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发送“环境宏观经济学”系列文献解读之十九:许可证还是排放税?多部门经济周期分析。由于才疏学浅,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教,一起交流。本人研究方向财政政策、环境政策与经济增长,如对这些领域有兴趣的大牛、小牛们,可多多出来交流讨论,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李志青环境经济工作室。复旦大学李老师人非常好,本人不是复旦的,在武大,因此不是广告
!
Yazid Dissou and LiliaKarnizova,2012,“Emissions Cap or Emissions Tax? A Multi-sector Business CycleAnalysis”,University of Ottawa,WORKING PAPER #1210E.
Y Dissou, L Karnizova,2016,Emissions cap or emissions tax? A multi-sector business cycle analysis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doi:10.1016/j.jeem.2016.05.002(感谢@玄一无相提供的信息)
许可证还是排放税?多部门经济周期分析
Yazid Dissou and Lilia Karnizova
许文立简译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xuweny87@163.com
本文是最早将环境政策问题纳入多部门DSGE模型中来进行研究的文章(编者注:这应该是第一篇多部门DSGE来比较不同环境政策,至少是笔者看到的第一篇,但是严格来讲,环境宏观经济学系列文献解读之十八,Ace哥的那篇文章也是多(两)部门的增长模型,但是一来不是DSGE,二来不是比较环境政策),正如作者所言“仅有了两篇环境政策DSGE模型(编者注:作者说的两篇就是环境宏观经济学系列文献解读之十六和十七,但是作者并没有看到之十五)是在单部门中讨论,这就产生了生产率冲击对所有部门的影响是同质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多部门DSGE模型,来讨论不同部门的生产率冲击的影响,进而讨论了cap和tax的差异。
严格来讲,本文多部门DSGE模型的构建其实并不难,也是DS(1977)加总形式,中间产品作为最终产品的投入,其他的设置就如同标准的DSGE,而且本文并没有价格粘性。本文模型的参数是根据美国经济校准。
本文的研究表明:(1)在cap情形下,面对生产率冲击,总变量的波动性比tax下要低(编者注:笔者最新的一篇workingpaper也得到相似的结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MPRA_71314上面看看,对其“自动稳定机制”也有较为详尽的解释);(2)多部门生产率冲击相比于单部门冲击确实有重要作用,cap和tax的福利效应依赖于不同部门的生产率冲击;(3)非能源部门冲击在cap和tax下有不同的部门(产业)效应。
编者注:本文是大规模,多部门,环境DSGE建模的基础,如果笔者以后资源足够,能力足够会搭建一个中国的大规模、多部门的环境DSGE模型来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当然,本文的学术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因此,值得我们仔细研读。有关环境的大规模、多部门DSGE的构建可参见Maciej Bukowski & Pawel Kowal(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