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697 7
2016-07-06

人们的行为基于假设而不是基于事实

——论理论假设的有用性

王羹渊

  有人质疑经济学理论基于假设而不是基于事实的有用性。提出这个问题的是一个学生,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很多学者其实也都抱有一种成见,即基于事实的理论比基于假设的理论更有说服力。

  事实上,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基于一种信念而不是基于事实,这种信念本质上只是假设而不是事实。比如说一个人在自家的锅里煮饭,然后吃饭,这种日常行为是基于以下的信念:一是这个饭能够解决营养问题,能够充饥,二是这个饭没有毒,不会影响健康。为什么说这是基于假设而不是事实呢?因为即使一个人完全自己种稻谷、收谷子、晒谷子、打米、淘米、做饭,他也不可能完全保证所有环节都不受到污染,这个饭就是绝对无毒无害。地里可能有某种以前没有预见到的生物,与稻谷作用发生生物反应产生毒素,收谷子过程中容器可能与稻谷发生反应产生毒素等等。

  正常人的行为,行为者至少在行动时都会自认为是合理的,这就是所谓的理性人。但他的行为并不能保证不会伤害到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这一点。但他之所以这样行为,原因在于他假定这样行为不会伤害到自己,这是基于一种信念或假设,而不是基于事实上他的行为不会伤害到自己。

  人们的行为之所以基于假设而不是基于事实,原因在于世界的复杂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经济学家之所以基于假设而不是基于事实来进行推理和论证,一是为了简化问题,现实过于复杂,必须进行简化的假设,二是通过假设,能够为严格推理建立逻辑起点。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都是基于假设而不是事实,我们的行为至少大多数时候是有用的,至少在我们行为时我们自认为是有用的,因此理论家在提出理论体系时,基于假设而不是基于事实,也是有用的,至少在理论家看来对于解释现实世界是有用的。

  经济学理论完全基于假设,这在金融投资学上表现得最为典型。投资学上比如要估算一只股票的价值,完全基于假设,是假设股票未来可能获得多少收益,甚至假设股票收益按照某种规律变化,从而投资家能够估算出股票的现值来,并决定是否进行投资。请注意,这种估算完全基于假设,而不是事实,因为这种估算必须要对未来进行算计,而未来还没有发生呢,谈什么事实呢?

  最后,按照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观点,实际上并不可能存在所有人一致认可的所谓“事实”。一个历史事件,需要由见证人描述,历史学家研究整理,最后告诉后人。但是不同的见证人描述的事实可能不同,不同的历史学家描述、书写的历史可能不同,因此不存在所谓的“客观的事实”。这类似于康德的“物自体”,到底是否能够准确认识,还真不好说,因为人们自认为认识到的客体可能并不是客体本来的样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7-6 23:45:08
有点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7 08:15:53
witswang 发表于 2016-7-6 22:30
人们的行为基于假设而不是基于事实——论理论假设的有用性王羹渊   有人质疑经济学理论基于假设而不是基于 ...
要吃饭也可能基于一个事实:不吃就会饿死,吃了即使有毒也只是有损于健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7 09:48:51
信息经济学具有颠覆性的价值,使得许多经济假设理论退出历史舞台,越逼近当下的世界,越具有说服力。知行合一,或是玩弄学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7 10:23:25
王廷助 发表于 2016-7-7 08:15
要吃饭也可能基于一个事实:不吃就会饿死,吃了即使有毒也只是有损于健康。
基于这样的假设:不吃饭就会饿死,这是假设而不是事实。因为当你决定是否吃饭时,你是没有饿死的,因此这时你决定要吃饭,只是基于假设:不吃饭就会饿死,吃饭能够充饥从而不会饿死。而且这还要基于一个假定,即你吃的饭是能够吸收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的,如果你发现吃饭吸收不了,那么你也没有必要吃饭了,直接打针就可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5 22:10:36
不错,很多矛盾解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