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894 1
2009-05-27

春秋---晋文公----姬重耳

在晋国历史上,晋文公虽只在位9年,44岁就病死了,但他的政绩最为突出。他的霸业只是政绩的一部分,他的主要政绩是通过国内的政治经济改革,为晋国以后的繁荣富强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法令,并确定了会盟制度,不仅使晋国由甸服偏侯发展为雄踞中原的超级大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的局面,把诸侯间的征战控制在了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
荀彧曰:“昔晋文公 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

东汉---魏王---曹操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资治通鉴》引谋士荀彧、郭嘉对曹操的评价,说曹有十胜,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15]。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同时也揭示他年少志愿:在天下太平后隐居故里,过这夏天打猎、冬天读书的愿望。但身居高位,仇家满天下,已经不可能。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俗语“一说曹操,曹操就到”正是用以形容曹操用兵如神,兵贵神速)。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毛泽东对曹操持正面评价,他不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诗句,还在1954年公开赞扬曹操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中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南北朝---前秦世祖宣昭皇帝---符坚

历史学家陈登原认为苻坚有四大善事:文学优良,内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赫赫。历观中国古代君王,真正能做到这四点的寥寥无几。苻坚与王猛君臣相得,明锐果决,想得到的一定要成功,豪俊不凡,但可惜的是矜大好功,不知休息民生,怀妇人之仁,在内有慕容垂等未除之时又大举伐晋,一跌而失天下,成为后世讥讽攻击的目标。

南北朝---宋武帝---刘裕

刘裕作为刘宋政权的开国之君,后世对他的军事才能表示肯定。他粉碎叛乱的孙恩、桓玄势力,维护了东晋的稳定。他消灭南燕、西蜀、后秦等割据王国更是他最辉煌的一页,此举彻底改变了南方政权面对胡人政权时期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

然而,刘裕的缺点是野心太大。为了独掌大权,他铲除了与他一起起兵的刘毅和诸葛长民。另外,在北伐的过程中,刚刚收复长安就急于回国篡位,长安重地竟只派小儿子刘义真驻守。最终导致关中之地得而复失,尽入夏帝赫连勃勃之手,从此之后南朝再无攻入长安之举。刘裕在称帝之后,为了斩草除根,还残忍的杀掉了末代东晋皇帝司马德文。因此,他能否被称为英雄,尚待商榷。刘裕在位仅3年,便于公元422年在建康去世。终年60岁。

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元宏即位时只有5岁,由祖母冯太后执政。冯太后是汉人,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进行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响。太和二十年(493年)亲政后,秉承冯太后的政策,继续进行了改革,而且做得比冯太后更大刀阔斧。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法,实行均田制;然后于494年,他先“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史称“孝文帝中兴”。

南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是我国历史是一位少数民族杰出的英才之主,历史看似要赋予他机会,却最终没有给予他时间

现在,我们都认为是隋文帝杨坚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宇文邕这个名字,别人对他都是那么的陌生。我们不应该忘记是他灭了北齐,使整个北方成为一体,完成了局部的统一,那时候的南陈政权已经岌岌可危,他完成全国统一的愿望就在眼前的时候。不幸英年早逝,年仅35岁,留给后人的只能是遗憾。后继者的无能、残暴注定了大周政权不能完成历史的使命,也暂时推迟了中国统一进程。

五代十国---周世宗---柴荣

于954年到959年在位,在位6年。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他精明强干,志气宏大,决心统一中国。即位后,他在太祖改革积弊的基础上,进一步整肃吏治,均定田赋,整顿禁军,限制佛教,奖励农耕。他命人雕刻了一对木头的农夫农妇放在殿廷,以督促君臣留心农事。通过改革,后周的军力、国力大大增强。他南征北战,先于公元954年亲率大军在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县)击败来犯的北汉及契丹军,又于公元956年亲自征讨南唐,攻取了南唐的江淮14州60县,接着,北伐攻打契丹,收复了瀛、莫、易3州17县,后又攻取后蜀的阶、成、秦、风四州。这些成就,为日后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是,正当柴荣准备继续征战完成统一大业的时候,他在北征契丹的途中得了病,只得率领部分军队返回汴京。

他们这些人,要么在世时间太短,要么掌权时间太短,要么遇到了旗鼓相当的对手(虽然对手并不具备统一中国的力量,却有相当的力量阻挡这个步伐的前进),虽然到死都没能一统华夏,不过只能说是上天造化弄人,绝不能说是本人的才能不足,如果有些人能多活几年,或许其后的文治武功不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3 13:52:48
感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