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3306 1
2009-06-07

先来开个头,以下是从一些文章中截取的内容:

关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类观点:剑桥观点,荷兰病观点,Bacon-Eltis观点以及长期趋势观点。剑桥观点把去工业化归因于增长能力不足的出口部门去支付日益上升的进口。由于国际收支的限制使其有必要限制产出的增长,以平衡出口的增长。荷兰病观点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是资源流动和支出效应引起的。在一个三部门的模型中,资源部门和制造业部门分别被假定为是繁荣的部门和落后的部门,这两个部门构成可贸易部门,而服务业部门是不可贸易部门。资源部门的繁荣使得劳动在繁荣部门的边际生产率上升。这将导致资源离开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由于服务业部门的供给曲线向内移动,使得在服务业部门出现了过度的需求,这将会进一步导致资源从制造业部门离开。支出效应是由紧随繁荣而产生的真实收入的快速增长而引起的。这将会对服务业创造出一种附加的需求,使得资源更进一步的离开制造业部门(AnsariMohammed1, 1995)。而Bacon-Eltis观点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公共部门加速膨胀的结果。该观点的主要逻辑为政府的经费支出更多的倾向于投在服务业部门,这就使得资源从货物部门,包括产业部门移向服务业部门。这三个观点都将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归结为供给方面,但是只有消费才是经济活动的终点。

长期趋势的观点则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该观点认为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在于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收入的变动。随着人们的收入超过了最低生活费用水平,人们花在初级商品上的支出的份额将会下降。在这个阶段,初级产业的产值将会下降,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值将会上升。随着收入的更进一步增加,由于初级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了一个最低的下限,服务业产值的上升将会以制造业产值的减少为代价。

 

但是,我对这些理论的解释还是不是很满意,不知道哪位对这块内容有所研究的,可否推荐一两篇文献综述看看。同不了解的话,欢迎大家发表看法,相互交流吧,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8 09:43:00

我认为:

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还应该考虑成本的因素。一个是社会成本的因素,一个是企业成本的因素。社会成本的因素不仅包括了环境支出成本,还包括了对社会治安、教育等成本的考虑,如果是密集发展地区,还要考虑土地、水、电等资源消耗成本;企业成本的因素,一个是劳动者工资福利上涨,一个是企业销售成本、制造成本。成本因素的考虑也是从企业或区域自身角度考虑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