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6-6-16 09:08:00
引人深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09:09:17
Cantorin 发表于 2016-6-16 08:56
没问题,欢迎宣传我的观点。可以把楼上各位补充的建议加上去。
好,谢谢兄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09:09:53
十分精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09:46:11
一阵见血,总结得非常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09:52:55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啊,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09:53:59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0:28:17
之所以出现这些怪现状,都是交易成本惹得祸。决策者为了降低自己的交易成本,就舍本逐末了。
1.我们都是祝贺某某老师得到某某基金项目,却从不祝贺某某老师的基金项目顺利结题,认为这是一回事。非常同意学术贡献= 学术成果/项目经费。
2.这只是统计规律,肯定不足。也同意文章质量  =  一流学者的评价,只是这种评价成本太高。
3.教师争当研究生导师实际上是在争劳动力和别人对TA的学术水平认可(发布信息的成本低,一说到博导,那可是比一般教授更有水平的人)。
4.一般来说海龟的修炼成本比土鳖高,水平也就更胜一筹(统计规律),发布能力信号更可信,这也与研究生的培养环境有关,看论文质量成本太高,隔行如隔山,请见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0:33:57
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0:38:16
whe58 发表于 2016-6-16 10:28
之所以出现这些怪现状,都是交易成本惹得祸。决策者为了降低自己的交易成本,就舍本逐末了。
1.我们都是祝 ...
成本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但是,“严肃”是学术的生命之本,绝对不能胡来。
要么就不评价,要评就要尽全力评价,不计成本的评价。
更深一层的看,这个评价的成本完全可以承受,要不然,这世上就没有哈佛、普林斯顿的神话了。
关于第4点,我觉得你没有完全弄清楚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的学术训练更好,那么你的文章自然会更好,所以看你的文章,就足以体现你的学术训练程度了。就像经济学里面讲的一样,价格反应一切信息;那么,对于学术界来说,文章就反映了一切信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0:42:41
人性本就不可捉摸,任何体制都会有漏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0:51:46
Cantorin 发表于 2016-6-15 21:52
2、矮子里的高子,真不是高子。这个5年的标准,对于工科、应用学科可能较为适应,对于基础理论研究而言, ...
1、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做重要的基础研究的,五年一评他做不出来,五十年一评也照样做不出来。
2、爱因斯坦是不会出局的,哪怕他在专利局混饭吃也照样不会出局,因为他是天才中的天才。我就不懂了,你拿爱因斯坦说事有什么意义,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瞄准爱因斯坦这样的outlier的。

人啊,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当然啦,男人有点过度自信也是很正常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0:55:19
Cantorin 发表于 2016-6-16 10:38
成本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但是,“严肃”是学术的生命之本,绝对不能胡来。
要么就不评价,要评 ...
要用文章评价学术水平,还是评价成本问题。内行的专家时间多么宝贵啊!他们没有义务评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11:18
取消职称评定对发表论文数量和期刊档次(影响因子)的要求,代之以代表作的转载率和引用率指标, 以论文的引用率而非发表的学术期刊级别和数量评价作者的学术水平, 要强调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科学突破。也就是说,应由社会及市场对学者的学术水平进行评价,而不是用论文发表的学术期刊级别和数量以及申请到的科研基金级别和金额作为评价指标。这样可以杜绝一稿多发和抄袭剽窃以及花重金买论文等学术失信行为,也可瓦解代写代发学术论文的产业链。应该取消核心期刊制度,它固然降低了学术水平评价的交易成本,却引起了评价失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19:19
以洋制土易于掌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22:58
remlus 发表于 2016-6-16 10:51
1、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做重要的基础研究的,五年一评他做不出来,五十年一评也照样做不出来。
2、爱因斯 ...
你觉得韩春雨算不算一个outlier?
我说爱因斯坦,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23:45
whe58 发表于 2016-6-16 10:55
要用文章评价学术水平,还是评价成本问题。内行的专家时间多么宝贵啊!他们没有义务评价。
评职称跟审稿一样,都是学者的义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24:33
这些问题是中国学术界确确实实存在的问题,而且我们都深受其害,但这个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和中国人的思维、价值观出现了问题,短期内无法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25:29
whe58 发表于 2016-6-16 11:11
取消职称评定对发表论文数量和期刊档次(影响因子)的要求,代之以代表作的转载率和引用率指标, 以论文的引用 ...
现在的问题就是,除了韩春雨这样的异类之外,大家不愿意正儿八经地讨论当事人的论文到底做了什么东西,到底做的怎么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27:42
sicau-zl 发表于 2016-6-16 11:24
这些问题是中国学术界确确实实存在的问题,而且我们都深受其害,但这个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和中国人的思维、价 ...
大家都觉得这个体制不合理,都深受其害,却都不愿意改变现状,也算是一大怪现状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28:16
你可以不懂学术,但不可以不懂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28:59
nieqiang110 发表于 2016-6-16 11:28
你可以不懂学术,但不可以不懂事……
大家都很懂事,就是没有人干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39:14
Cantorin 发表于 2016-6-16 11:22
你觉得韩春雨算不算一个outlier?
我说爱因斯坦,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
我觉得他也是一个outlier,反正我是不主张我学生学他的,成本太高,划不来。他去了一个一般的学校,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再加上他本身也比较聪明,所以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每一个羡慕他的人,都要扪心自问:你是不是吃得了他吃的苦,能不能承受他那么大的压力。不能的话,还是趁早算了,了不起的事情应该了不起的人去做,如果每个人都能做了不起的人,那么了不起就不值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46:31
remlus 发表于 2016-6-16 11:39
我觉得他也是一个outlier,反正我是不主张我学生学他的,成本太高,划不来。他去了一个一般的学校,付出了 ...
从个人层面来讲,我倒是很主张我的学生都向韩春雨学习。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本事和毅力,根本就不应当在学术界里混。天大地大,干嘛赶学术界这趟浑水呢?
从体制层面来讲,我们应当尽可能地为韩春雨这些人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才是。给天才留空间、给人才立规矩、给庸才留出路,是最靠谱的思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51:14
Cantorin 发表于 2016-6-16 11:46
从个人层面来讲,我倒是很主张我的学生都向韩春雨学习。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本事和毅力,根本就不应当在 ...
学术界没你想的那么高大上,智商马马虎虎,一天能工作个七八个小时,总归能码点东西出来的。你如果是圈内混的,应该知道我说的没错。

学术界最吸引我的还是寒暑假,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1:57:08
remlus 发表于 2016-6-16 11:51
学术界没你想的那么高大上,智商马马虎虎,一天能工作个七八个小时,总归能码点东西出来的。你如果是圈内 ...
智商马马虎虎,一天才工作7、8个小时,这绝对属于学术界的懒人群体。
在我看来,智商越高的人,往往越努力,一天工作12个小时绝对很正常。
所谓智商高,就是指脑子好使、喜欢动脑想问题、好奇心超强而已。这种人是闲不住的。
但是,注意,高智商人群的这种勤奋是主动的,不是被逼的,而是源于对高品质生活的自发追求而已。
但目前这种体制,其动机相当于搞死这些天才们,然后逼迫一帮智力平平的人搞出一大堆垃圾论文来,最后就开始数数、评奖评优,乌烟瘴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3:01:20
教育需要大概,制度、规则、标准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3:19:45
分析的有道理,表示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3:22:21
Cantorin 发表于 2016-6-16 11:57
智商马马虎虎,一天才工作7、8个小时,这绝对属于学术界的懒人群体。
在我看来,智商越高的人,往往越努 ...
评论的很犀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3:23:12
这种急功近利的状态,有没有想过,究竟是谁造成的?谁喜欢用“数字"来进行类似于GDP增速的考核模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16 13:50:48
Cantorin 发表于 2016-6-16 11:23
评职称跟审稿一样,都是学者的义务。
可以找借口回避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