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34 5
2016-06-14
    一位心理科普作家眼里的“网红时代”-“网红更红,网红难控,网红更烂”
    作者:口述 心理科普作家 唐映红 采访、整理 南方周末记者 刘昊
    2016-06-14 09:59:35 来源:民生

    当追求娱乐的天性变得异常突出,甚至“娱乐至死”时,这不是网络带来的,更不是“网红”带来的,而是社会失范在互联网相关领域上的反映罢了。
    “网红”是互联网普及以来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公众对网红的追捧本身并不是新事物,从众心理和投射心理本来就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
    网红发展演变的时间节点与两个关键要素有关。其一是网络媒体自身的发展演变——从论坛到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每一次网络媒体的技术进步都会改变网络传播的生态,从而以不同的方式,造就不同的“网红”。
    其二是网络监管,网络传播具有平行、分布、即时的特点,无法建立起传统媒体那样的“守门人”机制,只能在摸索中逐渐积累其监管的途径、技术和手段。这就使得每一次传播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一段时间的“繁荣期”,这个节奏和周期也会影响到“网红”的起伏演变。
    从我个人的印象和经验来看,朱海军、芙蓉姐姐、罗玉凤、和菜头、papi酱,他们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某些侧面,或者根本就是这个时代的例证。
    首先要说到史前“网红”——大约16年前,中青论坛的“朱海军”应该是网络媒体时代的第一个标本。他的互联网论战者的存在方式,以及后来的意外猝死,标志着互联网已经开始成为一种举足重轻的生存和传播方式。
    之后是芙蓉姐姐,她是互联网从精英的小圈子发展成大众广场以来的第一个“网红”。值得一提的是“和菜头”,他恐怕是16年来罕见的长寿“网红”。无论是“和菜头”身份的转变,还是思想的嬗变,堪称中国大陆互联网从曾经的理想主义到如今犬儒主义的见证。在这之后,“网红”所能影响的范围就缩小到娱乐八卦和鸡毛蒜皮。
    如果说此前的“网红”是野生的“网红”,那papi酱无疑是资本加持的养殖“网红”,这标志着商业资本对“网红”现象的自觉和侵入。以上这几个刻度可以大致勾勒出16年来中国“网红”的进化史。
    当下的“网红”有别于其他时代的红人,这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伴随互联网时代而来的讯息过载、放大的从众效应以及噪音溢出。人们每天要面对数量超过其自身处理能力的讯息,因此,他们更可能采取追随他人的方式来甄别和拣选有效讯息,这就造成远比传统时代更为显著和突出的聚合效应。通俗地讲,“网红”会比大众媒体时代的“红人”吸引更大比例的注意力,也就是“网红更红”。
    同时,互联网时代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和模式。在传统的大众媒体时代,“意见领袖会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节点,他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受众的态度。而在网络媒体时代,所有网民都能平行且平等地发出信息、获得信息,这就意味着噪音盖过有效讯息,造成所谓的“噪音溢出”。
    大众媒体时代的“红人”,其产生、传播和发展是可控可规划的,至少是可以引导或者主导的,但网络媒体时代“网红”的产生、传播和发展呈现出不可控、难规划,甚至难以引导,遑论主导,也就是“网红难控”。
    另一个方面是网络监管。在严格监管的网络情境下,未来能够容纳“网红”存活且发展的社会领域基本上集中在娱乐、八卦等领域,也即“网红更烂”。现时代的“网红”,以及追捧网红的现象,反映出社会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严重的反智倾向。
    虽然前些年的“网红”们也难免良莠不齐,但其中总会包含一些积极、理性和理想主义的诉求。近年来,尽管“网红”们的表现形式更加纷呈,但无论精神内涵、影响力、议题以及主张等方面却越发乏善可陈。除了娱乐宣泄型的“网红”,坚持传播真知灼见的人,很少成了“网红”。
    “网红经济”的核心其实就是所谓的“注意力”。至于“网红经济”的精神价值,从前面概括的“网红更红”“网红难控”“网红更烂”三个关键词已经可见一斑。须知,追求娱乐是人类的天性,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概莫能外。但是,人类除了追求娱乐,还有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权利、追求公正公平等天性。
    当追求娱乐的天性变得异常突出,甚至“娱乐至死”时,这不是网络带来的,更不是“网红”带来的,而是社会失范在互联网相关领域上的反映罢了。至于一些学者拿美国研究者提出的“娱乐至死”等理论和观点来分析和看待中国社会,在我看来有点杞人忧天了。目前我们得想方设法治病要紧,而不是跟着美国人担心吃多了高热量会导致肥胖。
    没有任何人可以回答未来我们会走向哪里。“网红”是互联网普及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网红”的问题也是社会病的反映,而不是原因。
转载自-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59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6-14 12:38:49
延伸浏览:从“古惑仔”到月入百万的当红主播—— 一名网络主播的24小时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罗欢欢 2016-06-14 09:59:35 来源:民生
“毕加索”是YY上人尽皆知的当红主播,每月在YY上能获得上百万的礼物收入。(南方周末记者 罗欢欢/图)
十年前,他跟着社会上大哥四处游荡,过着古惑仔式的生活。现在,他是YY上人尽皆知的当红主播,但依旧没有安全感——明天能不能像今天这样红,心里并没有答案。
中午一点,YY直播间3954,伴随着一首歌的响起,“毕加索”的脸出现在一个分辨率为430×320的视频画面里。
“欢迎所有的好朋友!”此刻,等候在直播间的粉丝们会看到这位当红网络主播正坐在迪拜饭店的夜空中,整个迪拜的夜景尽收眼底,只有那把略煞风景的电脑椅会时刻提醒粉丝们,这只是一幅带有3D显示效果的背景图。
一分钟内,8035925个人的手机里会弹跳出一个窗口——“娱加毕加索正在直播”(娱加为经济公司名称)。一般而言,会有十万人选择这一刻进入直播间,与“毕加索”一起度过接下来的两个小时。
镜头前的“毕加索”有些微胖,皮肤很白,留着类似贝克汉姆的鸡冠头,手臂上一条文龙的尾巴在短袖的边缘处时隐时现。
现在,27岁的“毕加索”是YY上人尽皆知的当红主播,每月在YY上能获得上百万的礼物收入,最为巅峰的是2015年YY娱乐年度盛典,15天入账2800多万,创造了网络直播界神话。
但是10年前,“毕加索”还是一名问题少年,本名方龙。早些年,有一句网络流行语,“请不要叫我宅男,请叫我毕加索(闭家锁)”,“毕加索”由此成了方龙的网名。
胸口的文龙就是年轻时的痕迹,“那个时候特别渴望被认可”。他经常和人打架,甚至连学校教导处主任也没放过,初中没毕业就被迫辍学,跟着社会上的大哥四处游荡,过着古惑仔式的生活。有一年除夕“毕加索”不敢回家——6个警察蹲守在老家徐州家门口。
如果不是一起浪荡江湖的发小打死了人,被判死刑,或许“毕加索”现在已经成了社会上的“大哥”,又或者被扔进了监狱里。
第一次直面生死,让“毕加索”突然感到了害怕,“再这样下去就是死路一条”。
选择网络主播,却是阴差阳错。“毕加索”的初恋喜欢情感剧、喜欢言情故事,为了初恋,他开始学普通话,学写小说。跟着网上录音,一遍遍听自己的朗诵,练就一副好嗓音,在YY聊吧里当起了一名音频主播。
到了视频时代,“毕加索”索性在电脑前架起了摄影灯,当起了网络主播。
“毕加索”的家境并不好,父母双双下岗。在他的记忆中,卧室就是在半空中搭起一座小阁楼,没有床,只有一张不到一米五的沙发,躺下睡觉时,整个脚踝都悬在半空中。
如今,“毕加索”住在广州市中心一座商住两用的豪华写字楼里,有自己的司机和助理。
“毕加索”的清晨从中午12点开始,这时会有助理打来的叫醒电话,从床上爬起来后,扮装完毕便开始准备直播。一般情况下,毕加索会把收藏的新闻网站全都过一遍,从中挑选一些作为谈论的话题。
电脑桌周边,还放着一些小道具,各种边沿帽、假发、一块印有美元的道具布,以及一副“喊麦”(中式rap)时,需要戴上的太阳眼镜。直播开始,“毕加索”会点开一个写满段子的文本文档,即兴将它们编排到粉丝熟悉的人物身上,几乎每三分钟就会有一个笑点。
“直播时是一种演绎状态”,如果房间里有人,他会浑身不自在。他和这些段子只有被放到这个430×320的小方框里,才会变得幽默、好玩。
除了搞笑的脱口秀,每周二下午“毕加索”还会主持一档《有求毕应》的情感类节目,27岁的他要与游客们连麦,解决他们生活难题,类似“撞见妈妈和别的男人在一起怎么办”或者“老婆爱穿丁字裤怎么让她改”。
下午四点半结束下午场直播后,“毕加索”会暂时离开那间工作间,走下楼,来碗重庆小面。他对食物的要求很低,这家店的小面,据说已经吃了好几个月。
在“毕加索”家里,仅有的可以看见的食物,就是方便面和饮料,整个冰箱都是空的。他甚至很少购物,虽然每个月能有近百万的收入,但其实生活中最大的花费还是每月8000元的房租。
指着街面上一辆迎面开来的宝马车,“毕加索”说,这样的车其实他能买上好几辆,但他还是选择了一辆不到40万的商务车。他说自己其实没有安全感——明天还能不能像今天这样红,心里并没有答案。
现实生活中,“毕加索”很少能交到朋友,他所有的生活都在网上进行。如果不是有事,他几乎不会出门,家里堆满了快递的包裹。
直播之外,他会继续看看别人的直播,或者上网找找段子,过去还爱打游戏,现在连游戏也不爱玩了。有时,经纪人也会给“毕加索”安排一些工作。最近他在尝试拍网剧,是一个喜剧片,“给YY上的一些大哥看过了,评价还不错”。
晚上9点,还有一场直播在等着他。直到午夜12点,工作才真正结束。这时整个广州已经安静了下来。一些通过YY认识的大哥或者主播,有时会约“毕加索”,在某个味道不错的大排档,喝上一杯。
应酬完毕,当“毕加索”刚刚进入梦乡时,整个广州已经醒来。窗外马路上,上班族的汽车深陷在早高峰的泥潭里步履蹒跚,家门外的电梯里涌进了潮水般的人群,写字楼进入了一天最繁忙的时候。
转载自-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59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4 14:19:31
fumingxu 发表于 2016-6-14 12:35
一位心理科普作家眼里的“网红时代”-“网红更红,网红难控,网红更烂”
    作者:口述 心理科普作家 ...
赞一个
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4 17:00:37
不知道有没有对错,对错的界限有时是模糊的或不同角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4 23:56:12
围博开始 网络直播渐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5 22:25:11
他们都是流量的工具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