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1975 9
2016-05-29
我是一个普通211大学的学生,就从我个人的科研经历来说吧,大二的暑假的时候,我跟一个A师姐做了一篇关于……的研究,说是研究,其实也谈不上,搜数据,做模型,然后进行解释,最后相应的提出建议和撰文。这就是整个过程,当时的我还不会如何搜集到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所以都是A师姐和另外几个师兄师姐搜集,我则在旁边学习要用到的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我当时还很忐忑,若是我学了一旦学不会怎么办?处理数据的时候我不就抓瞎了!万一这论文探索过程中,要我对实证方法进行调整,或者是实证方法本身有何特征不符合论文的要求怎么办?还有就是我们探究出来的结果有悖于理论该当如何?万一我不懂方法的整个推导过程,其中做的时候出了什么“科学性”的错误不就出大事了,毕竟当时的我,贡献度,因子载荷的具体含义都不是很懂,直到现在我也还不明了具体的数学原理。然而,我的一切都是多余的,我跟随一个教程理解了因子分析的大概思想和如何用SPSS操作以后,忐忑的对师姐表示我只会做降维,然后计算出综合得分,可是万一方法不适合或者是探究出了不合理的结论,我就无力改变了。A师姐只是对我说,你只需要对将方法过程做的“像样”就行了,剩下的结论啊什么的,我来解释,我是“神编”,反正文献中也关于这些方面如何影响的形式众口不一。
哦……
天真的我还说,若是我们的结论对以后的学者形成误导了,如何?不过我没有问出口,怕师姐笑我幼稚。
现在,我已经大学三年级下学期了,当初的文章早已经进刊,而且还是cssci农业类经济期刊中比较好的那一种,后面期刊编辑要求进行的修改,还是只对文章的格式和篇幅进行修改,后面进行的回归中,我觉得过程完全没有描述清楚,(我当时是参照的另外一篇文章的相应方法的过程写上去的),结果……九月份进刊了。
看了A师姐的解释,真是不错,自圆其说,合情合理。后来,我听说到了一句话“三分靠写,七分考编”,这句话真是不错,而A师姐也就是“编”的人才。
现在的我,也在为着以后的保研奋斗,也需要论文等等,不过焦灼地等待期刊消息的过程中,不禁回想起当初第一篇论文写作的时候的那股踌躇和疑惑,我们写论文究竟是为了什么。
学生需要论文毕业和保研,老师需要论文评职称,教授需要论文提高学术水平评价等等。
但是,我们写论文究竟是为了什么?
论文是对自己研究的总结,是探究一个问题后得出的结论为了提升人类学术水平以及便于后人进行探究而撰写的保存文档,一篇篇论文应该是象征着人类学术水平进阶,有着实用和学术价值的文章,无论是间接或者是直接产生效用。
可是在我身边的人来说,我没有看到真正称的上是有价值的论文。方法没有理解就开始“套用”,数据没有完全真实的搜集就开始输入,理论没有学习明白就开始写作。方法+理论+数据,才等于一次成功的探索。在这里,我要谈到一下数据,本人是社科类专业的学生,经历了几次社会寒暑假社会实践,并且都是关于科研问卷调研的,算是学校科研经历比较多的那一类人了,但是,没有一次是让我真正可以说得上是科学的调研。我十分钟问完一份问卷,而队友只要两三分钟,我觉得还没有问清楚,队友已经前行。一堆垃圾输入,必定是一堆垃圾输出,因为根本就没有可以提取的部分。
我们社科类的学生可能是这样,理工科类呢?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我一个师兄说,其实也差不多,有些实验数据是编的,又是“编”,看来所谓的“科研”挺需要这种人才。顺便说一句,这位师兄已经保研到了清华北大联合培养中心。
我们做论文的用处在哪里?我前面应该已经说到了价值。我的一个室友跟随老师做科研,是关于温室花木培养的政策作用探究,他曾经问过老师,我们做了之后能起到什么效果?老师说,若是ZF以后关于这片地区有温室花木的培养计划,可以参照下这类型的论文。我的室友对我说,他当时听了心里就两个字“呵呵”。
我做的研究很多都是关于公司财务和公司管理方面的,根据我看到的,关于公司各个方面的特征,比如说是融资方面,股权结构方面,或者是负债等等方面的特征与公司盈利、绩效、价值等的关系探究论文如汪洋大海,纵向来说是层出不穷,横向来说是五花八门,但是我脑海中不敢想象公司以后制定战略方针的时候还会开个会一起研究下像我这样的人写的论文,因为那画面太美……
我遇到的学校的老师很多都在发论文的路途上奔波,一天合计着就如何的发论文,我妈说,以后你可以去大学当老师啊,待遇好,还比较清闲。先不说我能不能当得上,但是让我以后面对这样的生活和工作,我还是不敢想象,因为画面太美……
有时候想到,当我过了二三十年后,回首自己这几十年来,发过多少多少的论文的时候,我只想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当初是迫于保研的需要做了科研,发了论文……然后没有在论文的路途上奔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5-29 16:24:16
你应该找总理说这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9 16:29:30
xiaoshiyue 发表于 2016-5-29 16:24
你应该找总理说这些!
你的看法呢?我只是想明白,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看法,还是普遍共识,只是讳莫如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29 16:47:55
xingqiuguan 发表于 2016-5-29 16:17
我是一个普通211大学的学生,就从我个人的科研经历来说吧,大二的暑假的时候,我跟一个A师姐做了一篇关于… ...
写的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6 17:26:59
国内学术期刊基本上是这样,特别是经济类一般期刊,数据方面容易造假,这要靠学术研究者本人的自律,宏观经济模型的研究包罗万象,方法层出不穷,软件本身存在误差(特别是对与模型运用一知半解),方法模型有本身的适用条件。要明白做模型分析,不是为了做模型而做模型,是对某个问题感兴趣,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模型才进行建模(模型只是一种验证方法,不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除非你是做方法研究的)。对于模型一定要追本溯源,明白模型的基本假设,适用条件,变量是否要求服从高斯分布。感觉你是想继续读书深造,你就应该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尽量让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尽善尽美。建议看一些经济类的一流期刊或者是外文期刊上面的文章,这样会好一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16 21:03:51
验证自己的想法吧,有必要做假吗?从自己良心的角度来讲,没有必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