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任时曾经被媒体问到:“中国的电视机已经出口到英国了,你是否感到危机?”撒切尔夫人一笑,回答道:“等到中国的节目也输出到英国的时候你再来问我这个问题。”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意也是一个不能输出价值观的国家,不能说它是一个强国。她们所说的价值观,简单的说,就是有稳定性、持久性的思想。
     撒切尔夫人的原话:“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中国不会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因为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即使中国快速的经济崛起,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个物质生产大国,但是在精神文化生产和创新乃至输出上仍然是个无需重视的小国。”
     撒切尔夫人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显然不是“自然科学”而是“人文科学”,期刊和书籍是传播一国人文理念的最重要的渠道,也是影响他国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国内设定A类人文社科期刊的标准很重要。
     总的来说,国内期刊要走的路还很长。
     目前国内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由于和国外期刊竞争,所以逐渐的进入国际中下等行列,主办的标准也在逐渐提升,差的文章和关系稿很可能拉低竞争力,主编和编辑都清楚,所以尽可能的不会自砸招牌。
     但是国内人文社科类的期刊由于缺乏和国际期刊竞争,更多处于“商业性质的模式”。而好的人文社科类期刊的文章几乎清一色模仿国外期刊文章,由于是汉语,不存在过度抄袭的风险,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原始创新。还是一句话,只有学习国内的自然科学类期刊的办刊宗旨,编辑部进行中英文齐办,将自身基于国际期刊的竞争中,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声誉”。将自己孤立起来是没有好处的,人文社会理念也要输出到国外才行,这样才能避免撒切尔夫人说的“中国没有向世界输出思想”。
     不要以为人文社科没有用,光是自然科学强盛不算真的强,只有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都赢得世界的尊重才是真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