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特斯拉全新电动汽车Model 3正式上市,并开始接受全球预订。据悉,特斯拉新车已经收到超过32.5万张订单,相当于约140亿美元的未来销售量,距离特斯拉首度发布这款新车才过去一周时间。Model 3的售价仅为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77万元,比现在Model S的售价便宜了一半多,而电池等性能又有所提升,这是Model 3受到极大欢迎。
与此同时,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其中,充电站作为配套产业,将进一步获得政策利好。
业界认为,特斯拉新车大卖反应出当前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持续上升的现象;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将有利于车企获得实质性订单。两大利好因素在带动新能源车市之余,配套产业充电站市场也将被提振。
政策驱动 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大肆忙扩容
2014年至今,国内政策不断利好充电设施发展,主要分为接入性政策、补贴政策以及统一政策三类。
接入性政策方面,2014年《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出台,这一政策要求供电设施规划时要考虑城市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布局以及接入的要求。2015年,住建部发布《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提出应按照有关标准配建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即新建住宅停车位建设或预留安装充电设施的比例应达到百分之百,大型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具有充电设施的停车位不低于总车位的10%。
补贴性政策方面,2015年我国出台了《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按照政策内容,对于符合条件的省市的充电设施基建,国家将给予相应的奖补资金,并规定奖补资金只能用于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改造升级、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监控系统建设等相关领域。
统一性政策方面,《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等5项电动汽车统一充电标准出台,有利于充电设施在国内城市大面积建设,从而推动电动汽车充电站产业发展。
充电设施拖累新能源车市 政策忙“救急”
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赶不上新能源车市发展速度,是近年政策倾斜的重要因素。
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到1万辆,仅为0.72万辆,到2012年时销量超过1万辆,同比增长56.77%,201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至1.76万辆,同比增长至37.50%,2010到2013年间销量增长明显。2014年我国生产新能源汽车7.85万辆,增长3.5倍,销量则达到7.48万辆,同比增长3.2倍;到2015年,全年生产新能源汽车总计34.04万辆,同比增长3.3倍,销量达33.11万辆,同比增长3.4倍。
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发展,与之相比,充电设施建设却难以叫人满意。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充电桩行业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底,我国建成充电桩2.8万个、充换电站723座。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与充电桩之比为3:1,而标准配置应为1:1。
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低于规划目标,这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掣肘。近年,在政策不断出台,相关工作不断落实的背景下,充电设施建设速度将加快。
千亿充电市场开启 私人充电领域是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