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要从blockchain的技术和市场前景探讨。
Blockchain技术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去中心化高冗余性
每个节点都会有全网的公开账本Publicledger
不能被修改和删除
匿名性
用mining方式建立信任
从交易到记录在账本上极快又简单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局限性;
1.Blockchain
毕竟是2009年的技术,过去6年来数据库发展迅猛,blockchain的数据库模式要弱于nosql,如果不对比去中心化功能,noSQL要在性能上优于blockchain。
2.技术的瓶颈
(1)完整账本的存储空间,今天是61Gb,2020年会是1Tb的占有空间至少是一个TB的占有空间,对于publicblockchain是个挑战。虽然有SPVlightweight客户端应用。
(2)Blockchain中block的瓶颈。比如每一个Block包含大交易信息65535个和64Mb,同时网络和运算跟不上,不适合处理海量的瞬间交易信息。(白:宇东师弟说的都是要害,效率偏低、存储浪费。不适合性能敏感型的应用场景,还一个缺点是费电)。如果实地交易在每分钟产生Tb的交易信息,就要罢工的。
(3)信息的分发采用全网广播,这种方式就是一种洪水模式呀(我们交易所在去年大行情期间,每秒产生20万笔trasactions,现有的任何一种区块链机制都难以应对)。这种方式要求网络的性能极佳,否则在这种交易信息洪水面前无效。
(4)挖矿计算需要耗费时间和设备,随着部署应用的深入,设备的更新和专门用于这种blockchain芯片和主板也是比较贵。(白:所以我才建议大家从OTC市场入手,不要碰场内)。而挖矿是解决trust和confirmation的必须的条件。给大家看一个实例,就是这个地址发送769bitcoin,大家看到unconfirmed,所以需要挖矿去验证。
(5)与现有应用技术的平滑接轨?这是从企业应用角度来看,减少投资。而近几个案例都是利用云服务,说明了平滑衔接是可能的。
(6)安全:网络安全性(协议保证),从单个节点攻击(秘钥丢失)这就要隐藏IP。这个blockchain在应用层的安全性比较好,但整体和单点的物理和系统安全不能忽视。后就是从服务和维护上讲。
(7)升级成本比较高,必须借助rollingupgrade方式,整个网络系统不能shutdown,一个个节点独自升级因此对升级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这些就是我自己总结的妨碍blockchain发展的瓶颈。
3.Blockchain技术起源于bitcoin,初就是要去中心化和匿名,建立自己系统内的公开的信任机制。央行应该从监管的角度理解学习blockchain。所以央行是本国的经济核心机构,它应该主要关注监管,而如果谈应用,就是噱头和被忽悠的。(白:央行下面是有实体的,所以谈应用,也是剑有所指。至于欧洲等因为缺乏一个中心,blockchain在跨国方面会有好的应用。
我谈谈blockchain未来吧。
4.未来
(a)Privateblockchain(去掉匿名性,这样小规模简化系统)orpublicblockchain。类似美国的openledgerproject。这些主要看行业的应用服务。但有一点在blockchain应用上高度模仿复制是让人可怕。
(b)Cloud技术(virtualmachine普及与blockchain结合(节点跑在云服务器上)这个在近R3与40家银行测试的时候,做到了。
(c)去中心化的blockchain应用会比较普及。这是blockchain的优势体现,扩大优势是必须的,百技在手不如扬涨一技之长。
(d)AI的blockchain.这是SunnyKing新的研究(独立的思维)。
(e)信任信誉评估(社区blockchain,在没有中心系统性,是有一点的作用),对于信任评估,总比没有强,无ZF主义的结局现实中都不太好吧。
5、目前的“成功”案例
(a)日本Mizuhobank
(b)R3:40家银行
(c)DigitalAssetHoldings
日本的这家银行2013年成立,测试blockchain3个月。R3的应用测试5种系统模式,说明具体的需求也应用衔接比较复杂。而Masters作为一个华尔街女性开的Digitalasset公司直接就去为降低成本让结算从三天将为以分钟计算,我非常看好她的野心。但是,清算按照分钟完成,就是涉及金融公司的交易信息机密安全,如何平衡也是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