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59 2
2016-06-01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近日,湖北荆州公安县计生工作者前往计生局维权。据当事人介绍,此次维权起因是乡镇机构改革后,计生人员的事业编制被取消,且从2015年开始,当地不再将社会抚养费按照一定比例返还乡镇。这则新闻告诉我们:在中国要想撤掉一个机构,或说一个部门有多难!

国家放开二胎的政策已经于2015年落地,2016年实行。随之而来的是与之相关的机构撤并和人员的减少。人们在欢呼二胎政策放开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有多少人将因此而丢掉饭碗,一个铁饭碗!说它是铁饭碗,因为计生人员隶属于街道办事处,响当当的公务员啊!费用虽说不多,但相对固定,稳定。

中国历来一个惯例是当一个机构成立时一定要有相应的收费来支撑这个机构的存在。

最为典型的就属计生机构与社会抚养费的联姻。

国家的很多机构就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增多,比如三峡工程,随之建立一个三峡工程指挥部,这个指挥部不在当时的政府机构编制之内,也就没有相应的财政拨款,那就建立三峡基金---一种政府性收费来支撑这个机构的存在。政府基金也相当于税收,只不过相对灵活,不像税那样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可随着政府的需要随时建,也可随时撤。按理说三峡建完了,这项基金也该撤了,机构也一样该撤了吧?但是没有!总部在三里河附近的寸土寸金的地段,考究的大楼和威严的牌匾依然屹立在那。大家应该知道我们用的电费中有三峡基金这一块,为什么三峡建设基金没有取消?原因是机构还在,这批人得养着!

随着一代一代领导人的更迭,类似这样的机构还在不断增多。临时性机构慢慢就变永久机构了。那么中国的正规机构比如国务院直属机构,党中央直属机构是否随着精简机构改革在变少呢?很可惜也没有。比如财政部,从财政部的职能中细分出来了很多机构:国税总局、国有资产管理局、最后又出来了国资委,社保基金等。这样的细分实际上体现在各个职能部门。

所以目前就出现了干一件事往往要几十个部门牵头来做的窘境,比如《关于印发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盖了44个国家部委联署公章。(来源:中华工商报黄涛的报道2016-04-15 );为着力解决“号贩子”和“网络医托”等社会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公平就医秩序,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中医药局、军委后勤保障部等8部门决定从即日起,以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为重点,在全国联合开展一次集中整治“号贩子”和“网络医托”专项行动。(源于2016年05月03日财新网)。

还有类似7个部门联手治理非法集资,....

一个普通人员的养老还有不同的机构,工人属于劳动局,干部属于人社局,当然高级干部还有国务院事物管理局等等。

所以就会出现很多事情看似在抓,在管,而且是几个甚至几十个部门同时抓,但效果怎样,大家有目共睹,票贩子依然存在,非法集资依然猖獗!这就是九龙治水的来历。一句话:机构太多,效率太差!中国庞大的政府机构该减减“肥”了!

这么一个庞大的政府机构靠谁养,纳税人啊!目前我们国家在采取减税政策,但是减税的前提要减机构,可是连一个小小的计生所都难以减下来,何况三峡指挥部如此大的机构?财税专家李炜光说,减税的前提是减支。财政支出不减少,减税很难实现。

既然计生部门、三峡指挥部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存在,当然就应该裁掉。

这才是真正触动灵魂的改革,没有这样的改革,中国没有出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6-1 19:13:38
“一分钱一分货”的定律唯独对ZF机构不适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4 11:45:20
dfffffffffffffffff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