马克思理论中
一商品的价值如何定义,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二使用价值如何定义,
物的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三交换价值如何定义,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新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理论中的交换价值就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
四马克思理论中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别,
物必然有使用价值,但未必有商品的价值,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五商品价值量如何计算,
商品的价值量或者也可以说是交换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六非商品的价值能否用马克思理论中的商品价值来衡量。
不能,这也是为什么批判马克思经济学必须批判马克思哲学的原因。你不能用商品的价值去评价非商品的价值,比如人的好坏,事情的对错,资本家的好坏与价值不能用商品的价值来衡量,剥削也一样,这不是马克思经济学的范畴,而是哲学的范畴。。。。。。。。。。。。。。。。。。。。。。。。。。。。。。。。。。。。。。。
马克思价值理论中马是以人类社会系统作为价值参照系或说主体,这种价值论在我的泛系统时空价值论中是属于人类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价值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马在理论中把人类看作万物之灵,是环境系统包括万物(即生产资料)的绝对主宰,因此,万物理应被人类社会征服和支配、利用,所谓产权就是在人类社会劳动者(人力)所能掌控下的一切物质使用价值,而人类社会的全体劳动者在征服和支配、利用时所耗费的(自然)时间以及参与生产的劳动力数量的乘积就是总价值量即社会总必要劳动时间,马论在本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但他在论述人类社会内部系统一起对自然生产资料进行社会劳动生产时把同为成员主体的"雇佣工人"以及"资本家"的分配重心照顾到前者,并否定一切出资雇佣和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以及作为生产管理者和掌控商品市场供求信息的后者,由于他看到当时对于前者的劳动成果和大部分利益被后者所占有,仅留出够维持前者维护家庭和劳动力使用价值再生部分(劳动价值)作为工资,在当时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确属于弱势群体,人力市场也并非当下这样发达,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是资本家占强势的买方市场,因此,工作待遇少有可比性,不能很好的进入自由流通,雇佣劳动者的工资往往只能填饱肚子维持生产能力的再生,工作待遇受到资本家们的压制,缺乏谈判的筹码,受到这些影响马的劳动价值论天秤的重心又倾向了雇佣工人,提出雇佣工人才是劳动者,谁生产归谁所有,资本家的付出以及上述功劳也被一概抹杀,他把商品价值减去劳动力价值(工资)的差额部分视为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认为这部分应归还工人,因为只有他们才是劳动者,这种当时工业时代具有群众基础和市场的理论一出来就吸引了社会中本来处于弱势群体的人群和富有正义感的道德家们,使资本家们的形象丑化并陷于不义,进而发表共产宣言要对他们取而代之,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极端,但不可否认,重症需要猛药来治疗,反者道之动,不过,物极必反,劳动工人夺取资本家的生产资科和工具之后,有些进入管理层的雇佣工人,难免不会寻租以及资工分配岐视。不过,暂不谈这个。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一些马论中的基础的数学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