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1999 1
2016-05-25
关于分工的一次课堂讨论的小结
2016.5.25

以斯密的扣针案例为基础讨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小结大家的发言如下:
第一,专人干专门的活,可以提高熟练程度;
第二,熟能生巧,利于激发创新;
第三,一个人精力有限,全学会难,只掌握1-2种技能容易学习;
第四,人各有所长,分工利于岗位与人的匹配;
第五,一些活简化,妇孺皆能,利于扩大用工范围;
第六,各自分工一起干活、上下游衔接,彼此业绩清楚、责任明确,便于管理、彼此竞赛容易激发潜力;
第七,一个劳动者固守着一个岗位劳动,比来回跑多个岗位,节约空间与时间;
第八,细化分工利于专门工具的使用与发明;
第九,各个岗位的流程和工作规范标准化后,比一个人包打包唱更容易保证产品质量;
第十,各个岗位的流程和工作规范标准化后,容易消除浪费,也更加节约原材料;
等等。
此外,我此刻还再补充一点:工场里的人群集聚有利于彼此交流,人和人在劳动中的竞争合作会促进人的大脑发育与进化、有利于彼此学习,且互相激发解决生产中各种新问题的智慧与创造力。
同学们对分工好处的讨论,我感觉比斯密与马克思这几位经典作家的分析还细致一些。

当然,我们的讨论没有涉及分工的局限性、也没有涉及其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的分析。下面补充一下经典作家对分工的局限性的论述。
第一,斯密认为,市场范围会限制分工的发展;
第二,斯密认为,一个人局限在一二种工种上会牺牲其智能发展、牺牲其交际能力的发展;
第三,马克思说,柏拉图认为分工是社会划分社会等级的基础;
第四,社会分工可能引发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等等。

最后,我用马克思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几个思想做今天博文的结尾:
由社会分工造成的个体与类的矛盾最后会在社会分工的发展中消除。
分工将走向自觉。
“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一定会来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6-6 16:03:06
通过讨论来学习,效果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