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高歌猛进的快车道,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规模首次达到1000亿元,同比增长46%,预计2016年将达到1400亿元,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电影产业具有融合性的特性,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率和辐射力,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2015年电影关联产业规模达到3050亿元,IP带动作用明显。
影院与银幕快速增长,增速方面由于基数变大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绝对量仍维持较高速度增长。目前我国影院与银幕数大幅增加,并且不断向中小城市,甚至县城辐射。
在政策、资本、消费升级以及多元文化产品融合等多个利好因素的共同驱动下,未来5-10年我国电影产业将迎来黄金周期,投资潜力大且投资机会众多。
电影产业的快速增长与国家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密不可分。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电影市场的法制化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在政策扶持和简政放权的背景下,我国电影产业将获得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资本大量涌入加速了电影产业发展,电影票房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投资新“风口”,其中不乏BAT、万达等巨头的身影。
市场需求扩张为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人均收入水平高的提高增加了消费者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人均电影消费支出水平上升。
“互联网+”、IP开发正在改造传统电影产业的生产方式、营销模式和消费模式,扩大了电影产业的想象空间。
我国电影产业持续爆发式增长,电影票房屡创新高,中国电影票房已经接近北美票房的一半,到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预计将达到768亿元,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电影票房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观影人次的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观影人次与北美距离已缩小至不到1亿人次,不到10%的差距,低于票房差距,但是人均观影人次方面,我国仍然不到人均1次,远远低于北美的3.9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影视投资火热,但并非一本万利。目前国内电影收入模式比较单一,除了院线利润比较高,电影投资公司、制片方的利润还是很低。在中国的电影投资中,50%是亏损的,40%持平,仅有10%左右可以获得盈利,中国的电影产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