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上下游竞争
       上下游竞争这一点对网商来说几乎不用分析。
       下游的消费者离散。
       即便品牌化已经非常明显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上游的诸多相互竞争的企业对网商来说也是离散的。
       网商自身所处的行业天生集中度高或几乎是垄断。
       这样几乎垄断的网商不管面对上游品牌厂商还是下游消费者,都有极强的议价权。诸如大部分淘宝卖家都不赚钱、当年董明珠和苏宁闹翻、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较高时航运价格飙升、中国房价如此高了开发商还难赚钱等等之类的现象,都在于在整个产业链条里,某一环节因垄断或近似垄断而过于强势,这一环的垄断者甚至能榨干产业链里其他环节应有的利润。
-------------------------------------------------------------------------------
-------------------------------------------------------------------------------
3其他
3.1 私有化
这一点个人认为是投资京东最大的风险,当年阿里巴巴从港股退市,无数投资者耗时多年什么都没捞到反而倒贴不少。在商言商,在利益和道德面前企业家不管怎么选都没有错。自己完全不懂私有化及相关的一切,对京东实施私有化的难度及概率无从判断。
3.2京东盈利时间表
这一点和企业价值无关,从长期投资来看,在不考虑分散这个关键因子的情况下,一个企业的股价其实越低越好(类似于希望自己的重仓股跌停,希望自己的重仓股永远趴在股息率7%+的极低股价位置上)。不过如果实现盈利所需要的时间太长,则股价大幅下行然后私有化的概率应该就高了,这对我们这些小小投资人是极其不利的,推测京东实现盈利的时间应该不会超过5年,有较大盈利的那一天也会是股价大幅上行的那一天。
3.3生鲜
生鲜是未来电商销售金额数量级很高的市场。根据以上京东自营的物流及货物存储方式分析,未来京东做好生鲜的概率较高。
3.4海外购
未来也有较大空间,根据以上的诸多分析,京东能做好这一点的概率较高,海外不少品牌未来几乎一定会在天猫有旗舰店。
3.5手机端
未来移动端下单网购的比例会很高,没人能离得开手机。目前看微信应该成为手机端很重要的即时通讯应用。京东和腾讯合作,腾讯是京东的股东之一,微信在手机端的强势对京东的未来有利,当然目前在微信上没看到任何对京东商品的广告和推广(电脑qq上和浏览器网页上常见)。
-------------------------------------------------------------------------------
-------------------------------------------------------------------------------
4估值
目前京东市值1900亿人民币(股价21,市值290亿美元)
4.1推测十年后的2026年京东的营收、净利润及P/E、市值
4.1-1推测十年后的2026年京东营收
2015年京东GMV4600亿,京东自营营业收入1700亿,网上零售总额3.8万亿。推测十年后的2026年网上零售额20万亿左右,如果以上关于需求和竞争的大部分推测和分析都对,则估算京东全平台达成3万亿左右的营收。
4.1-2推测十年后的2026年京东净利润率、净利润及市值
推测十年后的2026年京东的净利润率最少高于3%,理由如下:
1 十年后的京东对下游的消费者粘性应该比2008-2011年处于巅峰时期的苏宁强,也应该比处于巅峰时期的沃尔玛强,对上游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应该也比两者更强。在大数据统计更完善、货品存储方式更佳的情况下周转率应该也比两者高,巅峰时期的苏宁营收净利润率5%+,沃尔玛是3%+。
2目前天猫对店铺的抽成是3-5%每单,不管是京东自营的采购加价售卖方式还是在京东入驻的品牌旗舰店,每单净利润率应该都和天猫的抽成比例相当。即便十年后形成天猫京东双寡头,天猫和京东在这一点上也会更像合谋者,任意一方通过降低抽成比例来发动价格战的概率极低。
根据以上两点,推测京东营收净利润率不低于3%。
       如果诸多推测大部分都对,则是十年后的2026年京东平台营收3万亿,净利率3%,年利润1000亿+,2026年网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应该10%+,京东合理估值10-15P/E,市值过万亿,目前价买入十年回报5倍+。
4.2从发行价看目前价格
京东2014年发行,发行价格19美元,虽然说没有公司会发行时贱卖自己,只可能发行时不断吹捧粉饰高价卖出。不过当初京东上市时算处于比较渴钱的状态,再且两年过去了京东发展得更好但接近发行价,目前21的价格应该最少不至于离谱。
4.3从阿里市值看京东的市值
        阿里和京东,本质上都是抽成商。上述已详细分析过两者的很多区别,但两者的相同,要远大于讨论的诸多不同。既然都是在产业链条里某个环节的强势抽成商,即便天猫淘宝有先发优势,即便天猫淘宝服装大类比京东电器大类人们的消费金额更高,即便京东目前现在还在亏损,但在未来明显的品质化需求趋势下(需求趋势在整个产业链条里是提纲挈领),京东怎么也不至于只有阿里7分之一的市值(阿里市值2032亿美元,京东290亿美元),是阿里太贵?
-------------------------------------------------------------------------------
-------------------------------------------------------------------------------
       最后简述全文
       需求---未来网购需求会增加
       竞争优势---从客户价值角度看,京东在线上是综合类品质商品的最大的展示商,在线下是物流服务很好的跑腿商;从成本角度看,京东有可持续的物流成本优势。在有以上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京东通过抽成或类似抽成的方式获得利润。
       投资收益---如果关于京东的分析及推测大多数都对,则十年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