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6日,北京市朝阳区小关街道的奥林匹克文化广场人潮汹涌,一场社区招聘会拉开帷幕。
前来求职的,多是街道社区的失业人员,以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为主。“这次人数比上一次招聘会明显增多。”小关街道惠新里社区的劳动保障协管员郭京告诉《财经》记者,两个月来,惠新里社区登记失业的人员又增加了几十人。
官方统计显示,到2009年一季度,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已上升到4.3%,为三年来的最高值。
然而,惠新里社区440个登记失业人员中,只有20余人有资格领取失业保险金。剩余的420人,只能在有限的招聘会当中焦灼地寻觅。
惠新里社区的情况并非个案。2009年5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保部)及国家统计局发布《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其中数据显示,在失业人数增加的情况下,2008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反而比上年末减少了25万人,为261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人数仅占登记失业人员的29.4%。
这一比例较2007年的34.4%再次下降,意味着绝大多数失业人员都无法享受失业救济或补贴。
1310亿失业保险基金结余
失业人员之所以无法享受失业保障,最主要原因在于参保人群和失业人群的错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王延中告诉《财经》记者,中国已参加失业保险的1亿多人,基本是正规就业人群。真正失业风险大的人群,如灵活就业、短时就业的人员,反而没有参加保险。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过窄,导致最需要保障的人无法得到救济。
同时,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与此有关,大量失业者都因不具备资格而被排斥在失业保险保障之外。
对于那些有资格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者而言,和失业前工资水平相比,保险金水平又嫌偏低。事实上,中国失业保险金待遇水平并不与失业保险的缴费水平挂钩,而是在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最低工资标准间确定。据了解,目前全国月均失业保险金水平只有350元。
对照《失业保险条例》,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范围,除了用于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另一个方向则是促进再就业,包括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
同生活保障方面的支出相比,促进就业的支出比例更小。相关数据显示,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两项,不到基金总支出的15%。
虽然支出有限,但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根据《公报》数据,2008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4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55万人。
随着参保人数增加,基金规模也在扩大。2008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585亿元,比上年增长24%;而支出254亿元,仅增长16.5%。由此,截至2008年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额高达1310亿元。
一面是庞大的失业保险基金“用不出去”,一面是需要扶助的失业人群在扩大。《公报》数据显示,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2%,登记失业人数增加56万,达886万人,为三年来的高点。人保部近期数据则表明,到今年一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已上升到4.3%,又创新高。
而事实上,由于只统计了拥有当地城镇户口,且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意愿前去登记的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并不能完整体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例如,庞大的农民工等群体基本被排除在官方统计数据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