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00 3
2016-05-26

360截图20160526105922932.jpg


      最近参加多场校内外研究生论文答辩会,听到不少老师说现在带学生太累了,这是导师们的普遍心声。我认为喊累的导师多数是认真负责的,想做一些事的,对科研是有追求的。

导师的想法概括起来无非以下几方面。

      1. 科研进入深水区。通常导师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工作基础较好,已取得一定成果。想要继续深耕,难度越来越大。易做的都已做完,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好比登山,矮的山峰已被征服,只剩山尖。别说学生,导师对科研也时常感到困惑。

      2. 师生难以心往一处想。导师期待高,学生想毕业,二者交集难。科研“烂尾楼”越来越多。

      3. 好学生可遇不可求。真正想做科研的学生不多,有独立想法的更是缪缪。因此,即便有好的实验条件保证,学生也不会利用。阅读文献和逻辑分析能力不足,找不准科学问题,对实验数据缺乏分析能力。能领会导师意图的高悟性者更不多见。导师苦口婆心换不来学生的心领神会。

      4. 导师为学生发表论文甘当阶梯(保姆)。学生数据完成后,不会写文章。多数由导师代劳。试想,导师面对文字不通,图表,逻辑混乱的论文,忙于多个学生的论文批改润色甚至答复意见,能不累吗?

结果就是,导师年年想着搞经费,发文章,应付考核。还得为生源发愁。一批一批的学生周而复始,这个老板真的很难当。有的导师说,现在的导师没有尊严。学生也不轻松,要毕业得有文章,在当下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出文章也变得越来越难。

作者:李东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5-26 18:00:55
确实难,不过,现在一般的导师一年就只招一个博士生,那还是好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6 19:03:47
竞争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9 04:55:23
赞一个,都不容易,互相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