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这个名词由 Barnes 最早提出,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 邮件。至今为止,社交网络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早期概念化阶段——SixDegrees 代表的 六度分隔理论;结交陌生人阶段——Friendster 帮你建立弱关系从而带来更高社会资本的理论;娱乐 化阶段——MySpace 创造的丰富的多媒体个性化空间吸引注意力的理论;社交图阶段——Facebook 复制线下真实人际网络来到线上低成本管理的理论;云社交阶段——云台分布式网际社交理论;共 享经济阶段——基于社交网络建立信任的 P2P 新型商业模式。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网络社交不仅 仅是一个推动互联网向现实世界无限靠近的关键力量,更是一种新潮的商业模式。社交网络涵盖以 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互联网是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 这其中的任何资料与信息都可以为人们之间建立信任并产生现实中的交易而服务。
Botsman 和 Rogers 明确指出社交网络对于在共享经济中建立信任的重要性。社交网络使得 交易双方可以直接进行沟通并通过一些社交网络上的相关信息判断交易双方的信用情况。从某种 程度上讲,社交网络使得信任更容易建立起来,节约了交易成本,促进了交易的完成。Airbnb 就 是通过利用社交网络确认房源提供者的身份信息、建立房源提供者与房客双方的评级系统、建立 可以提前进行沟通的信息系统等过程来增加用户之间的信任,同时,Airbnb 还会管理每一笔交易 中所涉及的金额并为每一份订单提供最高达 100 万美元的保险赔偿金额。
在一个 TED 演讲⑥中,Rachel Botsman ⑦提到了与互联网相关的三大信任浪潮:第一大浪潮
是当人们对在线分享信息感到可以接受的时候,这一浪潮因为社交网络的出现被强化了;第二大 浪潮是指当人们开始信任电子商务中的在线支付系统的时候,这一浪潮也与创业者们想出“第三 方支付”这样的制度安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三大浪潮也就是当前的信任状况,人们可以根 据情况接受与完全陌生的人发生在线甚至线下的联系。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出现正是得益于这 第三大信任浪潮的出现,信任问题始终是共享经济模式发展的瓶颈问题,而社交网络又在解决信 任问题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总结以及展望
1. 总结
关于 Airbnb 以及 Uber 这类模式的未来,积极、中立以及消极的态度都存在着。美国社交媒体 分析平台 Netbase 比较了旅游食宿领域里消费者的品牌热情,发现 Airbnb 无论是在情感维度还是热 情维度都是表现非常良好的,在热情维度,Airbnb 甚至是分值最高的,足以见得消费者对 Airbnb 模式的信心。Zervas, Proserpio 和 Byers 也指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对 Airbnb 模式抱着积极的态度, 一些批评家也在不断强调不合作者所带来的负面的外部效应。除了这些负面的外部效应,还有之前 已经讨论过的各种制度障碍、可能的版权纠纷问题等,都成为一部分人对 Airbnb 以及 Uber 模式持 消极态度的理由。另外,许多行业内的人士则对 Airbnb 与 Uber 模式持中立态度,比如全球领先的 酒店管理集团 Accor 的前首席运营官 Michael Flaxman 就认为 Airbnb 的出现只是休闲领域里的一个 方面,代表了一个利基产品,并不能和主要的传统的酒店行业的服务与声誉相竞争。
无论学术界与实践界对 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未来所持态度如何,其如火如荼的发展现状都
⑥ TED 演讲视频地址:http://www.ted.com/talks/rachel_ ... orative_consumption
⑦ Rachel Botsman 目前在牛津大学 Saïd 商学院教授与协作消费相关的 MBA 课程,她认为共享经济对上百万的工人来讲 都是有益的。
无法躲开各界的注意力。本文基于共享经济与社交网络对 Airbnb 与 Uber 模式相关的国内外研究 进行了综述。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出现是技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其背后的共享经济模式以及以社交网络为基础的信用问题是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重点内 容。因此,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方面帮助研究者了解现阶段有关 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热点以指导进一步的研究,另一方面,为实践者尤其是打算在此 领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创业者提供众多可参考的问题解决思路。
2. 展望
从现阶段的众多文献里可以大致窥见针对 Airbnb 与 Uber 这类共享经济模式的未来可能的有 意义的研究方向。首先是 Sacks 在其一篇有关共享经济的文章中提到了共享经济对政府以及金融 制度带来的挑战,主要在于共享经济模式使得许多的经济活动难以测量,从而使得一些国家层面 的数据变得失真而缺乏参考意义。另外,Edelman 和 Luca 以 Airbnb.com 为例检测了在线短租市 场上存在的种族歧视情况。通过检测发现,非黑人出租者比黑人出租者在同等的房间质量上平均 收取大约多 12% 的费用。因此,为了促进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以最大化其为国家以及整个社会 带来的利益,伴随共享经济而来的制度挑战、负面效应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必将成为未来的研究 重点。
其次,关于共享经济模式的具体运作,Sundararajan 提到的“平台文化”可以成为未来研究 的一个方向,为了提供一致的符合平台品牌的服务与产品,建立一种“平台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被平台上每位提供者共享的文化将塑造他们独一无二的能力并指引他们的行为朝更加合适和 符合平台文化的方向发展。于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平台会需要建立不同的“平台文化”,这 些不同具体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平台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些都将成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 问题。另外,受到共享经济模式冲击的同行一方面要求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 Airbnb 以及 Uber 等平台的管制以克服这背后的税收以及卫生、安全等相关标准的不公平,另一方面也需要采 取其他更有力的战略措施来应对此等冲击,比如收购,就像 Avis Budget Group 对 Zipcar 的收购一样。 但是,这其中又有着重要的区别:Airbnb 与 Zipcar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Airbnb 并不像 Zipcar 一样拥有其车辆的所有权,而仅仅是一个平台。因此,关于同行如何应对 Airbnb 以及 Uber 这类 竞争者的强大冲击,也是一个值得进行更加深入探索的问题。
最后,一个新的现象的出现总会引发对传统理论的进一步检验与反思甚至修正。Fréry, Lecocq, Warnier 和 Strategy 明确指出了 Airbnb 以及 Uber 模式对传统战略管理理论的挑战, Airbnb 允许人们利用自己多余的空房间或资源赚取额外的收入,这种大规模的普通资源通过一种 平台商业模式进行流动带来的价值,将超出传统战略管理理论中所强调的一部分有价值的、独特 的、难以模仿的战略资产所带来的价值。因此,对于共享经济模式背后的理论探讨,将是未来学 术研究领域里的重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1] Sundararajan A. Peer-to-peer businesses and the sharing (collaborative) economy: overview, economic effects and regulatory issues[J]. Written testimony for the hearing titled The Power of Connection: Peer to Peer Businesses, January, 2014.
[2] Nadler S S N. The sharing economy: what is it and where is it going?[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4.
[3] Cohen B, Kietzmann J. Ride On! Mobility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Sharing Economy[J]. 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2014, 27(3): 279-296.
[4] Gansky L. The mesh: Why the future of business is sharing[M]. Penguin, 2010.
[5] Grzunov J, Zekanovi -Korona L. Evaluation of Shared Digital Economy Adoption: Case of Airbnb[C]//MIPR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37; 2014). Hrvatska znanstvena bibliografija i MZOS-Svibor, 2014.
[6] Cannon S, Summers L H. How Uber and the Sharing Economy Can Win Over Regulator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4, 13.
[7] 罗家德 . 中国人的信任游戏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
[8] Zervas G, Proserpio D, Byers J. The rise of the sharing economy: 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Airbnb on the hotel industry[J]. Boston U. School of Management Research Paper, 2014 (2013-16).
[9] Felson M, Spaeth J 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J].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978, 21(4): 614-624.
[10] Botsman R, Rogers R. What’s mine is yours[J]. The Rise of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2010.
[11] Benkler Y. Sharing nicely: On shareable goods and the emergence of sharing as a modality of economic production[J]. Yale Law Journal, 2004: 273-358.
[12]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481-510.
[13] Gerber E M, Hui J. Crowdfunding: Motivations and deterrents for participation[J]. 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TOCHI), 2013, 20(6): 34.
[14] Botsman R, Rogers R. What's mine is yours: how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is changing the way we live[M]. London: Collins, 2011.
[15] Owyang J, Tran C, Silva C. The Collaborative Economy[J]. ALTIMETER http://www. slideshare. net/Altimeter/the-collaborative-
economy, 2013.
[16] Malhotra A, Van Alstyne M. The dark side of the sharing economy… and how to lighten it[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14, 57(11): 24-27.
[17] Williamson O E. Markets and hierarchies[J]. New York, 1975: 26-30.
[18] Barnes J A. 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M]. Plenum, 1954. [19] Sacks D. The sharing economy[J]. Fast company, 2011, 155: 88-93.
[20] Edelman B G, Luca M. Digital discrimination: The case of airbnb. com[J].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NOM Unit Working Paper,
2014 (14-054).
[21] Fréry F, Lecocq X, Warnier V, et al. Competing With Ordinary Resources[J].
Review of the Airbnb and Uber Models based on Sharing Economy and Social Networks
Wu Guangj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strongly encouraging people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and make innovations,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popular Airbnb and Uber models. The abroad related research is reviewed in detail and domestic related research actuality is detected based on CiteSpace. The emergence of Airbnb and Uber models is the result of technology, sociological and economical factors’ co-function. The sharing economy models and trust problem based on social networks behind the Airbnb and Uber models are the key content concerned by both the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This paper aims at helping the domestic researchers to catc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hotspots to guide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aper would also give some insight to those who would like to do some innovations practically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Sharing economy; Social networks; Airbnb; Uber
﹝责任编辑:冯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