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382 0
2009-06-10

(一)产业集中度提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由于钢铁消费强度减弱,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促使传统强势企业寻求从对立竞争逐步转向争取合作垄断竞争,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主要钢铁生产国家(地区)的兼并重组盛行,钢铁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虽然我国钢铁工业在世界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钢铁产量和消费量均遥遥领先居于首位,但与此极不相称的是,我国进入世界前10位的钢铁企业只有宝钢和唐钢两家。

(二)钢铁企业展现出链条对链条的竞争趋势

第一,在过去一年,全球大型钢铁生产企业纷纷加速全球市场布局,以强化全球竞争力。全球钢铁生产业加速整合的趋势充分展现了“米塔尔模式”的魅力。即通过全球并购快速扩充产能,强化生产企业对市场控制力,同时以庞大的产能优势强化对产业链上游铁矿石资源的控制,从而避免自身陷入行业周期性波动之中。在此基础上,以最优的生产管理与铁矿石成本优势的“组合拳”,改变行业传统的价值链组合方式,给以竞争对手更加的经营压力,进而继续推进更大规模的行业整合。

第二,铁矿石企业加速整合。此次必和必拓竞购力拓,使业已紧绷的全球钢铁产业链关系愈加复杂。表面上看,铁矿石价格上涨趋势对产业链上游企业长期利好。然而,深入分析全球钢铁行业竞争的内在逻辑与竞争结构,“米塔尔模式”的穿透力则更加凸显。

第三,海运竞争成为新焦点。由于坐拥铁矿石资源,三大矿业巨头在全球铁矿石海运市场中渐成主导力量。一方面,三大巨头通过控制铁矿石出货量来影响海运期货市场价格,致使铁矿石海运费大起大落,而其自身则在海运期货市场频繁出手谋取暴利。另一方面,必和必拓、力拓两家公司已拥有自己的海运船队,在铁矿石海运市场赢得竞争主动地位。通过建立完善的海运市场及中介服务体系,日本海运企业逐步拥有了通过对运输价格的期货买卖操纵特定领域运价的能力。

以上分析可见,无论是米塔尔钢铁,还是必和必拓,或是日本海运企业,尽管身处产业链不同环节,但围绕钢铁业的产业链价值转移而展开的竞争,已使全球钢铁行业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链条对链条”的全球化竞争时代。在新的竞争模式下,资本的快速流动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边界,使行业竞争超越单纯的制造、运输或采矿。而那些固守区域市场和单一产业环节的生产企业,则可能反复受到产业链价值转移的振荡,直至被竞争所淘汰。

(三)产业链上下延伸

从WSD(世界钢动态)近年全球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序评价指标变化可以看出,一方面,钢铁生产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权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强调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对钢铁企业“下游企业参与度”、“扩展能力”、“铁矿石和焦煤资源”、“联盟、并购与合资”等产业链指标给予较高权重,发展产业链对钢铁企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钢铁产业链又长又宽,关联产业众多,关联市场规模巨大,企业不可能控制一个完整的链条,这些特点使企业在产业链延伸上面临更为艰难的选择。

(四)钢铁物流新特点

钢铁物流需求的规模远远大于世界钢铁产量,钢铁物流运输模式以洲际的远洋航运和内陆的公铁运输方式为主,物流外包和物流共同化是主导的物流组织形式,回收物流越来越得到重视。

文章出处:上海东滩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钢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