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保险精算与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900 0
2016-07-20

重组股是A股市场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蕴藏着很多机会,如果对此视而不见,是相当不负责任的,前公募基金一哥王亚伟如是说。的确如王亚伟所说的一样,由于新股发行制度长期审批制的存在,事实上我们A股市场这十多年里股票和资金的关系经常是供小于求的。那么一个公司的退市变成小概率的事情,无论是重组还是借壳都可以让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短期迎来春天,由此也诞生了一只只的不死鸟。从股价表现上我们已经习惯了许多神话,例如重组成功一般带来股价的35个涨停,借壳成功等同于IPO一般会带来10个以上的涨停,如果说炒股票的高手不懂重组股的博弈那么就不配当成高手,可以说完全不懂中国股市博弈的精髓,那么从今年开始事情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严厉的监管政策一条条的出台让博弈重组题材的高手们闷头吃面,当时光机从过去流转到现在,很多人内心中会有所疑问,在个股博弈中重组题材还能做吗,如果能做的话该如何去做?



图片2.png


从一汽轿车的股东持仓中我们应该很明显的看到基金一哥王亚伟的持仓,而近期一汽轿车的重组失败也极大的影响了王亚伟的基金市值。而且这种重组失败的案例已经不只一个两个了,即便是成功重组的品种似乎在股价表现上也是非常不尽人意。


图片3.png


看到冀东水泥的高开低走不相信大家不吐槽,126亿的重组方案被通过后都涨不起来,A股你还要闹哪样?国企改革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从重组这个角度选个股是不是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似乎这已经要成为最终答案了。


但是近期通过一个品种的案例我发现重组炒作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悄然存在着,首先我们要知道国企改革的口号是做大做强,首先做大是第一个词语,这时候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国南车和北车的合并还是中国远洋集团的整合再到宝钢、武钢的合并,二级市场并不买账,原因无非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当这些大块头进行整合后庞大的市值使得股票炒家望而生畏,谁有那么多的资金来折腾权重呢?第二个原因是即使兼并整合之后未来的业绩能够得到根本改变吗?国企的管理层能足够信任吗,会把一家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做吗?我觉得这些问题在短期内是没有答案的,在目前的市场中只有一点能够改变投资者的预期,那就是国退民进。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进行转让之后,新的大股东将会更加的有动能去经营,如果是一家民企接盘则效果更佳。我们想想看,一家民企拿着身家性命进行接盘后不呕心沥血的运作岂不是跟自己过不去,这是我的猜想,那么有没有真实的数据或者证据出来?


图片4.png


要分析出同样是国企改革为什么二级市场的认可度天壤之别的原因并不复杂,我们来看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说明,大股东的更替不光增加了市场想象空间而且为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改善提高了可预期性,真金白银的受让股权不立马做资产注入才怪,既然已经是选择注入资产那么不注入有市场想象力的资产才怪!


既然我们已经能够看到现在国企改革的新玩法是玩一些大股东不要的,做股权转让的公司,那就好办多了。小市值+股权转让预期提升=重点关注对象!


图片6.png


像昌九生化这种公司无非就是后期找买点,除此之外我们既然知道了二级市场炒重组怎么炒那还不简单吗,当前二级市场上找十家有难度的话,精挑细选个四到五家我想不会是难事!


附件列表
图片5.png

原图尺寸 41.36 KB

图片5.png

图片1.png

原图尺寸 26.72 KB

图片1.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