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工信部官员透露,《大数据
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工信部不仅将进一步加大对大数据
关键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同时还将大力推进工业大数据的应用,并加强制造企业与信息服务企业的合作,推进大数据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此外,工信部还将支持地方开展大数据应用试点工作,鼓励和支持各地方、各行业、各部门先行先试,积极推进大数据的标准体系建设。
我国大数据产业概况
据中国经济网统计,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电信、金融以及ZF在大数据领域内的投入超过了50%,预计16年市场投入将突破百亿元,形成全球最大的数据产业群,但目前中国大数据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整个数据的积聚位于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西部地区的国家人口信息库和国家林业局一些林业数据落户于西安,其发展模式是通过数据移植,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最终形成并壮大这一产业。我国中东部地区信息化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预示着我国大数据及其产业发展的将进入新阶段。

我国东部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以广东为代表。其发展和应用普及最广、应用范围和效率最好的政务网络平台已经连通省级四套领导班子,40多个省府直属部门和22个地级市按照超前设计、超前规划的模式,骨干网传输率高于100M,随着《广东省电子交易条例》的颁布,使电子签名具有了法律效力,这将为广东省实现安全电子公文交换、网络办公和网上公众服务提供了基础。
我国中部地区大数据产业以湖北省、湖南省、山东省、河南省为典型,以信息化研发和物联网研发和应用比较领先的湖北省、湖南省为调研对象,通过对两省信息化发展主管部门的调研,得出这两省均按照国家有关大数据、信息化等发展规划实施,结合实际情况细化,但具体在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着体制与机制的制约,很大程度影响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和应用。河南省情况与湖北省、湖南省类似。
我国西部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主要以四川省、陕西省、宁夏、内蒙古为龙头,特别是陕西省,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导,对大数据产业园进行规划和建设,建设以西咸新区为中心的现代大数据产业园,分别引进了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运营商入驻。陕西电信、陕西联通等多家运营商也已经做好了大数据产业链的发展规划,突出在宽带接入、应用等方面制定了规划。目前四川省利用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和格局发生深刻的变革,基于“硬件+软件+终端+内容+服务”的产业链垂直整合,正推动信息产业组织方式深刻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应用等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正在开辟新的产业增长点,大数据产业生态环境正在加速构建。为此,四川省制定了自己在大数据产业链中发展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情况与四川省类似。
从ZF数据开放到大数据产业规划
,大数据产业将持续迎来利好。
机构预计,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可达1500亿元,未来5年将进入“加速期”,到2020年将达到8000亿元的规模,实现几何级增长。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政策扶持和产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我国的大数据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大数据产业链按上中下游可分为:资源、技术、应用。“互联网+
”时代,所有企业都有潜力发展成为数据资源公司,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地位,数据是其持续变现的资本;产业发展初期,数据技术型公司,包括硬件、基础软件、分析服务、信息安全等是最直接的受益群体。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