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7833 1
2016-06-12
MV=PQ即著名的费雪方程式,它的实质为一定区间内的货币流量相等。
它可分为两种情况:瞬时的与期间的。
前者为某一时点,比如2016年6月6日6时,基础货币数量乘以该时刻的流通次数,等于该时刻的商品价格与数量之积。
后者为某一期间,比如2015年全年,基础货币数量乘以该年内的流通次数,等于该年的商品价格与总量之积。
将该公式左右同时除以Q,则得:P=MV/Q=D/Q,其中D为总需求,或货币购买力,这就是新宏观主义的供求定理。
或者说,费雪公式可以由宏观供求定理推导出来。
然而,下面的应用则是错误的。
“MV=PT(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价格*总产品),总产品*变动的价格可以看作一个经济体的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对MV=GDP微分,就可以知道想要经济增长也就是gdp的微分为一个正值,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达到,货币总量增加或者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储蓄为零,完全消费,利润为零的简单再生产,用数学表达法是M的变化率为0,这时V的变化率为正同样可以到到gdp的变化率为正值的目的,也就是货币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加速资金流通同样可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相比滥发货币制造的虚假增长,提高货币周转率的方式创造的增长才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增长,因为那同时意味着国民可以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而不是通货膨胀。”
    将MV=PT简单应用于GDP是错误的。
    上述公式成立有一个潜在假设,即国民收入完全消费了,或者是债务在可容忍的限度内,事实上这是不成立的。
GDP有一大假设,收入=支出,而收入中有部分为储蓄,这意味着有部分收入被借贷,从而形成债务,并被累积,它埋下了经济周期的祸根。
    上面已经提到,央行可以印钱,但问题是记在谁的头上,债务由谁来还。
刺激消费,就是增加消费信贷,结果是次贷危机。
    国家增加借贷,则是国债增加。
    企业增加借贷,则被还本付息压得不堪重负。
    因此,会出现有钱也不愿投资与消费的状况。
    如果该式成立,意味着,只要提高货币供应量或增加流动速度,GDP就可增长,那么,量宽就能刺激增长,就没有流动性陷阱,货币主义也不会失效了。
    至于所谓提高货币流通速度来增长更是无稽之谈,弗里德曼早就证明货币流动速度长期是稳定的,在长周期的增长末期,出现所谓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实质就是流动性陷阱,而改变它,需要的还是消除债务,提供利润空间。伯南克也没有傻到去提高货币流通速度。
    上述错误,是只把货币当成了流通媒介,而非从债务和利润来思考。
而在债务可容忍下,通过MV=GDP,以及准备金率、储蓄率可以推导出短周期的长度,具体推理过程详见《新宏观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6-13 14:34:37
【陆家嘴论坛】李扬:经济下滑成常态 货币金融政策协调尤为重要
2016-06-13 11:52:43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沙斐

我们认为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尤为重要,其要点有六个。 ”

一是维护全球汇率稳定。
二是应当继续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改善。
三是改善国际主权债务的重组体系,维护债务的可持续性。现在都提不上减债的问题了,当务之急是维护债务的可持续性。
四是研究监督和管理跨境资本的流动。实体经济不好,但金融非常之活跃,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平凡的、大规模的跨境流动,从而冲击各国的宏观经济。
五是完善全球的金融安全网。
六是人民币加入SDR,对金融体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其中,顾不上减债,而是维护债务的可持续性是难得的大实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