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青年 发表于 2016-6-6 15:53 
许老师指的是传统的教育精神?还是包括传统教育精神的教育模式?
道和德的结合。。。。
首先,资本生产规律或第一卷:可以说,描绘了“道”(即发展过程)的内容与形式统一;资本流通规律或第二卷:可以说,描绘了“德”(即运动过程)的内容与形式统一;资本生活规律或第三卷:乃是描绘了“道和德的生活形式”(即生活过程)的内容与形式统一;剩余价值理论史或第四卷:则可以说旨在描绘“道和德的认识形式”(即认识过程)的内容与形式统一。
其次,人们一向对《资本论》首篇结构轻描淡写、敷衍了事,那是因为缺乏“一部整史”的工作观念。在具体工作体例上,《资本论》首章运用的逻辑是“存在批判-本质批判-概念批判-精神现象学批判”。《资本论》的工作以对“物的存在”的批判为开局,这么做,则是为了使人们能够认清资产阶级“物的科学”之本质,从而把研究路向彻底扭转为“事的科学”之工作需要。
最后,我们需要以事的科学审查《资本论》逻辑。我们继续对起点规定进行工作上的澄清。马克思为他的将要最终成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著作拟制一篇并不算特别巨大的“导言”,其限定起点规定是“生产批判”。总的来说,《资本论》是“书写历史”的批判逻辑和理论体系,艺术的高度是“社会客观批判”。因此,必须在“批判=发展”的规定上来理解马克思的依据历史的理论认识生产,掌握他的批判理论以及《资本论》中蕴含的人类发展理论,理解和掌握二者的统一,而内在地实现“两部历史”(以个人的劳动为基础的小私有制商品生产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商品生产)的无缝对接,整体凸现与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做人做事做文章,犹如资本之事,教育也要符合本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