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4019 16
2009-06-05
关于为什么<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F%BC%D1%D0">考研</span>、如何选择<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D1%A7%D0%A3">学校</span>、选择<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D7%A8%D2%B5">专业</span>,我觉得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我来说的话不免会带有个人的偏好,也不知道该怎么提<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D%A8%D2%E9">建议</span>,而对于公共课的话,网上已经讲得很好,所以我今天关于考研的就只讲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我认为考研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然后讲一下保证考研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就是制定完整的计划,最后说点关于<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D7%A8%D2%B5%BF%CE">专业课</span>的<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8%B4%CF%B0">复习</span>心得。<br/><br/>心态篇—信心+热心+恒心<br/><br/>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我准备了一年,从三月份开始的,虽然大三下不算“全职”,因为我们双学位,大三下还是有很多课,但是也已经是没事就往图书馆跑。要把这一年整个过程踏踏实实的坚持下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这需要我们自己会懂得调节,最好可以找几个<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D%AC%D1%A7">同学</span>一起,并不是必须在一起复习,但需要经常地交流,否则,一个人产生消极情绪时,往往难以应付,而大家一起,则可以相互安慰,一起走到最后。<br/>我自己总结了一下,考研中要保持好的心态,包括三心:信心+热心+恒心。<br/><br/>信心: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只要付出努力,结果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br/>记得海文来宣讲的时候说过:“100个报名考研的人中,只有50个人会去认真地准备,而能够坚持到考研前一天的<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8%CB%B4%F3">人大</span>概只有30人,这30人进入考场,大概只有20人考完了全部的课程,而这20人才是真正可能考上研的人!”<br/>虽然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就以我们<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D1%A7%D4%BA">学院</span>为例,我们当时一起准备考研的人中,只要好好准备的,现在都上了,所以我觉得大家大可不必经常考虑是否会努力得不到回报的问题。毕竟考研不是唯一的道路,所以静下心来的人不多,通过努力我们肯定能够进入自己喜欢的学校读<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D1%D0%BE%BF%C9%FA">研究生</span>的。<br/>当然,在复习过程中肯定会出现特别没有把握的时候,有时突然不知道复习到什么程度,觉得自己水平很烂,这时,我们可以找研友聊聊,交流一下,相互鼓励一下,从而找回信心。<br/><br/>热心:以热情的心去对待考研,把考研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乐趣,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br/>考研确实很辛苦,这一点,<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E%AD%C0%FA">经历</span>考研的人都有切身体会,每天6点起床,12点睡觉,除了吃饭就是坐在自习室的生活会让人觉得单调、无聊、毫无生气,有时还必须学些我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觉得压抑,回宿舍还看到同学在找工作之余正在happy—看电影,睡懒觉。我们还会觉得朋友变少,为了集中精力,我们必须减少同别人之间的联系,而且可能没有心情去理会细腻的感情。<br/>但是我们会因为考研而结识新的研友,同时考研也有考研的乐趣,我们可以从点点小事中体会。比如,我们在考研的时候,在图书馆中自习,学习之余,我们经常会取笑自习室的一个很自恋的女生,我们称之为“芙蓉姐姐”,从而开心一笑。我经常会在一阶段的复习结束时买盒巧克力,或者跑去学校旁边小店买件衣服,犒劳一下自己。如果今天早上起得比较早,那么就奖励自己一个大果粒,所以就算是考研,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乐趣,关键在于去发现。<br/>其实开心是一种状态,我会不断告诉自己很开心,然后就会觉得开心。保持对生活、对考研的热情。<br/>    <br/>恒心:在考研这场持久战争中,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平常心,持之以恒,坚持到最后一刻。<br/>光有信心和热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最重要的在于长久保持这种状态,这对于考研特别重要。<br/>在考研中,我们面对的诱惑特别多,会看到同学拿到了很好的offer,已经开始毕业的狂欢,而我们还必须在那儿为一个未知的结果而努力,在这时候,任何人都会觉得有些犹豫,不知道是否要坚持。而一般来看,想要同时找工作和考研的往往结果不是很理想,或者最后放弃考研,或者考研工作都不顺。<br/>这时,我们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刚开始的时候,我怕到时候考研考不上,大四下好的工作机会又少,我就开始准备写简历,那时候大概写了一下午,整个人都很烦躁,也没有心思再去学习,开始上网看工作什么的,从而也没有完成那天的学习计划,发现还是不能一心两用,之后我再也没有去找工作。<br/>真没考上的话大四下还是有机会的,可能是少一点,但任何选择都会有代价,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觉得真的想好好考的话,还是要坚持一心一意,不能心浮气躁,可以想想我们考研的目标,考上研之后的美好,从而坚定考研的决心,保持恒心。<br/><br/>计划篇—整体计划+阶段性计划+短期计划<br/>     整个考研过程中,除了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外,还必须具有系统的计划。考研不同于高考,高考期间,有老师的<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D6%B8%B5%BC">指导</span>,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只要跟着老师的计划,按部就班,就能过关,而考研完全在于自己,复习到什么程度,各个阶段如何安排,必须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样才能忙而不乱,有清晰的条理,达到预期的效果。计划可分为:整体计划+阶段性计划+短期计划<br/><br/>整体计划:可以是对整个考研阶段的计划,即在考研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是为了保证考研目标的实现。<br/>我那时候决定考研之后便去找了师兄,并且在网上查了些资料,对<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E%AD%D4%BA">经院</span>的考研情况作了系统地了解,包括<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D5%D0%C9%FA">招生</span>情况,复习<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2%CE%BF%BC%CA%E9">参考书</span>和资料、考研难度等,并且了解一般考<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E%AD%BC%C3">经济</span>类学科的复习总体思路和进度,结合自己的水平进行分析。<br/>分析之后觉得英语算是北外的优势,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应该在数学、专业课和政治上多花时间。所以我在大三下复习数学和专业课,政治大概9月开始复习,而英语则只做一些真题和看看阅读理解和作文,而最后应该打到400分以上的话就保证能上,所以觉得政治和英语150,而专业课和数学两门250就可以打到目标,这样就大概对各门课的复习时间以及所应达到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标准。<br/><br/>阶段性计划:阶段性计划涉及到每一个阶段所应完成的目标和任务,这需要细到每一门学科每一阶段。主要是为了保证复习的整体进度。<br/>这个计划进度应人而异,我说一下我的阶段性计划制定,并不是说适合于每个人,但是可以作为借鉴,我觉得我的考研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br/>第一阶段(3月-5月)第一阶段也就是第一轮复习,期间主要看了数学第一遍,专业课第一遍,数学有三门,专业课也是三门,那段时间是一门专业课和一门数学同时进行,可以互换着来看,思维不断转换,不会太累。一来由于几乎每天都会有课,二来考研距离还比较远,没有很大压力,所以进度不快,但是质量上绝对不能马虎。<br/>复习完第一遍时也差不多到了期末考时间,大概六月开始,我就开始准备期末考了,有十来门课,而大三下成绩还是挺重要的,所以也不敢马虎。六月很快就过去了。<br/>第二阶段(7月-8月)是暑假期间,我没回家,在北京呆了两个月,上了两个班,海文的政治班,还有考易通专业课辅导班,很费时间,而且上课回来之后也就没有力气看书,我觉得辅导班最大的用处还是心理安慰,其它没有很大作用。上完辅导班是8月初,八月开始做陈文灯复习指南,八月大致就把陈文登做了一遍,<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E%A2%B9%DB">微观</span>又看了一遍,慢慢开始政治。<br/>第三阶段(9月-12月)是系统复习阶段,由于前段时间的铺垫,对于考研有很好的把握,所以开始巩固提高阶段,这时开始几乎每天都坚持自习,早出晚归。所有的课程一遍接一遍,做各种不同的<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F%B0%CC%E2">习题</span>,不断查漏补缺。<br/>第四阶段(1月)是最后冲刺,调整心态,背些记忆性内容,最后冲刺。<br/><br/>短期计划:短期计划一定要细,包括每个月每个星期每天的进度和质量,还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短期计划主要是保证考研复习的高效率。<br/>     我一般每天的时间分为上午下午还有晚上三段,三段时间分别看不同的东西,比如上午政治、下午专业课、晚上数学,每天复习一定的内容。这样一天下来,所有的课都复习到了,而且轮回着也不会太累。细致的进度大致上是对于每一门课按月订的,一般我会在每个月开始时决定该月所应该完成的东西,如这个月把微观看一遍,政治看一遍红宝书,并且做完序列二,数学要做完第二遍陈文灯等,每一段时间必须完成计划,不能定得太多完不成,也不能太少,太放松。<br/>     这样的话,能够保证每天都不会无所事事而浪费,从而保持很高的效率。<br/><br/>    计划不一定要写下来。如果对自己的能力及课程的难度都有正确的认识的话,定计划并不难,很快就能在心里想好,而关键在于执行,且要不断地调整,一直做到有计划的话就能保证整个考研阶段的效率、进度,从而保证考研目标的实现。<br/><br/><br/><br/><br/>专业篇<br/>下面简单讲讲<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1%B1%B4%F3">北大</span><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E%AD%BC%C3%D1%A7">经济学</span>院专业课的复习的经过,我考了129,好像是北大经济学院第一,应该算还可以吧,有很多的感悟,不过在座很多同学都不是考经院的,所以我讲一下对大家都适用的部分,考经院的一会可以找我私下交流的,呵呵!<br/>我是北京外国语<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4%F3%D1%A7">大学</span>的,国际经济与<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3%B3%D2%D7">贸易</span>专业,学过<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E%A2%B9%DB%BE%AD%BC%C3%D1%A7">微观经济学</span>和<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A%EA%B9%DB%BE%AD%BC%C3%D1%A7">宏观经济学</span>,没有开<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D5%FE%D6%CE%BE%AD%BC%C3%D1%A7">政治经济学</span>,所以可以说有一点<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B%F9%B4%A1">基础</span>,但是学的不深,对于考研不够,几乎全部从头开始。<br/><br/>1. 整体框架<br/>2. 多本书<br/>3. 多看几篇<br/>4. 多总结,多做题<br/>整体框架:我觉得每一门课在复习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体框架,有利于制定复习计划,也有助于理解该科的内容,树立框架的过程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但是一定要在细看每门课前,对该科内容有很清晰的构架。<br/>微观:我是大三上的时候先在清华听了经济学<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D4%AD%C0%ED">原理</span>上。经济学原理,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内容,很多人说有点浪费时间,但实际上却对我后来复习微观很有帮助。一是回到当初的水平,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整体微观的框架,我觉得深刻理解微观经济学前提假设,整体思路对我后来复习很有帮助。<br/>宏观的话我是直接看张延(北大经济学院的老师)的<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D%B2%D2%E5">讲义</span>,第一部分是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以及与微观的区别,还有叙述整门课学习的内容等,思路很清晰,结构非常清楚。<br/><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D5%FE%BE%AD">政经</span>,由于之前没有学过,我去北大听课的,老师讲得真的很好,不过那时还没开始系统复习,所以也没有很好好听,但是觉得对于政经的整体的理解就形成思路。<br/><br/>多本书<br/>我觉得不管一本书写的多好,毕竟只是一个人的思路,所以只看一本书绝对不够的,可以以一本书为主,同时参考几本其它的。多几本书相互对照看后不但便于理解,还能加强记忆。<br/>微观:大三下学期开始的时侯就看张元鹏的书,第一遍看的时候很晕,越看到后面,很多的概念都开始不清,有些索性就是看的时候就是很迷糊,所以我对于难的内容一般是多看几本书,相互对照着,微观还包括三联的现代观点,平新桥的十八讲等,当然主要是用张元鹏的,其它书只看觉得有用部分,不用每一本都细看,浪费时间,而且不是很有效。<br/>宏观:我是看张延的讲义,再辅以<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6%E0%B6%F7%B2%BC%CA%B2">多恩布什</span>的书,还看了一部分<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8%DF%BA%E8%D2%B5">高鸿业</span>的书,当然以讲义为主,其它加深理解用。<br/>政经:我政经的复习有点绕,绕了很多弯,之前想不清楚哪本书好,我现在觉得第一遍用吴树青的为主,再看看高教的棕皮的书的和崔建华的那本书,而最后背崔健华的那本书。<br/><br/>多看几篇<br/>很多的细节看的时候理解了,看完第二天就又忘了,不懂了,对于理解了之后还是忘的问题,我们几个一起考的人也经常抱怨说,第二遍的感觉和第一遍一样,没有长进。但是其实也不全是,至少第二遍会比第一遍理解的快一点。所以,我觉得不管哪一门课,不管觉得复习得是不是很好,还是要多看,不断看中,会发觉对很多问题有新的理解,而且记忆也不断加深。(这个就不举例了)<br/><br/>多总结,多做题<br/>我觉得看书和做题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有时看着书觉得理解而且记得了,但是真要自己总结一下,做做题,发现差距就暴露出来。多做题可以达到记忆和巩固的效果。<br/>微观:我是每看一遍都会抄一遍标题,当然目的不在于标题,而是<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B%D8%D2%E4">回忆</span>总结。看完后,我还会做课后题,加上北大经济学院的习题,这些是主要的,所有的题必须弄懂。同时,我还做了很多<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9%E2%BB%AA">光华</span>和中心的题,因为那时候一起复习的还有一个考光华的,我们就会经常交换习题,讨论一下什么的,我觉得很有帮助。<br/>宏观:我是每看一章讲义就会把主要内容半默写半抄写地写一遍,觉得单看之后根本只有短暂记忆,不断回顾总结,才能记得住。同时我还做了多恩的课后题,还有一写乱其八糟也不知来源的习题。<br/>政经:主要还是背,资本主义部分我按崔建华那本书的总体思路,把所有觉得可以考大题的全抄了一遍,总结该怎么答题。社会主义部分则和政治结合在一起,总结了去年所有的热点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jh81522于2009-6-7 22:30:26编辑过]

<br>jh81522
 金钱 +20
 魅力 +10
 奖励是原创吗?如果是原创还将给予金币奖励,希望楼主看到后和我联系 2009-6-7 12:26:53
<br>jh81522
 金币 +1
 奖励 2009-6-7 22:32:2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5 18:01:00
<p>很好的个人总结,谢谢分享</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5 18:18:00
正在考研,多谢你的经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6 14:38:00
<p>谢谢</p><p></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7 00:00:00
Thank you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7 10:31:00
<p>很感谢楼主的文章</p><p>现在也是一个人在不停的摸索,看了文章,有很多似曾相识的感觉,当然两相对照,也有很多惭愧的地方</p><p>我恒心不行啊</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