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1518 3
2016-06-07

  暑期就要到了,专业课复习提上日程,集中的复习机会很难得,考生一定得好好把握,打好这一仗。

  一、暑期专业课复习原则

  1.坚决果断,早做决定,决定了就全身心投入。

  2.一定要有合理的计划,一定将计划执行到底。

  3.跟时间赛跑。多一点快的意识,少一点拖拉和完美主义。说到底就是应试,总共就几个月时间,不要心存打好基础、厚积薄发的幻想,直接抓住要害,就可能成功。

  二、复习要做的准备

  1.及时配备最新专业书籍和历年试题

  课参考书一般会在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详细公布,因此大家要及时关注招生简章的公布情况,根据历年招生简章的发布情况,发布时间一般集中在每年的7月底、8月初,因此建议大家密切关注。招生简章公布前可以借鉴上一年度的参考书目。

  专业课真题在复习中占据半壁江山,是大家最可利用的权威复习资料。对于专业课真题,很多院校已经不再对外公布,因此考研教育网已经在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试卷,同学们可以关注一下。真题对于考生体会出题思路、强化答题技巧、了解命题重点等意义重大。大多数同学会在第三轮模拟复习的时候才去关注真题,其实有点晚。在你开始制订目标的时候,就关注统考的方向,有利于心中有数,你的整个复习规划都会更有针对性。

  2.尽量确认考试出题范围

  广泛地咨询该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有助于了解最新情况。最好的方法还是打听出命题教师,然后争取旁听其授课。

  3.落实问题的答案

  专业考题一般都不附标准答案,全靠自己琢磨可能会有偏颇。比较好的方法是直接请教老师;退而求其次可以去请教已经通过考试且成绩较高的研究生,并且应该多请教几个,争取全面一些。

  4.整理可能出的真题

  专题整理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付试卷中比较棘手的简答题和论述题。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融会贯通。根据一些重要的原理性知识,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为自己列举出一系列问题,然后从教材及专业杂志中整理答案,有可能请教学长或导师,力求答案尽量完整、标准。整理完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温习一下,看是否又产生了新的答题思路。

  5.关注出题老师动向

  能够得到当面请教的机会更好,不行的话也要打听到该师的主要的学术观点、重要的专业论著(如博士论文等),仔细研读,争取把握其研究 “兴奋点”,也就往往摸到了考查的重点。如果不幸确实不知道谁出题,那就只好将几个重要的专业老师都列入关注范围。

  三、专业课复习方法

  关于专业课复习,各种复习方法、技巧众说纷纭。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第一轮 把指定书目大概通读一遍,熟悉其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这部分主要应该在7月份之前完成。在通览参考书的同时可以扩展一下知识面,这对于加深理解和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十分有帮助。

  第二轮 将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笔记,按照书本上的结构体系把知识点一一总结。这一轮建议大家应该从暑假就开始了。在总结笔记时可以同时做两件事,一是把往年的考题在笔记中标明,二是把扩展阅读中获得的相关知识也补充到对应章节中,这样总结出来的笔记不仅是书本内容的精华版,还是试题库和知识的延伸版,这个阶段的工作做扎实了,对于以后的复习会非常有利。

  第三轮 把笔记概括成纲目,即每章用一个简明的网络描绘出来。这其实是整理笔记框架的过程,框架整理出后,我们会对整体知识有个宏观把握,每看到一个标题就会立刻联想出一串内容。这轮花费的时间不多,但仍然要用心,要自己动手动脑,不能简单地把书目照搬。

  第四轮 对照整理出来的框架回归笔记。前三轮复习其实是把书本从厚到薄的过程,而后两轮则相反,是要把简化了的东西重新充实起来。

  第五轮 带着脑海里已经背过的笔记回归书本。此时,脑海里已有书本上的大体内容,这时再看书本的感觉会和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会发现以往从未发现的一些细节,同时一些看法和观点也会在这个时候冒出来,以这种状态去迎接考试自然是胜券在握。这个阶段大约需要两周的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6-7 18:06:33
浅夕夏末 发表于 2016-6-7 14:08
  暑期就要到了,专业课复习提上日程,集中的复习机会很难得,考生一定得好好把握,打好这一仗。  一、 ...
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7 20:26:13
写的非常好,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7 21:34:59
写的很好 会好好吸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