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4142 1
2016-05-27

        距离考研结果出来已经将近两个月,距离毕业离校不足一个月,有许多的情绪需要梳理,酝酿,储藏。

        聊聊为什么要考研吧。认识我的人都觉得我是因为男朋友所以走上这条路,或许是吧。山区支教一见钟情,异地已经两年,在现实面前,想要在一起真的很难,大概我来到他所在的城市对彼此而言是成本最低,获益最高的一种选择。也或许心境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当初因为想早些就业放弃喜欢的悬壶济世,没料想到头来还是选择了继续深造这条路。我并不是个学究,世道太快,能够静下来潜心学问的真是难得,难得到有点奇葩,但当科学家的理想在小时候都是真的,坐在葡萄树下等着葡萄砸脑袋是真的,收集各式的石头想着可能发现几百万年的化石也是真的。可惜,大学四年里醉心丹桂,跟风随大流,一度失了主心骨,往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早就就着仓碌下了肚。临近毕业,不掐手指就知道自己究竟几斤几两。学过只是学过,高分意味着scholarship,并不是scholar。仅凭大学那几门专业课,初入社会一摸心,多多少有些惶恐。而读研无疑是一个优质的选择,用两年的时间去弥补自己荒废的四年,选择另一种人生,在我看来,与产出相比,投入不值一提。所以,在夏令营失败,保研失败之后,考研是我唯一的路,但我庆幸自己以这种方式达到目的地。考研的过程是集中性充电的过程,几个月的努力比四年加起来还要多,知识吸收与储备达到继高三之后的又一个高峰,与平时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不同,你会有一个专属的知识系统与框架结构,从一个个小的概念理解到一道道庞大的逻辑计算,都会让人有老骥伏枥,宝刀未老的满足感。

         至于择校,个人认为城市大于学校。至今依然记得高三时听有位北大学长说“你所选择的城市的高度决定你以后事业的高度”,选大学时心里一虚荣只顾着看211985的旗号,所以这四年就锁在这最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城市里,找实习的时候看见应聘条件里赫然醒目的地域要求,心里拔凉拔凉的。此外,还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个全面的估量,包括对各种诱惑的抵抗力,自身的自制力跟定力,毕竟在自由的田野上放浪不羁了三年,想要收住脚收回心极其不易。考研跟高考相同之处在于努力,不同之处也在努力。后者对理解力有着高要求,而前者只要求坚持。在备考的几个月里,你会面临身边同学保研的压力,面临各种好的工作机会的诱惑,面临手机、电影、淘宝打折等各种玩耍跟狗带的内心撕扯挣扎,一个不经意就可能导致几个月的不经意,所以每一个走到最后的考研人都是自己的王者。选择顶尖学校的顶尖专业可能是鸿鹄之志,也有可能是好高骛远,但最重要的是能够考得上。目标略高就要下苦功夫,对自己狠一点再狠一点,不攻城略地誓不罢休,目标不高也不要心存侥幸,许多二战的前辈都因为这种胜券在握的心理栽了跟头。西财金融是top专业,出行长的地盘,尽管这几年受制于地理位置和扩招的诟病,已不如从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旧可以横行一方。选择西财,是出于专业与就业的理性选择。当然,和很多异地恋一样,影响我判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我男朋友在成都,以后定居在这样一个性价比如此高的城市,我想是快乐的。

关于复习,我这样一个黄毛丫头不敢谈指导,姑且聊聊我个人是怎么走过来的。

首先是数学。今年的考研数学据说是三十年来最难的一次,一些人从考场出来就哭了,很多人从考场出来就直接想放弃,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一大群人死在了数学上,原以为120+的,出来只有90+,还有很多70左右的。我大概属于比较变态的那一类,靠着多年还算不错的基础,最终得了127,不算很高但已经满足。其实,数学说来说去还是那几个定理,那几个公式,那几套思路,简单的题套路比较容易看得出,复杂的题目则需要猜,去抽丝剥茧,粉碎出题人强行遮掩的意图,在化繁为简的那一刻,心里油然而生一种击败敌人的快感。跟打英雄联盟的道理一样,购买装备其实就是记基本理论,装备所带的技能是理论所能发挥的作用,使用策略释放技能的过程其实就是跟出题人大战的过程,不同的是LOL组合作战,而做数学时你自己就是整个团队,需要同时扮演上中下路,打野跟助攻不同的角色。

关于参考书,我是走了弯路的。

1、高数一定要看张宇的!基础+强化+冲刺,三个系列对着视频,十八讲跟课件挨着看,可以把同济六版的书当工具,遇到难理解的概念再拿出来,课后题什么的挑着做,并不一定要全做。另外,把十八讲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做上几遍,注意把知识点和题型归类整理,这样会更为系统些。我最开始觉得张宇的高数视频太基础,就选择了汤家凤的,看得差不多了的时候,翻了翻笔记,讲的太乱太杂太碎也太不适合我,好在后来改邪归正,跟着张宇的强化视频又复习了一遍,才有了眉目,冲刺也用的他的课件。

2、概率论墙裂推荐王式安!我个人是没有看课本,基础阶段对着张宇的9讲看了几遍,重点部分重点看,对相关的定义、定理都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但对题型的掌握还不是很好,9讲中的题型分类太多,做题的时候不容易对号入座跟综合,好在后来看了王式安的强化视频跟课件,王老爷子会对题型有个比较明晰的概括跟分类,有种玄武穴被打通的感觉,做题也没那么磕磕绊绊了。所以,冲刺阶段也看的王式安的视频跟课件。

3、至于线性代数,众所周知都用李永乐老先生的红皮书。同样,我直接抛弃课本,跟着视频和那本书一点一点地开始看,线性代数算是三门课里最简单的,也最好学,无非就是记题型跟定理。李老爷子是良心教学,有种高中老师的感觉,那么大的年纪了还声洪如钟,不容易。

4、关于复习全书,我用的是红皮的,有人说这本很久不更新了,而且题比较老,但个人没什么感觉,貌似听说橘皮的那本题比较难一些。我在基础阶段结束之后,开始做复习全书,但有点赶时间赶工程的感觉,七月份我们学校有小学期,就利用了两个星期的课堂时间把高数跟线代的部分结束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囫囵吞枣,噎得半死不活。做完就去找男朋友了,等到八月中旬回来,知识点忘记得差不多了,又重新开始看基础的笔记跟强化的视频。第一遍做的时候,我把完全没有思路的、半吊子的、具有代表性的题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等到第二遍的时候,就稍稍重点看这些做了标记的题目,第三、四、五遍的时候如是。

5、至于660,我个人只做了选择部分,一是觉得考研数学还没有细致到那种地步,二是觉得有点浪费时间。

6、至于真题,一定要做到滚瓜乱熟的地步!考研命题组并不是没有懒人,有的时候懒得编题就会从很多年前的真题里面抽题,勤快点的还会改编一下,换汤不换药,有的甚至直接用原题,所以你什么模拟题都可以不用,但真题必须做到可以比对找差异跟综合的地步。我数学用的是张宇的三十年真题,用改革之前的题练手,用改革之后的题模拟,着重十年节点处的真题,比如06年前后,留几套近几年的用作冲刺阶段操练。不会做做错了都不要紧,重要的是要敢于承认错误,找个错题本默默地把错题都写上去,虽然最后看着厚厚一本错题有点惶恐,但这正是你的呐喊!我每次被模拟题虐得很惨的时候,就去做真题,做错题,以至于后来我看到一道模拟题就知道是由哪道真题改编过来的。万变不离其宗,所以一定要重视真题!

7、还有,到冲刺时候,你可能会被周围同学刷题刷得顺手无比而吓倒,但不用担心,这些都是浮云啊浮云,要记住你自己的步伐,可以小小调整但不要乱了方寸。十二月份,在我被6+2虐得很惨的时候,我同学跟我说她觉得那是最简单的模拟题,平均分140+!当时我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心被打得稀巴烂,开始找自己的原因,把重点的知识点全部写在A4纸贴在桌子上,喝水的时候都会偷着瞄一眼,后来做合工大的题的时候就会很顺手。顺便说一句,那个同学最终数学成绩90+,所以你懂得。

再来说说专业课,因为我本专业就是金融,当初自认为学过几门专业课应该没什么问题,所以在专业课上稍稍有些放肆,现在看看真的是图样图森破。我八月份去成都玩的时候,顺便去西财旁边的书店买的教材。等到八月下旬才开始看专业课,先拿货银开刀,对着431大纲的知识点逐个看逐个整理,并没有按照课本的顺序。两本书上都出现的内容就以殷孟波为主,米什金为辅,大纲上只有米什金有的部分就重点整理,过来人经验告诉你一般只在米什金上出现的必考!我第一遍过货银用了差不多两周,笔记整理了两大本,记笔记的好处就在于后期复习的时候很省力,基本上光背笔记就可以了。

至于公司理财,之前有人告诉我这跟财务管理差不多,看了之后才知道心痛的感觉,身为一个金融系的学生,我只能表示我不懂会计的逻辑!最开始卯足了劲看,边看边做笔记,看着看着就想玩手机,因为完全没法子吸引我的注意力,没办法,哭瞎了也要瞎着看!就硬着头皮一点一点开始啃,心慢慢平静下来也就吸收得进去了,笔记记了一本,每一章的课后题都认认真真地做,当然也要挑着做,对于一些真题里面从来都未出现过的大可不必看。我从九月末开始进入二轮,背笔记,把常考的知识点标出来,有些知识点还会联系一下时事,后期把笔记背了十五遍。冲刺的时候,我直接丢开笔记就可以把每个知识点都默写下来,还自己整理了100+道公司理财可能考的题,70+道货银可能考的题目,并全部默写了答案。考试时发现基础知识点基本都在上面,顿时心里一阵喜。

至于时事热点,不要一口吃个胖子,平日里就注意积累,微信订阅号里面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比如人大论坛(现在叫经管之家论坛)、央行观察、金融时报、FT中文网等都会推送很多金融新闻消息,我基本每隔几天就会系统地了解一下最近有什么动静,把有价值的文章发送到邮箱打印出来,最后冲刺时就把可能考的每个时事知识点写下来,对照着去分类收集整理。因为B宝跟R宝都在十几号才给热点资料,有点太晚,所以不要全部依赖别人,你还有自己。还有真题,西财每一年的真题都很有参考价值,一定要仔仔细细地做上几遍,可以写知识点但至少当做模拟完完整整写一次。至于模拟,蓝宝书跟红宝书的模拟一定要做,其中红宝书的墙裂推荐!近几年都有很高的命中率,尽量做到把每一题都背下来。

此外,还有英语跟政治,我英二80,不高不低,政治60几分感觉有点丢人。还是不提自己是怎么复习的了吧。怕把各位学弟学妹们带歪了。

还有,关于研友,虽然我并不喜欢把考研当做是一场征战,那样未免太残酷太血腥也太夸大其词,但它的确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马拉松。研友可以监督你每天吃饭,跟你讨论问题,生病了买点药,情绪有波澜了就给些安慰,一起分享零食和资料,让你觉得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你也并非完全隔绝的。所以谢谢陪伴我的人,没有你们我的征程会艰辛很多。

最后,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吧。考研这几个月辛苦但也幸福,每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地上自习很累,每天要敲脑袋吸收那么多的东西很累,最累的是身边的人在愉快地玩耍,而你却半点都不能松懈,靠自己强大的自制力去放弃所有无谓的社交,放弃所有能够出去大吃一顿的机会,甚至连如厕时要刷的朋友圈可能都会换成扇贝单词跟政治题。但这也是幸福的,会觉得这四年总算没有白费,肚子里总算有了些墨水,也总算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跟别人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机会。终有一天手握幸福的你会感谢这一年如此辛苦的自己,就像,现在的我一样。

最最后,送给学弟学妹们一句话:只有坚持别人没有坚持的坚持,才能到达别人没有到达的到达。加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20 17:11:30
学姐 你那里有复试资料吗?可以购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