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21 3
2016-06-08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作者:正和岛岛丁 李奕欣


没想到,第一次走进日本,并不是以度假旅行的名义,而是跟随正和岛主席团游学之旅。这一路的企业走访与民风体验,确是一段名副其实的禅意旅程。



01 匠心就是对别人看起来“冒傻气”的事,理所当然的坚持


稻盛和夫的京瓷的和松下幸之助的PHP是这次参访的第一站。等到全天参访结束稍稍休息,我透过酒店的窗看到城市安静中点缀的点点星光,世界安静又坦然,才忽然对全天的学习体悟开了窍。稻盛先生和松下先生,这两位都被比作日本的“经营之神”。可当深入了解到其个人的成长经历与思维蜕变之后,才发现其实他们两位的哲学发源都是从各自的经营经历中慢慢跳脱出来,并不再局限于一个“经营者”的思维,而是从内心感受到企业经营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力。稻盛先生说“敬天爱人”,松下先生说“保持一颗素直之心”,说的都不是企业经营的方法论,而是深刻的做人之道。他们对企业的经营目标,正是他们对世界的期待;他们追求的也不是成就自我的经营哲学体系,而是对社会,对自然,对世界的敬畏之心和深深的善意。


路上有企业家说,日本的企业在经济危机时也不解雇员工的做法曾让他感动,所以在中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他还一直坚持不减员,导致每年亏损几百万。在中国这样的做法被很多人认为是“冒傻气”,了解了稻盛先生和松下先生的故事不难发现,他们不仅都实行了这样“冒傻气”的管理方法,而且像这样“冒傻气”的日本企业比比皆是,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每位“经营者”都对此坚守的理所当然。


到日本的第一天,我想匠心是什么呢?匠心就是对别人看起来“冒傻气”的事,坚持的理所当然吧。


02 匠心是干干净净,洁白如雪的看待世界


如果说稻盛先生和松下先生都是离我们遥远到只能仰望的“世外高手”,那么“小丸屋”则应该是一个娇羞的“大家闺秀”。这是一个有着将近400年历史的团扇品牌,她的掌门人住井女士是一位真正的大家闺秀。住井女士介绍说,自从天皇赐他家制作团扇开始,住井家一直将制作团扇的手艺像生命的传承一样,代代相传,成为天生的使命。


看到这家在“小处着眼”的百年老店,我们不禁要问“团扇”现在有多大的市场?还值不值得坚持?住井女士扬起手中的扇子,上面有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质感,她向我们介绍了工艺的严苛和工匠的执着,最后她说:这件事并不是完全与财富相关,这是先人留下来的东西,我们要用生命去守候。


你看,对一个手艺的执着追求,是为了不能完全换成财富的“祖辈坚守与文化传承“,用质朴的行动向世界表达尊重,用一颗最真的心释放感激。在日本这样的手艺人很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无旁骛的钻研,不被外界所干扰,才成就了一家家久盛不衰的百年老店。


到日本的第三天,我想匠心是什么呢?匠心好像也不是简单的“冒傻气”的坚持,而是干干净净,洁白如雪的看待世界。


03 匠心的根本力量是尊重,是结结实实的信仰


日本的审美是“风、花、雪、月”,崇尚自然美,欣赏温柔与纤细,追求本真的呈现。无印良品作为日本的一个知名杂货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掀起了追求简约、质朴、环保生活的新风潮,在国内有大量的忠实拥趸。进入无印良品的专卖店,我们都会感受到无处不透出一种精致、明亮的和风,其产品有人性化的设计,精巧的外观和优良的品质,却也隐隐透出日本独有的“侘寂之美”气息。


听无印良品前社长松井先生讲他在2001年接手濒临倒闭的无印良品,再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之后带领MUJI起死回生。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松井先生讲道,日本的很多产品是“over-expect”,追求最好的代价就是难以控制成本,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下降,松井先生的改变是将产品与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平衡,从“这样最好”进化到“这样就好”,适应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


从议会大楼回酒店的路上,我回味松井先生的分享,无印良品对人性的尊重和满足忽然让我想起茶道的体验。在日本行程的第二天,我们一早驱车去弘道馆体验茶道。天空有蒙蒙的细雨,空气清新。刚刚迈进弘道馆的院子,矮矮的门楣,却透出一片盎然的绿意。接待我们的是亭主太田达先生,他向我们娓娓道来日本茶道的来源与内涵,并为我们现场做了一次难忘的茶道体验。



茶道的精神被称作是“一期一会”,就是说人间的每一次相遇都可能是唯一一次,所以要为这个“唯一”而做精心的设计安排。比如,院子是专门为我们修剪过的,茶前淡紫色与白色相间的点心也是定制的,突出高贵与纯洁;屋内特别布置的康乃馨,表示刚刚过去的母亲节;而墙上挂的画,题的是一首与中国相关的诗。喝茶所用的杯子也是每人都不同,喝茶的时候,敬茶人会将杯子最美的图案对向客人…太多的茶道细节只想告诉客人尊重、喜悦与珍惜相聚的时刻。


到日本的第四天,我觉得匠心的根本力量是尊重,对天地对食物对人的尊重,说到底也是最好的自我尊重。日本人常常表现的十分谦卑,但内心却是孤芳自赏的寂寥,也就是我们谈起日本时常说的wabi-sabi。


在日本游学的尾声,我们去圆觉寺坐禅。在有厚重历史感的庙宇里散步,四下漫溢出阳光都射不透的沧桑。我回味着匠心是什么?匠心不是从小教育养成的习惯,不是社会风气的影响,而且结结实实的“信仰”,因为代代相传,而根植于心、溶于血脉的基因。匠心是我们在经营哲学中感受到的执着与对世界的善意;是我们在低调内敛的“百年老店”中呼吸到的纯净专注;更是我在日本茶道、禅道中触摸到的尊重与珍惜。


学习坐禅的时候,我透过窗子看到郁郁葱葱的绿树,和自由鸣叫的鸟儿,棒喝的高僧在面前走过都浑然不觉。禅宗与中国的坐禅所倡导的不同,主张坐禅时睁眼,意义是让人不要逃避,要勇敢面对世界。在那样清净的庙宇里,眼前看到的景象彷佛都能直达心灵,当你走神的时候,可以向师傅鞠躬示意,师傅会用木棍在后背上用力一击,视为“当头棒喝”。


出发去日本之前,我读到京都大德寺高僧尾关宗元老师讲道时的一句话:“活到我这个年纪后,越来越明白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场能随心所欲的生活。生活是一场从来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修行。”我猜想在日本人心中,匠心精神就是一场没有选择的修行,是一种根植于心的信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6-9 10:06:29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9 15:22:2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0 11:20:45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