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64 3
2009-06-03

上海力推石油期货 争夺国际油价定价权

2009年06月03日  来源:东方网

  6月2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和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于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的公开演讲,引发了业内人士对“石油期货国内上市”的遐想。

  尚福林表示,证监会将继续支持符合国民经济需要、市场条件具备的期货产品上市,做精、做细已经上市的期货产品。

  屠光绍进一步称,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精神,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发展方面,要按照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具体安排,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有序推出原油、汽柴油、沥青等能源化工期货品种上市。

  与会的诸多业内人士认为,设立石油期货对于中国具有积极意义。

  “我个人是支持国内搞石油期货的,这意味着争夺国际油价定价权。”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表示,虽拥有石油期货并不代表中国就能完全定价,但至少能参与到国际定价的竞争中。

  而在上期所总经理助理褚玦海的眼中,油价的意义非同小可,“石油已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商品,它内涵太多金融因素和政治因素。因此,石油问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商品问题,石油市场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商品市场。”

  事实上,早在2004年上期所就已成立了石油期货上市工作组,褚玦海的另一重身份就是该上市组的组长。

  上期所能源化工部人士透露,上期所一直在努力申请上市石油期货,包括制度建设等筹备工作也早已准备完毕,目前只待相关部门的批准,“打个比方,如果(有关部门)批准明天上市石油期货,我们立马就能开。”该上期所人士同时表示,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亦希望上期所能够上市石油期货,但由于石油行业在我国高度集中,相关企业并不愿放开手中的价格垄断权,“钢材期货当初也是因为钢铁企业反对,拖了七八年。国内大的钢企毕竟有十多家,石油行业由三巨头控制垄断度更高,因而石油期货上市的难度比钢材期货更大。”

  此外,“关键在于,我们国家有着人民币无法自由兑换、外汇管制的政策。”王震认为,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想要具有国际话语权,必须是个国际化的市场,这意味着全球资金可以在国内期货市场交易,但目前显然并无可能。

  对此,上述上期所人士亦表示认同,“我们的橡胶(资讯,行情)品种,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金额,都跃居世界第一。但国际市场还是更认可东京和新加坡市场的橡胶期价,原因就在于别人无法参与我们的期货市场,因而就不会认可。”

  显然,外汇管制和国内油企对油价的垄断意愿,是掣肘交易所上市石油期货的两大因素。

  前述上期所人士称,2004年上期所之所以建立石油期货上市工作组,是因为当时国内油价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国内的石油巨头苦不堪言,国家当时考虑以油价市场化的方式解决石油企业亏损的问题。

  “但目前国际原油每桶60美元-70美元的价格,国内的石油生产商都能接受,国家想通过石油期货改革油价定价方式的意愿不会强烈,石油期货看来又得等等了。”该上期所人士无可奈何地说。

  

原文链接:http://finance.qq.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4 10:36:00
上海力推石油期货 争夺国际油价定价权 ——为时尚早。本质是想摆脱美元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4 11:07:00
要想在定价权上获取主动,前提条件是原油在国际上以人民币定价,其次,中国需成为原油最大需求国,其他国家都以中国原油的需求走势为参照。其他大宗期货亦如此,因此内需拉动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4 12:27:00
把一家交易所搬到一个地区,我想并不意味着当地机构因此就有了对交易商品的所谓“定价权”。即便把CBOT搬到中国上海,我想中国也不会因此拥有全球大豆或棉花的定价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