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美联储两任主席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对美国金融市场状况作出判断。与现任主席伯南克努力在国会传递乐观信息不同,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担忧金融机构难以行使借贷职能,而美国未来监管体系改革也面临较大困境。
当天上午,伯南克在国会预算委员会的听证会上透露,美国压力测试显示需要额外资金的十家大银行,到目前已总计融资360亿美元,已宣布、尚未执行的融资计划总额为120亿美元。这十家大银行将在6月8日以前提交所有融资计划,预计在11月9日前完成融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19家大银行中的十家总计需要额外资金746亿美元。
近日来,美国大银行正竞相发行新普通股及无担保债券,试图归还“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资金。6月2日,摩根大通银行、摩根士丹利、美国运通及克里夫兰银行(KeyCorp)宣布,完成总额为87亿美元的新股发行。截至当日,美国19家大银行自5月7日以来总计通过发行普通股融资650亿美元,此外还发行了总计200亿美元无担保债券。
“自5月7日压力测试结果公布至今,一些银行在发行新股时经历超额申购,显示投资者对他们的信心有所恢复。”伯南克对国会议员说。他还特别强调,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注资“十分安全”,最终将得到全额偿还,而优先股还给纳税人带来了股息收入。
但在另一边,与当政者着眼于鼓舞信心的出发点不同,格林斯潘从更长远的角度表达了他的担忧。
在当日于美国企业研究所(AEI)举行的研讨会上,对《财经》记者就其对金融机构还款的看法,格林斯潘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他表示,“存活下来与放贷是两回事,目前的资金可能足够使大机构‘不倒’,但他们仍然没有资金用来放贷。”
格林斯潘指出,金融机构业务的特征之一是“借短贷长”,而近来长期贷款利率(如30年期按揭贷款利率)回升,显示投资者对长期财政赤字担忧,银行信贷并未恢复。
“只持有无风险隔夜国债或等同资产的金融机构才能完全避免‘失败’(failure),然而任何金融机构都有盈利的需求,因此必须使他们的投资回报高于融资成本,而持久盈利又需要成功多元化投资组合。”这样,金融风险将总是被低估,而当价格与风险“断层”显性化并造成资金流转断裂时,就发生了金融危机。然而,任何预测都无法对危机何时爆发、危机造成的影响做出准确判断。
对于长期内建立“系统性风险监管者”(SRR),格林斯潘表达了很大的担忧。他认为成立SRR必然形成“大而不死”(too big to fail)。他以“两房”(房利美、房地美)为例,在收归国有之前,即便政府反复强调并不提供直接支持,但“市场并不相信,并以隐性的政府支持为基础做出投资决定。”格林斯潘认为,“大而不死”约使“两房”融资成本比其他金融机构低50个基点。
“令我困惑的是,新银行为何没能随着风险溢价的扩大而大量涌现。”格林斯潘称。如果足够多的没有背负坏资产的新银行涌现,就可能更快刺激信贷。“也许是‘大而不死’拖慢了失败银行的快速清算,减小了新银行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可能。”他又一次对政府救助的影响表示了担忧。
“美联储一直都无法对金融机构合适的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作出判断,因此监管者目前应当、也是惟一能做的,就是提高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的规定。”格林斯潘称。
在研讨会上,随后发言的AEI研究员亚历克斯·波拉克(Alex Pollock)进一步解释称,针对“大而不死”造成的对金融机构的借款“补贴”,也可以由更高的资本充足率所抵消。
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马丁·贝利(Martine Baily)认为,金融机构发行新股受到“追捧”,至多显示投资者认为目前的市盈率(P/E)较低而选择“进场”。还款后,按照压力测试的要求,金融机构应当保持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在6%以上,普通权益资本充足率在4%以上。
“还款是金融机构经营者的自由选择,但对还款的看法,取决于你的目标——是维持金融机构的生命,还是通过重启信贷?”他对《财经》记者说。
美联储在6月1日公布了还款规定,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为:金融机构必须证明能够无需在美国存款保险公司(FDIC)担保的条件下即可自行融资。美联储将在6月8日宣布可以还款的机构名单。美国财长盖特纳5月30日在国会发表证言时预计今年内将有250亿美元救助资金“回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