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7-6-25 15:46:26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只有走出总想把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体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的误区,才能找到解决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阅读(0) 回复(0)  2017-06-24 19:12:29赞快速回复






      只有走出总想把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体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的误区,才能找到解决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避免重蹈两极分化覆辙的基本分配方式、并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7:30:12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

阅读(24) 回复(0)  2017-06-25 16:23:32赞快速回复



    【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新生政权的诞生,进步、发展到能够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有一个建设、发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逐步缩小差距、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的名言来说,就是一个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做大蛋糕,和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下决心分好蛋糕的历史过程。就分配而言,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一个因为还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既不能盲目搞按劳分配,又因为必须防止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因而不能因袭旧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的特定历史阶段。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中,无论幻想把按劳分配强加于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是因袭只能富资穷劳、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都不仅在理论上有悖于马克思主义,而且必然给对实践中社会主义造成重大挫折。如果承认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当今中国还不过是处于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起点的社会主义国家。

        有的人总以为只要一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具备了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有的人总想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就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也貌似很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实则有悖于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精神。

殊不知,在马克思看来,“以自由联合劳动的条件去取代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逐步完成(这是经济改造)”——马克思既没有把公社作为应该、可以推行按劳分配的政治形式来看待,也没有对公社提出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要求,而是将逐步完成“经济改造”,“把劳动从垄断劳动者自己所创造的或是自然所赐予的劳动资料的那批人篡夺的权力(奴役)下解放出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视为新生政权的一项实质性任务。


      既然我们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既然我们还处于因为还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既不能盲目搞按劳分配,又因为必须防止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因而不能因袭旧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的特定历史阶段,那么,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究竟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制度呢?

       使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让劳动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践经过艰辛的探索从理论上所作出的明确回答。

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劳动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思想是让社会主义社会劳动逐步成为富民劳动的理论思想,是让劳动、勤劳也能致富的理论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劳动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思想,是马克思关于逐步完成经济改造,逐步把劳动从资本奴役下解放出来,逐步使劳动从经济上获得解放的具体化、中国化的重大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贡献。

九十年过去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较好地解决了不断做大蛋糕的课题;为解决好分好蛋糕的课题提出了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劳动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全党同志和广大劳动者都应该倍加重视、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决不能再让人把这个“好经”给念歪了!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坚定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的收益分配论的理论自信,珍惜、重视新的收益分配论这一重大创新成果,深化对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研究、认识,作出正确的解读,加大阐释、宣传、普及的力度,努力化解、纠正、消除种种误解、曲解,促进党的理论思想新成果在指导分配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既是思想理论教育宣传工作的职责,又是摆在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工作面前一项十分的重要任务。】——摘自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2017-01-09 13:12:0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有与自身实际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历经多年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原创首发).原帖地址:http://bbs1.people.com.cn/post/2/1/2/160538748.html



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 [color=#999999 !important][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复制链接]



盼铁成钢


19

主题

6

好友

2461

积分

硕士


电梯直达[url=][/url]
楼主
发表于 2014-7-11 17:08: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取消回复通知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还有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非常值得一提的“亮点”!(原创首发)

                                                             来源:  2014-07-11 14:59:04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非常值得一提的“亮点”

理论网>理论博客[ 2014-7-11 14:47:00 | By: 盼铁成钢 ]


     【 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新生政权的诞生,进步、发展到能够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有一个建设、发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逐步缩小差距、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的名言来说,就是一个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做大蛋糕,和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下决心分好蛋糕的历史过程。

       就分配而言,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一个因为还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既不能盲目搞按劳分配,又因为必须防止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因而不能因袭旧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的特定历史阶段。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中,无论幻想把按劳分配强加于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是因袭只能富资穷劳、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都不仅在理论上有悖于马克思主义,而且极易导致坚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政治形式”成为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所说的“一个骗局”。


    有的人总以为只要一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具备了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有的人总想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就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也貌似很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实则有悖于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精神。】——摘自盼铁成钢坚定理论自信,珍惜十五大提出的新的收益分配论的理论成果,努力搞好党的分配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阐释!——纪念建党九十三周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不少人从全会决定中解读出一个又一个的“亮点”。

     也有人在仔细阅读决定的过程中,发现一直以来都有的“坚持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叫“坚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提法,在决定中已经找不到了。至于为啥不再援用这种提法,至今未见权威解读,更无人将其视为“亮点”。

      个人以为:如果全会是从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识到了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根本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不再提“要坚持实行按劳分配” 或“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那么,这倒的确是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非常值得一提的“亮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5 17:32:12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5-8-3 15:31
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头戏”——排除阻碍劳动者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
     “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 ...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样, 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两极分化,是一个其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因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就成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揭示导致两极分化的根源——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由这种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的科学预测。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想要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究竟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分配方式?是把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体)套用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还是应该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探索、开创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怎么用?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


      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从走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制度的确立建设、发展到私有制的彻底消灭,是一个渐次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过程。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的科学预测。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想要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究竟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无疑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分配发展的方向、目标。但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新生政权的诞生,进步、发展到能够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有一个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旧的分配方式、制度向按劳分配的方式、制度过渡的过程,是一个既不能长期因袭旧的分配方式、制度,又还不能实行按劳分配的方式、制度的历史阶段;一个因为还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既不能盲目搞按劳分配(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为主不为主之说),又因为必须防止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因而不能因袭旧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的特定历史阶段;一个必须创建有别于资本主义道路——必然两极分化之路、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语录)”的新的分配方式、制度的历史阶段。


     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创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制度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要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发展成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成长之路要走。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发展成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将是一个逐步前行的很长的历史过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开创处于并将长期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制度,决不是“偷懒”——简单套用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把按劳分配强加在其头上就能完成的艰巨的历史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根本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运用它分析解决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处于并将长期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究竟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根本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决不能脱离还远不是可以和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实际去“设计”,绝不能照本宣科和“偷懒”——简单地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当今中国头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创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人们走出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阶段,就总想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误区拓展了认识空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没再援用“坚持按劳分配”或者“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提法。个人以为:全会应该是从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识到了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根本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不再援用“坚持实行按劳分配” 或者“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提法。个人以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闪耀着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光的“亮点”,我们没有理由不让这个亮点亮起来,然而遗憾的是,这个“亮点”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阐释。很快就要召开十九大了,但愿:党的理论宣传思想工作者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能重视、珍惜、深入阐释、宣传好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这个闪耀着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光的“亮点”,让这个闪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亮点真正亮起来,坚持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根本的实际出发,致力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的探索、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7 14:05:53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现实中的中国,还远不是可以实行 按劳分配 的国度.

阅读(15) 回复(0)  2017-06-26 19:31:02赞快速回复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分配方式的科学预测,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的基础之上的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历史上一个很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眼下还只是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过几十年的国度,把按劳分配作为未来基本分配方式发展的方向、原则写入宪法是必须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中国,离马克思所预测的、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而现实中的中国,还远不是能够 各尽所能 和可以实行 按劳分配 (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 的国度。

        按劳分配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才能实行?

     《哥达纲领批判》中有这样的表述: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每一名劳动者都能从社会领得一张在作了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的凭证,劳动者个人根据这张凭证向社会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显然在这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

       劳动者的个人劳动,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社会发给劳动者的是作了必要社会扣除后的劳动券而不再是货币。劳动者凭劳动券领取而不是购买消费资料。这显然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基础之上是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显然还远没有进入“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因而也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属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那它至少也还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中的“起始阶段”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离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消亡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时期,既然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那么又何来什么按劳分配为辅与为主之说?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总想把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强加在当今中国的头上的想法,是……

阅读(3) 回复(0)  2017-06-26 20:00:34赞快速回复








      
      总想把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强加在当今中国的头上的想法,是“偷懒”——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方式不愿意作艰辛探索的“懒汉思想”是太超前——超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的幻想;不肯走出 总想把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强加在当今中国的头上 的误区则是对传统认识的教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9 10:48:36
神呢叫家庭净资产?没看到解释。这个概念才是理解本文的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 14:35:56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7-6-27 14:05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现实中的中国,还远不是可以实行 按劳分配 的国度.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并不等于已经具有现实可能性.


阅读(0) 回复(0)  2017-07-01 15:41:02赞快速回复


     

      在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中,“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 “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显然在这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


       劳动者的个人劳动,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社会发给劳动者的是作了必要社会扣除后的劳动券而不再是货币。劳动者凭劳动券领取而不是购买消费资料。这显然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基础之上是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显然还远没有进入“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因而也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属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那它至少也还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中的“起始阶段”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离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消亡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时期,既然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那么又何来什么按劳分配为辅与为主之说?


      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社会上产生实行按劳分配的要求和想法具有必然性。然而,有必然性并不等于就已经有了现实可能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还在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离 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不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即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历史阶段。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走(建设、发展)到了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才会具有实行按劳分配的现实可能性。


      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必将证明:无论把必然性论证得多么充分,也不管把必要性说的多么动听,哪怕创造再多的“新名词”、“新概念”来企图“自圆其说”,归根到底,误以为只要有必然性,就具有现实可能性,误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等同于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总想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的想法,终归只是一种不实事求是——不切实际、有悖于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的幻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 16:23:03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7-7-1 14:35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并不等于已经具有现实可能性.
      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必将证明:无论把必然性论证得多么充分,也不管把必要性说的多么动听,哪怕创造再多的“新名词”、“新概念”来企图“自圆其说”,归根到底,误以为只要有必然性,就具有现实可能性,误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等同于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总想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的想法,终归只是一种不实事求是——不切实际、有悖于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的幻想。
========================================
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必将证明:总想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不切实际、有悖于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的幻想,终将被真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所抛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2 10:31:45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7-7-1 16:23
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必将证明:无论把必然性论证得多么充分,也不管把必要性 ...
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必将证明:总想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不切实际、有悖于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的幻想,终将被真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所抛弃。
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item/%E4%BF%9D%E5%8D%AB%E3%80%8A%E8%B5%84%E6%9C%AC%E8%AE%BA%E3%80%8B%EF%BC%9A%E7%BB%8F%E6%B5%8E%E5%BD%A2%E6%80%81%E7%A4%BE%E4%BC%9A%E7%90%86%E8%AE%BA%E5%A4%A7%E7%BA%B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2 10:32:29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7-7-1 14:35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并不等于已经具有现实可能性.
经济形态社会理论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item/%E7%BB%8F%E6%B5%8E%E5%BD%A2%E6%80%81%E7%A4%BE%E4%BC%9A%E7%90%86%E8%AE%B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2 10:32:4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3 19:11:47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纪念建党96周年

阅读(2056) 回复(28)  2017-07-01 17:36:33赞(4)快速回复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能够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吗?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讨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能够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吗?

阅读(3035) 回复(58)  2016-06-05 19:06:07赞(2)快速回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能够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吗?



       多年来,一直流行着企图实行按劳分配或叫按劳分配为主的主张。

       关键在于: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历史阶段的中国,是否具备了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的历史条件?如果具备了,当然分配制度就必须依据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来设计,如果尚不具备,那么,显然就该“另当别论”了。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分配方式的科学预测,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的基础之上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才能实行?


     《哥达纲领批判》中有这样的表述: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每一名劳动者都能从社会领得一张在作了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的凭证,劳动者个人根据这张凭证向社会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显然在这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

       劳动者的个人劳动,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社会发给劳动者的是作了必要社会扣除后的劳动券而不再是货币。劳动者凭劳动券领取而不是购买消费资料。这显然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基础之上是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显然还远没有进入“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因而也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属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那它至少也还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中的“起始阶段”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离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消亡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时期,既然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那么为辅与为主之说是不是都毫无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对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了正确判断。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既与走资本主义道路有本质的区别的历史阶段,又离马克思所预测的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或许正是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的“公社”所处的历史阶段,即马克思所提到的“经济改造”的历史阶段——还不是“经济改造”已经完成,能够实行按劳分配或者按劳分配为主的历史阶段。因而,在分配方式方上,是一个既不能因袭旧的、只能富资穷劳的“游戏规则”,又还不能实行按劳分配的特定历史阶段,因而在基本分配制度的设计上,就既要变革旧的、只能富资穷劳的“游戏规则”,不能超越历史阶段搞什么按劳分配或者叫什么按劳分配为主的“花架子”的历史阶段,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创建与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相适应的有自身特色的分配方式、制度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对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了正确判断。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把它与马克思所预测的具备了实行按劳分配条件阶段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混为一谈,对确立与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相适应的基本分配方式, 对依据新的分配方式设计、创新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分配制度,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并不等于已经具有现实可能性.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并不等于已经具有现实可能性.

阅读(0) 回复(0)  2017-07-01 15:41:02赞快速回复



      


     

       在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中,“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 “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显然在这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

       劳动者的个人劳动,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社会发给劳动者的是作了必要社会扣除后的劳动券而不再是货币。劳动者凭劳动券领取而不是购买消费资料。这显然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基础之上是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显然还远没有进入“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因而也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属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那它至少也还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中的“起始阶段”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离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消亡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时期,既然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那么又何来什么按劳分配为辅与为主之说?

      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社会上产生实行按劳分配的要求和想法具有必然性。然而,有必然性并不等于就已经有了现实可能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还在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离 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不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即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历史阶段。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走(建设、发展)到了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才会具有实行按劳分配的现实可能性。

      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必将证明:无论把必然性论证得多么充分,也不管把必要性说的多么动听,哪怕创造再多的“新名词”、“新概念”来企图“自圆其说”,归根到底,误以为只要有必然性,就具有现实可能性,误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等同于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总想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的想法,终归只是一种不实事求是——不切实际、有悖于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的幻想。


三.



现实的中国,还远不是可以实行 按劳分配 的国度.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现实中的中国,还远不是可以实行 按劳分配 的国度.

阅读(29) 回复(0)  2017-06-26 19:31:02赞快速回复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分配方式的科学预测,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的基础之上的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历史上一个很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眼下还只是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过几十年的国度,把按劳分配作为未来基本分配方式发展的方向、原则写入宪法是必须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中国,离马克思所预测的、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而现实中的中国,还远不是能够 各尽所能 和可以实行 按劳分配 (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 的国度。

        按劳分配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才能实行?

     《哥达纲领批判》中有这样的表述: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每一名劳动者都能从社会领得一张在作了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的凭证,劳动者个人根据这张凭证向社会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显然在这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

       劳动者的个人劳动,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社会发给劳动者的是作了必要社会扣除后的劳动券而不再是货币。劳动者凭劳动券领取而不是购买消费资料。这显然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基础之上是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显然还远没有进入“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因而也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属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那它至少也还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中的“起始阶段”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离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消亡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远不是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时期,既然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那么又何来什么按劳分配为辅与为主之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3 19:12:58

四.



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

阅读(38) 回复(0)  2017-06-25 16:23:32赞快速回复



   

      






    【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新生政权的诞生,进步、发展到能够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有一个建设、发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逐步缩小差距、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的名言来说,就是一个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做大蛋糕,和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下决心分好蛋糕的历史过程。就分配而言,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一个因为还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既不能盲目搞按劳分配,又因为必须防止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因而不能因袭旧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的特定历史阶段。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中,无论幻想把按劳分配强加于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是因袭只能富资穷劳、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都不仅在理论上有悖于马克思主义,而且必然给对实践中社会主义造成重大挫折。如果承认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当今中国还不过是处于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起点的社会主义国家。

        有的人总以为只要一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具备了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有的人总想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就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也貌似很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实则有悖于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精神。

殊不知,在马克思看来,“以自由联合劳动的条件去取代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逐步完成(这是经济改造)”——马克思既没有把公社作为应该、可以推行按劳分配的政治形式来看待,也没有对公社提出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要求,而是将逐步完成“经济改造”,“把劳动从垄断劳动者自己所创造的或是自然所赐予的劳动资料的那批人篡夺的权力(奴役)下解放出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视为新生政权的一项实质性任务。


      既然我们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既然我们还处于因为还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既不能盲目搞按劳分配,又因为必须防止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因而不能因袭旧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的特定历史阶段,那么,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究竟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制度呢?

       使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让劳动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践经过艰辛的探索从理论上所作出的明确回答。

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劳动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思想是让社会主义社会劳动逐步成为富民劳动的理论思想,是让劳动、勤劳也能致富的理论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劳动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思想,是马克思关于逐步完成经济改造,逐步把劳动从资本奴役下解放出来,逐步使劳动从经济上获得解放的具体化、中国化的重大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贡献。

九十年过去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较好地解决了不断做大蛋糕的课题;为解决好分好蛋糕的课题提出了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劳动要素平等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全党同志和广大劳动者都应该倍加重视、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决不能再让人把这个“好经”给念歪了!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坚定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的收益分配论的理论自信,珍惜、重视新的收益分配论这一重大创新成果,深化对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研究、认识,作出正确的解读,加大阐释、宣传、普及的力度,努力化解、纠正、消除种种误解、曲解,促进党的理论思想新成果在指导分配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既是思想理论教育宣传工作的职责,又是摆在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工作面前一项十分的重要任务。】——摘自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2017-01-09 13:12:0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有与自身实际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历经多年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原创首发).原帖地址:http://bbs1.people.com.cn/post/2/1/2/160538748.html


         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1 17:08: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取消回复通知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还有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非常值得一提的“亮点”!(原创首发)

                                                             来源:  2014-07-11 14:59:04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非常值得一提的“亮点”

理论网>理论博客[ 2014-7-11 14:47:00 | By: 盼铁成钢 ]


     【 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新生政权的诞生,进步、发展到能够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有一个建设、发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逐步缩小差距、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的名言来说,就是一个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做大蛋糕,和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下决心分好蛋糕的历史过程。

       就分配而言,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一个因为还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既不能盲目搞按劳分配,又因为必须防止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因而不能因袭旧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的特定历史阶段。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中,无论幻想把按劳分配强加于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是因袭只能富资穷劳、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都不仅在理论上有悖于马克思主义,而且极易导致坚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政治形式”成为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所说的“一个骗局”。


    有的人总以为只要一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具备了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有的人总想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就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也貌似很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实则有悖于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精神。】——摘自盼铁成钢坚定理论自信,珍惜十五大提出的新的收益分配论的理论成果,努力搞好党的分配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阐释!——纪念建党九十三周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不少人从全会决定中解读出一个又一个的“亮点”。

     也有人在仔细阅读决定的过程中,发现一直以来都有的“坚持实行按劳分配”或者叫“坚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提法,在决定中已经找不到了。至于为啥不再援用这种提法,至今未见权威解读,更无人将其视为“亮点”。

      个人以为:如果全会是从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识到了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根本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不再提“要坚持实行按劳分配” 或“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那么,这倒的确是一个闪耀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非常值得一提的“亮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3 19:13:30

五.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阅读(10) 回复(0)  2017-06-25 17:30:02赞快速回复



盼铁成钢



32#
发表于 2017-6-10 21:38:08 |只看该作者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5-8-3 15:31
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头戏”——排除阻碍劳动者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
     “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 ...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样, 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两极分化,是一个其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因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就成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揭示导致两极分化的根源——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由这种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的科学预测。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想要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究竟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分配方式?是把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体)套用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还是应该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探索、开创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

       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怎么用?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

      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从走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制度的确立建设、发展到私有制的彻底消灭,是一个渐次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过程。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的科学预测。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想要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究竟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无疑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分配发展的方向、目标。但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新生政权的诞生,进步、发展到能够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有一个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旧的分配方式、制度向按劳分配的方式、制度过渡的过程,是一个既不能长期因袭旧的分配方式、制度,又还不能实行按劳分配的方式、制度的历史阶段;一个因为还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既不能盲目搞按劳分配(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为主不为主之说),又因为必须防止和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因而不能因袭旧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制度的特定历史阶段;一个必须创建有别于资本主义道路——必然两极分化之路、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语录)”的新的分配方式、制度的历史阶段。


     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创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制度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要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发展成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成长之路要走。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发展成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将是一个逐步前行的很长的历史过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开创处于并将长期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制度,决不是“偷懒”——简单套用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把按劳分配强加在其头上就能完成的艰巨的历史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根本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运用它分析解决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处于并将长期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究竟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根本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决不能脱离还远不是可以和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实际去“设计”,绝不能照本宣科和“偷懒”——简单地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当今中国头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创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人们走出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阶段,就总想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误区拓展了认识空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没再援用“坚持按劳分配”或者“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提法。个人以为:全会应该是从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识到了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根本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而不再援用“坚持实行按劳分配” 或者“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提法。个人以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闪耀着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光的“亮点”,我们没有理由不让这个亮点亮起来,然而遗憾的是,这个“亮点”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阐释。很快就要召开十九大了,但愿:党的理论宣传思想工作者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能重视、珍惜、深入阐释、宣传好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这个闪耀着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光的“亮点”,让这个闪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亮点真正亮起来,坚持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根本的实际出发,致力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的探索、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4 22:56:00
《保卫《资本论》 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修订版)》(许光伟)【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
http://item.jd.com/12208630.html?dist=jd

保卫《资本论》 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修订版)
为纪念《资本论》首次出版150周年而修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6 19:51:56

转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纪念建党96周年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7-7-3 19:11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

【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必将证明:无论把必然性论证得多么充分,也不管把必要性说的多么动听,哪怕创造再多的“新名词”、“新概念”来企图“自圆其说”,归根到底,误以为只要有必然性,就具有现实可能性,误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等同于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总想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的想法,终归只是一种不实事求是——不切实际、有悖于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的幻想。】——摘自“楼主”的帖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并不等于已经具有现实可能性”.


==================================================================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选集:第2卷.

     

          当革命成功之后,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的人总以为只要一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具备了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有的人总想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就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


    当今中国最根本的国情是: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想要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究竟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分配方式?是把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体)套用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还是应该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探索、开创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分配方式?唯一正确的选择是: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探索、开创与之相适应的(或者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道理很简单:与 不能把城市武装起义强加在当年的中国革命头上、不能“急于求成”地追求所有制的“一大二公”和把只有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中高级阶段才有可能实行的“计划经济”等强加于新中国头上的道理一样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6 20:02:39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7-7-3 19:11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探索、开创与之相适应的(或者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道理很简单:

阅读(0) 回复(0)  2017-07-06 19:45:26赞快速回复



     

       【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必将证明:无论把必然性论证得多么充分,也不管把必要性说的多么动听,哪怕创造再多的“新名词”、“新概念”来企图“自圆其说”,归根到底,误以为只要有必然性,就具有现实可能性,误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等同于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总想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的想法,终归只是一种不实事求是——不切实际、有悖于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的幻想。】——摘自盼铁成钢的帖子“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并不等于已经具有现实可能性.


==================================================================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选集:第2卷.  

          当革命成功之后,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的人总以为只要一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具备了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有的人总想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就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

    当今中国最根本的国情是: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想要避免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究竟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分配方式?是把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体)套用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还是应该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探索、开创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分配方式?唯一正确的选择是: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探索、开创与之相适应的(或者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道理很简单:与 不能把城市武装起义强加在当年的中国革命头上、不能“急于求成”地追求所有制的“一大二公”和把只有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中高级阶段才有可能实行的“计划经济”等强加于新中国头上的道理一样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6 20:21:57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楼主”的帖子认为:……

阅读(46) 回复(0)  2017-07-02 14:19:38赞快速回复





     “楼主”的帖子认为:不能超越历史阶段,不能把只有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更高级的历史阶段——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基础之上才能实行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要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根本的实际出发,变革旧的、只能富资穷劳、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基本分配方式,探索、开创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分配方式。其实,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进行基本分配方式的变革与创新的艰辛探索。一,建国初期的有益探索已经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有心查看者请查看拙贴:
——http://bbs1.people.com.cn/post/2/1/2/163410756.html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转:重温建国初期的方针政策,着眼共同富裕,下决心变革创新基本分配制度,分好不断做大的蛋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0 15:55:13
请您鼎力支持!!



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第5期电子版.pdf  


《资本论》史书工作意蕴再解析———中国语境与中国运用

许光伟(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2017 年9 月第38卷第5期第1-11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0 17:17:34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7-7-3 19:11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

      这些话肯定会让不少人很没“面子”、很不舒服,只有这些人真有实事求是精神,真敢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才可能接受的话:

     【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社会上产生实行按劳分配的要求和想法具有必然性。然而,有必然性并不等于就已经有了现实可能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还在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离 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不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即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历史阶段。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走(建设、发展)到了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才会具有实行按劳分配的现实可能性。


      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必将证明:无论把必然性论证得多么充分,也不管把必要性说的多么动听,哪怕创造再多的“新名词”、“新概念”来企图“自圆其说”,归根到底,误以为只要有必然性,就具有现实可能性,误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等同于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总想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的想法,终归只是一种不实事求是——不切实际、有悖于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的幻想。】—— 摘自“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并不等于已经具有现实可能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1 14:02:33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7-7-3 19:11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

  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社会上产生实行按劳分配的要求和想法具有必然性。然而,有必然性并不等于就已经有了现实可能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还在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离 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不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即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历史阶段。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走(建设、发展)到了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才会具有实行按劳分配的现实可能性。

      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必将证明:无论把必然性论证得多么充分,也不管把必要性说的多么动听,哪怕创造再多的“新名词”、“新概念”来企图“自圆其说”,归根到底,误以为只要有必然性,就具有现实可能性,误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等同于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的历史阶段,总想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的想法,终归只是一种不实事求是——不切实际、有悖于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的幻想。

==============================================
        上面这些话尽管会让不少人的“面子”挂不住、感到不舒服,但只要是真心实事求是,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根本的实际出发,就一定能够把初级阶段与中高级阶段区别开来,就可以做到置往日的“面子”于不顾,不再把只有中乃至高级阶段才能做到的事情强加于初级阶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11 21:32:51
复制代码


如果我们谈的是经济学,那么总是从生产角度出发。既然社会主义是重建个人所有制,那对任何一种分配说来,都首先是指生产资料的分配。有了这种分配,另一分配也就确定了。

总起来说,现在的经济学,都是假混在做所谓的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24 16:15:28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7-7-10 17:17
这些话肯定会让不少人很没“面子”、很不舒服,只有这些人真有实事求是精神,真敢从处于并将长期处 ...
“  这些话肯定会让不少人很没“面子”、很不舒服……”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虽然为解放思想,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然而真正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不把只有社会主义中级甚至是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更要有真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决心和勇气。

     如今,人们早已抛弃了“面子”,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出了把“一大二公”、计划经济等强加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误区,面对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现实,也鲜见有人再争论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尽管可能还有人认为在我国劳动力不是商品)。

      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认识,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走出总想把只有社会主义中级甚至是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的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强加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的误区,认真回顾总结我们党多年来在实践中和理论上的艰辛探索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完成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制度的创举,难道还有什么“面子”不能放弃、丢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24 19:14:0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解放思想,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更要有真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决心和勇气.


        转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虽然为解放思想,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虽然为解放思想,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阅读(0) 回复(0)  2017-07-24 16:11:07赞快速回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虽然为解放思想,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然而真正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不把只有社会主义中级甚至是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更要有真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决心和勇气。
       如今,人们早已抛弃了“面子”,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出了把“一大二公”、计划经济等强加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误区,面对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现实,也鲜见有人再争论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尽管可能还有人认为在我国劳动力不是商品)。
       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认识,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走出总想把只有社会主义中级甚至是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的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强加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的误区,认真回顾总结我们党多年来在实践中和理论上的艰辛探索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完成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制度的创举,难道还有什么“面子”不能放弃、丢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24 19:16:55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7-7-24 16:15
“  这些话肯定会让不少人很没“面子”、很不舒服……”
=====================================
    楼主长期研究所谓的按劳分配这个概念,并认为这个概念是马克思提出来的。但是我在这里非常不幸地提出这样的的问题:马克思在他的哪部著作中提出了按劳分配的概念?它的明确的意义是什么?如果这两个问题都没有弄清楚,就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研究,那么这种研究有什么意义?又能得到什么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24 22:19:03
zhuxiang 发表于 2017-7-24 19:16
楼主长期研究所谓的按劳分配这个概念,并认为这个概念是马克思提出来的。但是我在这里非常不幸地提出 ...
很感谢这位网友的查看、跟帖!

“楼主长期研究所谓的按劳分配这个概念” —您误会了,我对按劳分配谈不上研究,更说不上长期。

我以为,在中国,在现实中,实行的根本不是所谓的行按劳分配,也谈不上实行了所谓的按劳分配为主,因而总觉得,把按劳分配或者叫什么按劳分配为主 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是不切实际的——本人并没有投入多少更谈不上大量精力去研究按劳分配、其明确意义甚至取找寻其出处,只是发表一些认为把按劳分配或者叫什么按劳分配为主强加在处于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很不妥看法,有没有什么意义、会是什么结果,我没有也不愿意花精力去想那么多。

至于您问到的按劳分配的“出处”,遗憾得很——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本人读得不多,因而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不过,在我看来,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所论及的按劳分配来看,其来源,很可能与学者们对《哥达纲领批判》的有关论述的认识有关——纯属个人猜测,供您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25 01:11:56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7-7-24 22:19
很感谢这位网友的查看、跟帖!

“楼主长期研究所谓的按劳分配这个概念” —您误会了,我对按劳分配谈不 ...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只提出了按需分配的概念,并没有提出按劳分配的概念。

   还有一个问题按劳分配的明确的意义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弄清楚,所谓的实现按劳分配这个问题也是没有意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25 10:26:10
zhuxiang 发表于 2017-7-25 01:11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只提出了按需分配的概念,并没有提出按劳分配的概念。

   还有一个问 ...
“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只提出了按需分配的概念,并没有提出按劳分配的概念。”——这里的确没有提按劳分配这个概念,我也没有说出自这里。
说“其来源,很可能与学者们对《哥达纲领批判》的有关论述的认识有关”,是我个人猜想很可能与其中关于“有折有扣”的劳动所得、劳动者的劳动在作了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能够得以全部返还、劳动者凭“劳动券”领取个人消费资料、这种“有折有扣”的劳动所得仍保留有旧的痕迹——“资产阶级法权”等等不同于按需分配的论述有关。而且已经说明了“纯属个人猜测,供您参考”,望别介意。
至于按劳分配的明确意义,这恐怕要去找研究按劳分配的专家们去咨询了——我已经说过,“您误会了,我对按劳分配谈不上研究,更说不上长期。”作为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从事过长期重体力劳动的劳工,我认为,无论是《哥达纲领批判》中在作了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能够全部返还给劳动者个人,还是如今用的比较多的“百度”的解释,都很符合劳动者的心愿。
至于弄没弄清按劳分配的明确意义,所谓的实现按劳分配这个问题有没有意义,我想在重复告诉您:我以为,在中国,在现实中,实行的根本不是所谓的行按劳分配,也谈不上实行了所谓的按劳分配为主,因而总觉得,把按劳分配或者叫什么按劳分配为主 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是不切实际的——本人并没有投入多少更谈不上大量精力去研究按劳分配、其明确意义甚至取找寻其出处,只是发表一些认为把按劳分配或者叫什么按劳分配为主强加在处于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很不妥看法,有没有什么意义、会是什么结果,我没有也不愿意花精力去想那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26 13:21:09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7-7-25 10:26
“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只提出了按需分配的概念,并没有提出按劳分配的概念。”——这里的确没 ...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设想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收入的分配。这种设想是以批判拉萨尔的理论的方式来表述的。但是这种设想并不是现成的不可更改的结论。因为这种设想 毕竟是一种猜测,它并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马克思在表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收入分配时,并没有把这种收入分配称之为按劳分配。

   在马克思之后,有人提出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收入分配是按劳分配,并把按劳分配和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相关论述联系起来:马克思在这里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论述就被冠以按劳分配的名称。而斯大林说所谓的社会主义国有制实现了按劳分配。这里便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1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收入分配的设想——预测是什么?2按劳分配的明确意义是什么?3所谓的社会主义国有制实现的是什么样的收入分配?由于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或专家把马克思的设想、按劳分配和所谓的社会主义国有制的收入分配混为一谈,因此对这三个方面即两个是精神上的规定和已经实现的收入分配之间的区别却根本没有进行严肃的研究。这种研究之所以没有得到关注和展开,很多程度上是出于政治上的因素。如果这三个方面的规定是有区别的,那么所谓的社会主义国有制就不是社会主义呢。很显然社会主义国有制的收入分配应当符合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收入分配的设想,如果不符合,那么社会主义国有制就不是社会主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1 00:11:30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阅读(36) 回复(0)  2017-07-31 17:27:03赞快速回复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阅读(55) 回复(0)  2017-07-21 16:59:36赞快速回复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 p633.
        认清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问题如此,认清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亦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本该包括“革命论”与“建设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或者叫历史方位)给出了正确定论。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必须面对并将长期面对的最根本的国情。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从理论到实践都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进一步“认清”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解放思想,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真要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更要有真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决心和勇气.

阅读(31) 回复(0)  2017-07-24 16:37:13赞快速回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解放思想,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更要有真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决心和勇气.


        转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虽然为解放思想,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虽然为解放思想,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阅读(0) 回复(0)  2017-07-24 16:11:07赞快速回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虽然为解放思想,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然而真正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不把只有社会主义中级甚至是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更要有真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决心和勇气。
       如今,人们早已抛弃了“面子”,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出了把“一大二公”、计划经济等强加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误区,面对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现实,也鲜见有人再争论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尽管可能还有人认为在我国劳动力不是商品)。
       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认识,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走出总想把只有社会主义中级甚至是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的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强加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的误区,认真回顾总结我们党多年来在实践中和理论上的艰辛探索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完成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制度的创举,难道还有什么“面子”不能放弃、丢掉吗?

                  -----------------------------------------------------------------------------------------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 p633.

        认清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问题如此,认清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亦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进一步“认清中国的国情”,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认识,“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走出总想把只有社会主义中级甚至是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的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强加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头上的误区,认真回顾总结我们党多年来在实践中和理论上的艰辛探索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分配方式、制度,以利于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转帖:《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阅读(2) 回复(0)  2017-07-30 21:50:59赞快速回复



     

      


       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摘自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见《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28日  01 版).

        【理论上和实践中开创处于并将长期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制度,决不是“偷懒”——简单套用按劳分配或者叫按劳分配为主,把按劳分配强加在其头上就能完成的艰巨的历史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根本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要把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发展成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成长之路要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创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方式、制度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人们走出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阶段,就总想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误区拓展了认识空间。】——摘自主帖(注:“主帖”见强国社区>深入讨论《很快就要召开十九大了,期待着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一个闪着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之光的“亮点”亮点真正亮起来》).
      很快就要召开19大了,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化对分好不断做大的“蛋糕”与避免重蹈两极分化覆辙的认识,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分配方式、制度的探索、开创,以利于“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26 16:06:21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按劳分配,只有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非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产生、存在的分配方式.

阅读(6) 回复(0)  2017-08-26 14:46:23赞快速回复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在市场经济(无论是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企业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还是股份、“混合”所有制,无论是以货币(劳动法规定的方式)还是以其他……

阅读(1) 回复(0)  2017-08-26 14:07:11赞快速回复







        
      在市场经济(无论是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企业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还是股份、“混合”所有制,无论是以货币(劳动法规定的方式)还是以其他方式(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方式)支付的,它都不具有按劳分配的性质。
        ——按劳分配,只有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已经消亡——非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产生、存在的分配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薪金),对劳动者而言,是出让劳动力使用权所得,因而是劳动所得,但绝不是按劳分配所得。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早有定论。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薪金)说成是按劳分配所得,不论如何“精心装扮”,“缝制”出来的依然不过是皇帝的新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