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6228 2
2016-06-22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关于主体功能定位

研究县域经济,大家偏重于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经济结构和工业化进程,并往往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但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是,国务院和省政府几年前就印发了主体功能区规划,从全局和战略角度,并结合各地发展阶段、产业特点、生态状况,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国土空间划分成优先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为了稳增长,冲速度,有可能突破这个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盲目的上一些工业项目,我认为这是不妥的。我们要思考是不是每个县都适合搞工业园区,是不是每个县都要追求经济总量和增速,这个问题要想清楚。各县在研究自己的经济发展方向时应遵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全国全省一盘棋,讲政治顾大局的要求。

农产品主产县总体上被划入了限制开发区域,但也将其局部区域划入了点状开发的重点区域。也就是说在突出主体功能的同时,也预留了这些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空间,但不能在每个镇都布局工业,只能在县城和重点镇布局工业。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整体上被划入了禁止发展区域,这些地方是不能新上工业项目的,原有的工业项目只要有污染的都应迁出。

各县之间相互竞争是对的,但不能恶性竞争,不能重复建设,不能你搞了个汽车项目,我也要搞个汽车项目。国家和省上有主体功能区规划,市上有重点产业布局规划,要在在符合主体功能规划的前提下,认真分析自身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一个县的资源有限、财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搞,什么都搞不好,一定要突出特色。有的县能贡献工业产品,有的县能贡献青山绿水和新鲜空气,有的县能贡献农产品,大家都有贡献,大家都重要,缺了哪样都不行。

有的同志可能会说,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发展工业,就没有税收,日子不好过,这个理解不完全正确。每一,限制发展工业,你可以发展服务业、旅游业,一样可以产生税收和GDP。第二,中央会给转移支付,保证你吃饭和运转没有问题,并保障必要的民生支出等。第三,生态环境保护好了,我国将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你将来可以向全国卖新鲜空气,也会有收入。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大家既要稳增长,也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

二、关于省市县的关系

目前四川省有78个扩权县,除三州外,18个市除市辖区之处的县市财政上都实行省直管。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这一级对县上的领导和管理,扩权县的税收财政与市上没有关系,并享有地市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一些地方出现了县市竞争,县上和市上争项目争权力争资金的情况屡见不鲜。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很多县都进入了成都一小时经济圈,不仅是空间距离变了,心态也随之改变,个别县甚至想彻底脱离市上的领导管理。成都新机场落户简阳芦葭镇,省上最早的想法是只把机场所在镇和周边几个镇乡划归成都,但简阳的多数干部群众强烈要求整体脱离资阳,划归成都,现在就是这个结果,这说明了现在的市县关系。(简阳作为县级市此前由地级市资阳代管,简阳幅员面积2200平方公里,总人口148万)

如何处理好省市县的关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发展县域经济,要明确省、市、县各自的职责。我建议省上负责统筹布局、指明方向,市上负责督促指导和考核激励,县上负责具体实施,确保省上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市县的关系,要形成合力,上下齐心。省上要明确县上的哪些事情由市上管理,要充分发挥地市级党委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统筹作用。市上要发挥区域协调的作用(比如县际公路建设),要放手让县上去干事;县上要多体谅市上的困难,要讲政治顾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的决策部署,埋头苦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三、关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目前各县金融机构存贷差都比较大,存得多,放得少,成了抽水机。2015年底绵阳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82.91亿元,贷款余额1532.85亿元,存贷差达1350亿元。各县的存贷比都低于50%。县域内往往没有大型国企,也缺乏好的大的产业项目,银行嫌贫爱富,嫌小爱大,虽然大多数中小企业和农民都很讲信用,但与国有大企业大额贷款相比,银行的单位成本较高。目前银行惜贷、抽贷、压贷,加重了民营企业的资金困难,也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现在是市场经济,商业银行也是市场主体,追逐利润无可厚非。目前的情况下,县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只有更多的依靠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同时要从以下方面考虑县域金融创新。

一是发展农业金融担保机构。

二是开展农民金融互助合作。

三是探索农村产权抵押融资。

四是鼓励县域企业直接融资,适度降低县域企业发债门槛。

五是探索财政扶持资金入股(在产业发展方面)。

四、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

发展县域经济,县上是主体,关键在干部。由于各种原因,现在一些干部怕担责任怕出错,不想干事,不敢干事的问题比较突出。总书记曾指出一些地方执行中央的规定简单粗暴,伤害了基层干部的感情。一些地方一遇到风吹草动,一出现点事情,马上把上级和基层进行切割,马上处分一批基层干部,以赢得媒体和群众的好评,这让很多基层干部灰心丧气,哪还有心思谋发展。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没有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好政策不能落地,好项目不能推进,发展县域经济更是一句空话。我们对基层干部要有感情,要相信大多数干部是好的,要支持保护和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有为,要允许试错,宽容失误,允许犯错误,允许改正错误,对出于公心,未谋私利,未给国家利益和群众合法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工作失误,要允许自行纠正,并应当减轻和免于责任追究。只有给他们松绑,他们才能放开手脚干事,只有让他们有安全感,他们才能去干事创业,县域经济也才能加快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9-2 10:21:42
这是你原创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7-13 11:23:22
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