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09-6-16 14:02:22
请问,“”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把“”打昏变成植物人了,那么这一拳对于“”来说就是有意义、有效用、有价值的。当然,对于“”的“亲属朋友”来说,这一拳对他们来说是负价值,但对于“已经变成植物人的你”来说,就不存在价值问题了,因为你这个自我消失了。如果你有幸醒过来,那么这一拳对于“醒来的你”有一个价值问题。总而言之,价值是主客关系,离开主,就不用谈价值了。
==================================================
请问,这段话之中的,“”、“”、“亲属朋友”、b]“醒来的你”
谁是主谁是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6 21:17:40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16 14:02
请问,“”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把“”打昏变成植物人了,那么这一拳对于“”来说就是有意义、有效用、有价值的。当然,对于“”的“亲属朋友”来说,这一拳对他们来说是负价值,但对于“已经变成植物人的你”来说,就不存在价值问题了,因为你这个自我消失了。如果你有幸醒过来,那么这一拳对于“醒来的你”有一个价值问题。总而言之,价值是主客关系,离开主,就不用谈价值了。
==================================================
请问,这段话之中的,“”、“”、“亲属朋友”、b]“醒来的你”
谁是主谁是客?
都是“主”。“他打你一拳”这个事件是“客”。
你这样问,难道你把“主”“客”都当做价值判断者了?不会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6 21:24:10
我们把客观事物记作At,t表示时间环境;把人记作Bi,下标i表示不同的人。
价值就是主(人)客(体)的关系,记作A-Bi,这个价值关系随i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同一时间A1-B1不同于A1-B2;例如在不同的时间这个价值关系也会变,即A1-B1会不同于A2-B1,如此等等。价值主观论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6 21:25:06
我们把客观事物记作At,t表示事件A发生的时间环境;把人记作Bi,下标i表示不同的人。
价值就是主B(人)客A(体)的关系,记作At-Bi。这个价值关系会随i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同一时间A1-B1不同于A1-B2;例如在不同的时间这个价值关系也会变,即A1-B1会不同于A2-B1,如此等等。
价值主观论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6 22:23:18
张建平 发表于 2009-6-16 21:17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16 14:02
请问,“”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把“”打昏变成植物人了,那么这一拳对于“”来说就是有意义、有效用、有价值的。当然,对于“”的“亲属朋友”来说,这一拳对他们来说是负价值,但对于“已经变成植物人的你”来说,就不存在价值问题了,因为你这个自我消失了。如果你有幸醒过来,那么这一拳对于“醒来的你”有一个价值问题。总而言之,价值是主客关系,离开主,就不用谈价值了。
==================================================
请问,这段话之中的,“”、“”、“亲属朋友”、“醒来的你”
谁是主谁是客?
都是“主”。“他打你一拳”这个事件是“客”。
你这样问,难道你把“主”“客”都当做价值判断者了?不会吧?
既然都是“”那么,为什么你要说被打成为植物人的不是价值主体?如果都是主,那么,是不是在这件事之中都有价值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6 22:25:26
张建平 发表于 2009-6-16 21:24
我们把客观事物记作At,t表示时间环境;把人记作Bi,下标i表示不同的人。
价值就是主(人)客(体)的关系,记作A-Bi,这个价值关系随i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同一时间A1-B1不同于A1-B2;例如在不同的时间这个价值关系也会变,即A1-B1会不同于A2-B1,如此等等。价值主观论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看到符号就头痛!你能不能用上面这个事件作为例子来说一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21:23:14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16 22:23
张建平 发表于 2009-6-16 21:17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16 14:02
请问,“”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把“”打昏变成植物人了,那么这一拳对于“”来说就是有意义、有效用、有价值的。当然,对于“”的“亲属朋友”来说,这一拳对他们来说是负价值,但对于“已经变成植物人的你”来说,就不存在价值问题了,因为你这个自我消失了。如果你有幸醒过来,那么这一拳对于“醒来的你”有一个价值问题。总而言之,价值是主客关系,离开主,就不用谈价值了。
==================================================
请问,这段话之中的,“”、“”、“亲属朋友”、“醒来的你”
谁是主谁是客?
都是“主”。“他打你一拳”这个事件是“客”。
你这样问,难道你把“主”“客”都当做价值判断者了?不会吧?
既然都是“”那么,为什么你要说被打成为植物人的不是价值主体?如果都是主,那么,是不是在这件事之中都有价值关系?
请注意,是“你”被打成了植物人,也就是说,“你”在前,而植物人在后,成了植物人之后,“你”就不复存在了。我上面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只有你有幸醒来,“你”才存在,否则不再存在一个“你”了,懂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21:29:52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16 22:25
张建平 发表于 2009-6-16 21:24
我们把客观事物记作At,t表示时间环境;把人记作Bi,下标i表示不同的人。
价值就是主(人)客(体)的关系,记作A-Bi,这个价值关系随i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同一时间A1-B1不同于A1-B2;例如在不同的时间这个价值关系也会变,即A1-B1会不同于A2-B1,如此等等。价值主观论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看到符号就头痛!你能不能用上面这个事件作为例子来说一说!
前面不是已经说过了嘛:“他把你打成植物人”这一客观事件(A)对于“他”(B1)来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对于你的亲人(B2)来说是伤害、是负价值。也就是说“他”和“打人”事件之间的价值关系A-B1和“你的亲人”与“打人”事件之间的价值关系A-B2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是因为B1不同于B2,而面对的是同一事件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22:35:09
张建平 发表于 2009-6-17 21:23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16 22:23
张建平 发表于 2009-6-16 21:17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16 14:02
请问,“”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把“”打昏变成植物人了,那么这一拳对于“”来说就是有意义、有效用、有价值的。当然,对于“”的“亲属朋友”来说,这一拳对他们来说是负价值,但对于“已经变成植物人的你”来说,就不存在价值问题了,因为你这个自我消失了。如果你有幸醒过来,那么这一拳对于“醒来的你”有一个价值问题。总而言之,价值是主客关系,离开主,就不用谈价值了。
==================================================
请问,这段话之中的,“”、“”、“亲属朋友”、“醒来的你”
谁是主谁是客?
都是“主”。“他打你一拳”这个事件是“客”。
你这样问,难道你把“主”“客”都当做价值判断者了?不会吧?
既然都是“”那么,为什么你要说被打成为植物人的不是价值主体?如果都是主,那么,是不是在这件事之中都有价值关系?
请注意,是“你”被打成了植物人,也就是说,“你”在前,而植物人在后,成了植物人之后,“你”就不复存在了。我上面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只有你有幸醒来,“你”才存在,否则不再存在一个“你”了,懂吗?
这个“你”不就是自我意识的“你”嘛!我怎么会不明白,但是问题是张先生你认为“他”和“你”的“亲属朋友”也是主体,那么,这些主体难道没有思想判断吗?又或者你想表达一种人人都是价值主体的思想?对于这个自我意识的“你”来说的确是不会判断了,但是,这仅仅是“你”对于“他”打“你”(包括生理上的本我)一拳的有用性的判断,明白吗?难道你就仅仅是把有用性看作为一种大脑这个神经中枢信息系统的客观有用性的信息确定当作为有用性(价值)本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22:47:02
张建平 发表于 2009-6-17 21:29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16 22:25
张建平 发表于 2009-6-16 21:24
我们把客观事物记作At,t表示时间环境;把人记作Bi,下标i表示不同的人。
价值就是主(人)客(体)的关系,记作A-Bi,这个价值关系随i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同一时间A1-B1不同于A1-B2;例如在不同的时间这个价值关系也会变,即A1-B1会不同于A2-B1,如此等等。价值主观论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看到符号就头痛!你能不能用上面这个事件作为例子来说一说!
前面不是已经说过了嘛:“他把你打成植物人”这一客观事件(A)对于“他”(B1)来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对于你的亲人(B2)来说是伤害、是负价值。也就是说“他”和“打人”事件之间的价值关系A-B1和“你的亲人”与“打人”事件之间的价值关系A-B2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是因为B1不同于B2,而面对的是同一事件A。
我当然明白这种不同,但是,请问这个价值判断过程之中“你”、“你”的亲戚朋友与打“你”的“他”,研究是谁在做价值判断,难道你认为谁都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如果是这样,“你”成为植物人没有判断之后还是有“打你的他”与“你的亲戚朋友”在做价值判断嘛!那么,这些价值判断对于“成为植物人的你”来说还是主观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14:00:35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17 22:35
这个“你”不就是自我意识的“你”嘛!我怎么会不明白,但是问题是张先生你认为“他”和“你”的“亲属朋友”也是主体,那么,这些主体难道没有思想判断吗?又或者你想表达一种人人都是价值主体的思想?对于这个自我意识的“你”来说的确是不会判断了,但是,这仅仅是“你”对于“他”打“你”(包括生理上的本我)一拳的有用性的判断,明白吗?难道你就仅仅是把有用性看作为一种大脑这个神经中枢信息系统的客观有用性的信息确定当作为有用性(价值)本身?
看了你是陷在自己创造的一些术语的混乱之中了。
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是独立的价值判断者,因此,判断的结论就会出现因人而异的情况。“判断”是一个“认知行为”,价值是价值判断的结果,不是价值本身。
不要谈“生理上的本我”,这种没有思想意识的生物体是被认识的对象,而不是“认识者”。
也不要用“客观有用性”这种术语,客观事物具有无限的有用性和无限的坏处,客观事物没有价值属性,价值不是客观事物的自身性质。
不要把客观属性与价值属性混淆,前者是事物自身的东西,后者是人与物的关系。例如,酸具有遇碱发生中和的性质,这种性质是客观的,不是你林先生或者我自己认为的,是事实,但是,这种客观属性并不能告诉你酸碱中和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取决于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运用和看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14:07:35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17 22:47

我当然明白这种不同,但是,请问这个价值判断过程之中“你”、“你”的亲戚朋友与打“你”的“他”,研究是谁在做价值判断,难道你认为谁都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如果是这样,“你”成为植物人没有判断之后还是有“打你的他”与“你的亲戚朋友”在做价值判断嘛!那么,这些价值判断对于“成为植物人的你”来说还是主观的吗?
只要是正常人,就是一个具有认知能力的价值判断者,这有什么疑问?莫非你不是一个这样的人?
在“你”成为植物人没有判断之后还是有“打你的他”与“你的亲戚朋友”在做价值判断,这毫无疑问,同样这些价值判断对于“成为植物人的你”来说也是主观的,“打你的他”和“你的亲朋”的判断是不同的,前者说“好”,后者说“坏”。
主观,顾名思义,就是认识“主体”的“观点”。价值主观性就是说观点因主而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14:23:44
张建平 发表于 2009-6-18 14:00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17 22:35
这个“你”不就是自我意识的“你”嘛!我怎么会不明白,但是问题是张先生你认为“他”和“你”的“亲属朋友”也是主体,那么,这些主体难道没有思想判断吗?又或者你想表达一种人人都是价值主体的思想?对于这个自我意识的“你”来说的确是不会判断了,但是,这仅仅是“你”对于“他”打“你”(包括生理上的本我)一拳的有用性的判断,明白吗?难道你就仅仅是把有用性看作为一种大脑这个神经中枢信息系统的客观有用性的信息确定当作为有用性(价值)本身?
看了你是陷在自己创造的一些术语的混乱之中了。
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是独立的价值判断者,因此,判断的结论就会出现因人而异的情况。“判断”是一个“认知行为”,价值是价值判断的结果,不是价值本身。
不要谈“生理上的本我”,这种没有思想意识的生物体是被认识的对象,而不是“认识者”。
也不要用“客观有用性”这种术语,客观事物具有无限的有用性和无限的坏处,客观事物没有价值属性,价值不是客观事物的自身性质。
不要把客观属性与价值属性混淆,前者是事物自身的东西,后者是人与物的关系。例如,酸具有遇碱发生中和的性质,这种性质是客观的,不是你林先生或者我自己认为的,是事实,但是,这种客观属性并不能告诉你酸碱中和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取决于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运用和看待。
按照你这种价值论是不是要说中国人在没有认识的鸦片的危害性时,吸鸦片产生的那种很“爽”的感觉认识是一种有价值的感觉判断?以此来证明当时的中国人与交换洋人鸦片的行为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14:34:47
张建平 发表于 2009-6-18 14:07
林汉扬 发表于 2009-6-17 22:47

我当然明白这种不同,但是,请问这个价值判断过程之中“你”、“你”的亲戚朋友与打“你”的“他”,研究是谁在做价值判断,难道你认为谁都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如果是这样,“你”成为植物人没有判断之后还是有“打你的他”与“你的亲戚朋友”在做价值判断嘛!那么,这些价值判断对于“成为植物人的你”来说还是主观的吗?
只要是正常人,就是一个具有认知能力的价值判断者,这有什么疑问?莫非你不是一个这样的人?
在“你”成为植物人没有判断之后还是有“打你的他”与“你的亲戚朋友”在做价值判断,这毫无疑问,同样这些价值判断对于“成为植物人的你”来说也是主观的,“打你的他”和“你的亲朋”的判断是不同的,前者说“好”,后者说“坏”。
主观,顾名思义,就是认识“主体”的“观点”。价值主观性就是说观点因主而变。
你已经把在“你”成为植物人没有判断之后还是有“打你的他”与“你的亲戚朋友”在做价值判断的行为,与“成为植物人的你”来说的主观认识行为状态等同起来了,“打你的他”和“你的亲朋”的判断行为何时变成为“你”的价值判断行为?你已经搞不清楚主体与客体的区别了,难道说,我的价值判断行为是你的主观表现?搞明白!我的价值判断是我这个主体的的主观表现过程,而不是你的的主观表现过程,价值判断是价值主体的价值判断明白吗?
先把主观与客观是什么弄明白吧!我现在正在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希望看看先生的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8 14:57:15
当你把价值看作为是个人的价值的时候,就表示价值主体只能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指定的主体,但
是你在上面说“你”、“你”的亲戚朋友与打“你”的“他”都是主体,那么,性质已经发生改变了,
,这时的主体是“你”、“你”的亲戚朋友与打“你”的“他”这个群体某种人与人之间的总和,这个总和,包括在“你”被“他”打的这件事之中,存在着认为“不好”的参照系——“你”与关心“你”的亲戚朋友;另一个参照系就是认为“不好”的参照系——希望伤害“你”的“他”。可见,价值关系是一个系统结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