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9-5-25 21:10:00
C  C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5 21:10:00
C B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5 21:11:00

第一题:C

第二题: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5 21:45:00

第一道题选C,我谈一下自己的理解。以某商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下降为例:该商品价格上升,意味着以货币计算的收入水平降低,理性消费者就相应减少了需求,从而产生了收入效应影响需求量;该商品价格上升,则其替代品相对价格降低,理性消费者就会转而产生对该替代品的大量需求,从而导致替代效应影响该商品的需求量。

第二道题选D,政府利用配给的方法,一方面增大供给,无论是增加进口还是国内生产,都导致供给曲线向右下移动;另一方面控制需求,比如凭票,配额限制,都导致需求曲线向左下移动。所以说配给制是双管其下的。此外,供给的定义是“愿意”而且“能够”提供,需求的定义是“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政府的配给都是在“能够”上面做的文章。

至于23楼强调配给不能控制需求的意愿,值得商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5 21:51:0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5 22:09:00

第一题选A。 因为无论是正常品、劣等品还是吉芬物品,其替代效应与价格均呈反向变动;他们的不同是因为收入效应的大小不同,吉芬物品之所以出现向上的需求曲线是因为收入效应的作用远远大于替代效应。

第二题选C。市场的供给是既定的,政府通过配给影响价格主要是通过影响需求曲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5 22:18:00

我做过这两题,,答案都是c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5 23:42:00
第一题选D,吉芬品出现的原因是“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6 09:34:00

这个问题 没想到 这么多网友 给出了答案  ABCD都有 ....

第一个题目  我认真做了 模型分析以后 得出的结论 跟各位网友分享

命题:为什么 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

假设:在均衡情况下 价格上升 可能引起需求量减少 (收入效用  也可能是替代效用 不能排除任何一个)

但是 有的时候 价格上升 需求量不变 而供给增加

举例:大米从1.2涨到 1.3元 按照 常识来看的话 也不会说 需求量会下降

但是 可能供给增加 价格下降 也不会增加需求量 不能说 从1.3下降到 1.2就需求量增加吧?味精从1元下降到 0.9元 需求量会增加吗?  (因此 这里的收入效用 和替代效用 不成立)

由此得出 要看商品本身的状况 是不是 必需品 还是奢侈品 确定商品情况以后 才能确认 答案 →(可能获得容易的替代品和 奢侈品 弹性很大 这时候 收入效用或者替代效用 才适用)

以上 4种答案 都有可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6 9:38:5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1 15:01:09
请问黑市的话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