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增长潜力预测
  水电是技术成熟、出力相对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在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需要放在优先开发的战略位置上。水电要坚持绿色和谐开发,以大型基地为重点,大中小相结合,推进流域梯级综合开发;重视水电消纳市场研究,扩大水电资源配置范围;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合理消纳。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水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全国常规水电装机规划2020年达到3.6亿千瓦左右,开发程度67%;2030年达到4.5-5.0亿千瓦左右,开发程度超过80%,除西藏外,全国水电基本开发完毕。抽水蓄能装机规划2020年、2030年和2050年分别达到6000万千瓦、1.5亿千瓦和3亿千瓦。
  水电开发要着力解决统一认识难、统筹协调难、前期核准难、成本控制难、移民安置难“五难”问题。一是建议组建国家级水电开发委员会,加强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调管理力度,在2015年前完成西南水电合理开发时序规划研究。二是完善项目前期管理,争取2015年前颁布水电开发前期管理条例,2015年前确定乌东德、白鹤滩电站送电方向和开发时序,2015年前确定龙盘电站坝址方案。三是创新移民安置管理,争取2015年前制定出台移民安置管理办法,增加移民安置方式,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四是建立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全过程管理机制,加强投运后的环境实际影响监管,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五是促进更大范围消纳水电,推广水电丰枯电价、峰谷电价。六是建议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加强水电开发相关知识普及和宣传,并进行绩效考核。
  发展水电、核电与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相比,两者在绿色低碳(环境品质)上大致相同;在发电成本或上网电价(经济品质)上,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在电力负荷平衡中的发电装机容量利用率(容量品质)上,前者也明显优于后者。同时,当前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利用小时数处于历史低位,但是未来5——10年发电装机需求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水电和核电的建设周期为5年左右甚至更长。所以,优先发展水电和核电,既能够拉动经济发展,又能够有效规避当前供需宽松的困局,还能够确保电力结构绿色转型和保障电力中长期安全经济供应。
  2、行业未来发展重点
  水电开发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应:除发电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外,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区域经济、改善大气环境、减少河道泥沙淤积、改善水质、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以及防洪、交通、灌溉、供水、养殖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同样不可估量。
  当前,我国的水电开发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低,尤其是在西南部地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为了增加能源供给、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继续建设水库大坝和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开发利用水能资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水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水电发展的重点为大型水电基地建设,按十三大水电基地划分,在2015年和2020年十三大水电基地的总体开发程度分别达到55%和70%。可以说,我国水电建设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根据水库大坝建设和水利水电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国水电开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从单纯的工程水电转变到生态水电,从纯粹的技术工程转变到社会工程、民生工程,更加重视移民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保证水库大坝建设的抗震安全,把水电开发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程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水电开发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