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今天所谓的考研经验谈,在八个月考研路上我每天都在盘算,清晨六点的冷风依稀在发梢,半夜零点三号楼的关门声恍如还在耳畔,我以为当我有望进入人大后可以写出令自己都感动的文字。可是在拟录取名单上出现我名字的十天里,一点都没有料想中的激动、喜悦,一切宛若秋叶飘零的自然、感叹中带着忧伤,抑或是春寒料峭中的一场梦、虚无中带点遗憾。
    经历过许多后,我已不再轻言如果,万事的结局已经注定,无尽的踟蹰不过徒劳。我已不再写诗,不再敲下稚嫩柔弱的文字,这些我曾经钟爱的唯美,只是将我离现实越来越远,将我内心的坚强一抹无余,只剩下羸弱的躯壳和迷茫的眼神。 
    时间过的太快,又是一年春,中心花园玉兰开,新栽桃花正盛,杨柳依依,乌鹊轻啼。一番轮回,又一届的学子追梦,重复着那些拎着水壶奔走的情境,四处找寻安静教室的仓促。 
    近来有很多的学弟学妹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到我,多少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从他们坚定而困惑的眼神里,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曾有过的憧憬、渴望与茫然。我愿以一个失败者的成功口吻与各位志存高远、一心考研的同仁共勉,愿你们在未来几个月短暂的时光里心无旁骛,争取一次成功实现梦想。 
    之所以题名为考研感受谈,是因为本人并不算一个真正的考研成功者,所得到的结果并不是我初衷所在,只是由于阴差阳错的原因,把我侥幸地拟录取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而我知道这一提笔,肯定免不了感情用事、毫无逻辑可言,所谓考研经验于我不太成熟,于人也无多益处,只想静下心来,与各位怀揣梦想且能抽出闲遐的考研同仁们聊天谈心,说出心底最真实的想法,不希望大家按别人的方法复习,只愿能给各位带去一丝前进的动力、以及对未来的信心。我将尽力以稍带逻辑的结构、少带感情的语言一一道来。 
    本文及相关的链接文章主要针对以下几种考研同仁: 
    1.跨考一族,包括一跨、双跨、三跨。对于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的同学,最大的障碍就是对所报考学校专业的不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猜疑和畏惧,从而导致畏首畏尾,犹豫不决,甚至到了报名时还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填报原定的学校专业。 
    2.大学三年一事无成,成绩平平。事已至此,不管是抱怨当今的教育制度校风学风,还是遗憾当初填报志愿时的一失手成千古恨,抑或是悔恨自己不求上进虚度光阴,一切都成昨日的烟云,再多的怨天尤人也已于事无补。同时,再辉煌的获奖纪录、再丰富的学生会经验、再出众的论文发表能力,当我们同样沦落到考研的队伍中的时候,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在几乎同一条起跑线上面对同样的初试分数线冲击。 
    3.孤军奋战,无人共享目标。考研路上大部分时间都会被感孤独,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白雪纷飞中追赶嬉戏、国庆长假里游山玩水,大半会与我们无缘。残灯幻影中奋笔疾书、空旷草地上苦背外语、月黑风高里行色匆匆,我们也许就生活在这样的淡漠中。遥远的目标只有一个人迎刃而上,难免会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与凄凉。 
    4.现实状况与奋斗目标相去甚远。如果你的现状正如上述三点所说,而你的目标却志在中国最高学府或研究所的最好专业,那么未来的日子将是你搏击长空的最好时机、证明自己能力的最佳挑战。我愿与你一起,分担一路上的艰辛羁绊,化解过程中遇到的疑惑难题,分享成功后收获的成果与喜悦。 
    现在,不论你过去的成绩怎样,也不管你是否以决定好准备好,我只通过简单的几点说明,希望可以让你坚定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尤其是对于那些志存高远、目标远大的同学,到今天为止也许一切还来得及,但再晚点可能就过于迫切了。 
一个关键: 
    每一个有过考研想法的同学都会有一个最基本的疑问,那就是考研难不难的问题。大多数的过来人都会说考研很难又很简单。两者的分水岭就在于你能否坚持,坚持则易犹豫则难。纵使不断有人提醒要坚持下去,但是每年都会有这样一种不变的现象,那就是在大家都准备考研的时候会有最大的考研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会有人会被自己击退;到大四上学期开学的时候全身心投入的同学开始一心一意、抛开一切,而大部分人还在犹豫不决的状态;到了国庆节过去,全身心投入的同学渐入佳境、基础扎实,而正是这部分人才会是复试考场中的绝对主力;全国一百多万考生此时报完了名、缴了费;到了十一月,处在游离边界的同学基本彻底放弃,偶尔会有少数还会在上课期间捏本单词书悠闲地看着;到了临近考研的一个月左右,不管是成竹在胸者还是准备不足者都算是成功了一半;因为到考场的时候你会发现前后左右总会有零星的座位空着,当你考完政治后空座位再次增多,尤其是考完英语后、当你第二天再次迈进考场的时候你会发现考生有了急剧的减少,这个时候,能够坚定不移地完成这一天所有考试的同学就是最后的英雄,不管未来是否会被录取,请记住,当你考完每一门考试,或兴奋或失望地走出考场的时候,你已经成功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战斗英雄,一路披荆斩棘直至封上最后一个资料袋,所经历的一切会让你往后的日子充满着回忆,值得永远珍惜,而这一切,每一年,只有百余万人与你共享。 
    所以说,考研的第一等功夫就是坚持,坚持是决定考研成败的关键。凡是一直坚持下来的同学,成功者比比皆是,就在我的周围,有人考上清华、中财、人大、对外经贸、北理、哈工大,大家来自各种各样的专业,跨着各式各样的地区、学校和专业,有着千差万别的基础和背景,却拥有同一种品质,那就是坚持不懈。 
两种途径: 
    途径之一:均衡进展、全盘推进。 
    对于各科基础都不错的同学,可以考虑将精力平衡地放在各科上,可以将目标定在70、70、110、110,这样不费什么力气就可以轻易地达到合作学校的复试线。再在某个优势科目上稍微发力就可以力保录用。 
    途径之二:保证短板、突出优势。 
    但是考研的大多数同学都会有一两门不太好,对于工科生来说英语是最大的阴碍,而对于文科生来说数学无异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极力保证劣势科目过线,工科英语线一般在50左右,经管类数学线一般在90左右。然后投入较大的力气到强势科目,比如政治是比较容易抓分的,而数学是最易拉开差距的科目,数学好的同学可以再接再厉争取高分,而数学不好的同学建议重点恶补、可以找数学较好的同学一起复习交流、也可以报一个数学辅导班。 
    无论哪种途径,一条基本的准则就是,一定要保证单科过线,许多三百八九的高分考生由于单科差一两分而抱憾不已,这样确实太不值得。而且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数学得高分应该是最好的方法,设想如果数学得到130以上,其他科目只要发挥正常基本就不愁进不了复试。 
三个法宝: 
    也许政治学多了,什么都想总结出最简洁的语言,毛概中提出过三大法宝,我在此也盗用一下。 
    法宝之一:真题
    除了参考书之外最不能缺少的考研资料无疑是真题,研究透真题,掌握其答题方法、思路和规格至关重要,所以一定要抽出一定时间仔细研读真题,尤其是数学和英语真题只做一两遍是远远不够的。 
    法宝之二:计划表
    考研最忌盲目努力,没有重点、没有规划,这样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往往还是一片空白、毫无头绪,非常没有底气和自信。一份简明的长期计划表可以让自己的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对于孤军奋战、无参考对象的人制定计划尤为重要。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安排任务、布置月度计划、每日计划,做到日事日毕。但是,仅有一份完美的计划是远远不够的,严格执行计划才是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的,可以制定表格记录每天的执行情况,也可以与研友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法宝之三:笔记本
    笔记本有两种用途,一种用于总结用,一种用于演算用。
    前者用于随时记录下不懂的部分,或者做错的题目,到后期可以用来重点复习、查漏补缺,重视易出错的知识点。还要记录专业课的重要知识点,总结知识框架结构、逻辑关系。
    后者专指用于数学题,经历过无数的考试之后,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不会否认题海战术的巨大威力,到今天,我还在悔恨自己做题不够,虽然这几个月所耗费的演算纸比我过去三年用掉的要多好几倍。 
四个提醒: 
    提醒之一:远离网络
    对于我们这种在论坛闯荡多年,天天离不开灌水的标准水民来说,要戒掉网络无异于瘾君子戒毒一样难于上青天。但是不管你是多么地出于查找资料的美好借口,你从网络中获得的益处真的很难抵上你用这些时间潜心看书的收益。所以请尽量离开网络一段时间,像我一个舍友甚至将电脑放寄托给了别人。 
    提醒之二:锻炼身体
    像我这样经过三年的沉沦,堕落到每天不吃早点、很少锻炼的同学要注意了,适量的锻炼不仅不会耽误学习时间,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免疫能力。本人就深受缺乏锻炼之苦,前期被水痘送入校医院,后期屁股上还长了个疮,害我顶着它进考场。 
    提醒之三:莫提感情
    其实我很感动那些双双进出考研自习室、一起认真学习的情侣,相比那些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调情,感觉这才是真正的相濡以沫的爱情,但是不要轻易去表白一厢情愿、哪怕是一往情深,我坚信没有一个远离考研的人会在你一心考研的时候喜欢上你,因为这个时候你甚至没有时间陪她/他逛街,何况这时候的你可能已面黄肌瘦、战斗得不成人样。考前也尽量少受刺激,尽量别看电影、杂志之类,考研前夕正是各档贺岁片陆续登场的时候,我在考研前十天一连看了叶问、梅兰芳等,害得我考研的时候还在想着里面的漂亮的女主角。 
    提醒之四:联系家人
    活到这个岁数,我想多少也应该洞悉了些许人世沧桑,永远不变的就是家人的牵挂和信任。每周给家人打个电话,说几句再简单不过的话,也可以让心情平静许多,并且增加几分前进中的动力与信心。
更多人大商学院考研相关内容请见本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uotongxing
衷心祝愿所有考研人成功!
jh81522  金币 +1  金钱 +20  魅力 +10  奖励 2009-6-7 1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