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576 6
2016-05-23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任时曾经被媒体问到:“中国的电视机已经出口到英国了,你是否感到危机?”撒切尔夫人一笑,回答道:“等到中国的节目也输出到英国的时候你再来问我这个问题。”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意也是一个不能输出价值观的国家,不能说它是一个强国。她们所说的价值观,简单的说,就是有稳定性、持久性的思想。
     撒切尔夫人的原话:“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中国不会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因为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即使中国快速的经济崛起,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个物质生产大国,但是在精神文化生产和创新乃至输出上仍然是个无需重视的小国。”

     撒切尔夫人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显然不是“自然科学”而是“人文科学”,期刊和书籍是传播一国人文理念的最重要的渠道,也是影响他国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国内设定A类人文社科期刊的标准很重要。

     总的来说,国内期刊要走的路还很长。
     目前国内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由于和国外期刊竞争,所以逐渐的进入国际中下等行列,主办的标准也在逐渐提升,差的文章和关系稿很可能拉低竞争力,主编和编辑都清楚,所以尽可能的不会自砸招牌。

     但是国内人文社科类的期刊由于缺乏和国际期刊竞争,更多处于“商业性质的模式”。而好的人文社科类期刊的文章几乎清一色模仿国外期刊文章,由于是汉语,不存在过度抄袭的风险,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原始创新。还是一句话,只有学习国内的自然科学类期刊的办刊宗旨,编辑部进行中英文齐办,将自身基于国际期刊的竞争中,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声誉”。将自己孤立起来是没有好处的,人文社会理念也要输出到国外才行,这样才能避免撒切尔夫人说的“中国没有向世界输出思想”。
     不要以为人文社科没有用,光是自然科学强盛不算真的强,只有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都赢得世界的尊重才是真的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5-24 07:01:56
楼主,如果您将您的思想发表在国际一流的英文期刊上,这不算是向全世界输出您的思想吗?
如果您的思想只是发表在中文期刊上,无论您的思想多么伟大,也是很难向全世界输出的,因为除了我们自己,没几个人看中文的(甚至我们自己也不太看中文期刊了)。
A类期刊明显就是扯淡,计划经济的余毒。高等教育评价标准多元化才是正道,各大名校自己定自己的标准最好不过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些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容易被忘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4 07:33:32
澳洲也有所谓的A*和A类期刊,范围比较大。

如果这次制定A类期刊相比以前是进步的话为什么不能保持呢?估计是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尤其是批评它的人挥舞着意识形态的大棒时,官员们都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4 07:39:52
今天的 知识分子 (微信公众号)发了篇文章:荒谬的逻辑:对学科评估泛政治化的批评。

主要说要警惕这次对A类期刊的批评的政治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4 08:07:56
教育部对中文期刊的定位确实值得商榷,这只是一种盲目自信,会阻碍创新,限制学者的国际视野。习主席前几天有个讲话,“要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讲话没看到有提中文期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4 10:19:35
中国现在输出价值观当然有点难,但是中国是逐渐发展的,现在开始布局,终有一天国外会迷信中国,就跟中国目前多数人现在迷信洋人一样,那时洋人会狂啃中文。

只要想一想,国际贸易中注重短期的“比较优势理论”与注重长期的“幼稚产业保护贸易理论”就会明白其中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