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附件
图标,上传附件后可设置现金定价
“煤—焦—钢”产业供应链管理
项 目 建 议 书
目录
一、“煤—焦—钢”产业链运营情况及相关企业 1
(一)、“煤—焦—钢”产业链运营情况 1
(二)、“煤—焦—钢”产业链条代表企业简介 2
(三)、原料组织及现状 6
二、供应链管理项目简述 7
(一)、供应链管理概念 7
(二)、运营模型 8
三、数据分析与各方利益均衡 11
四、关键节点 14
五、风险管理和工具的引入 15
通过上图可见,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以中间商发起采购合同并垫资支付预付款为起点,之后上游供应商发货至下游用户,最后下游用户结算回款给中间商作为一个循环来分析,目前经营状况为:
项目
|
一个循环周期(天)
|
销售毛利(元/吨)
|
利息(元/吨)
|
利率
|
盈亏 (元/吨)
|
采购支付(天)
|
发货(天)
|
结算回款(天)
|
合计(天)
|
洗煤—焦化
|
15
|
30
|
75
|
120
|
70
|
80
|
2%/月
|
-10
|
焦化—钢铁
|
15
|
30
|
100
|
145
|
120
|
150
|
2%/月
|
-30
|
由上表可看出:
中间商定合同付款:15天
供货商将货供至用户:30天
用户结算款回到中间商:75—90天
一个贸易循环:120天
在单价900元/吨的洗精煤贸易中,70元/吨的贸易价差(相当于8%的毛利率),中间商仍然亏损,究其原因:
1、融资成本偏高(2%/月);
2、循环周期太长(120天一个循环),相当于正常煤炭贸易的三倍时间;
(二)、运营模型
以运营公司适度提供流动性为前提,适时为产业链末端企业(永昌钢铁)提供一个需求增量为突破,建立了一个近似闭合的物流圈来促进整个“煤—焦—钢”产业链条的健康发展。
统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传统保障模式下,销售毛利达到8%(正常为3-4%)的情况下,中间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原因是流动性减速,循环周期时间太长,资金效率低下,而循环周期中时间最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