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假标,楼主就后背一凉。从古至今,有多少雷是拿假标做掩护的。而且,通常投资人是被蒙在鼓里。乱世当道,假标横行,今天楼主就抓几个典型,让这些假标见见光!
当下常见的假标有3种类型:
1、借款信息不明
行业对于借款信息的透明,一直都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包括很多国资、风投等大平台,也是支支吾吾。楼主认为,在这种大环境下,虽然不能过度苛求,但是至少基本的东西该是要有吧。
举个例子,这是某车贷平台的一个抵押贷标。
3个月期限,年化收益18%,比大多数期限1年以上的高太多,绝对的高收益!
再来看其标的信息:
借款人加上抵押物信息从头到尾不超过50个字,关键部分的银行流水、抵押物照片、抵押合同等信息只字不提。我就不相信,连银行车抵贷都是看借款人的银行流水,难道你比银行还要牛逼么?呵呵。。。
这还不是特例,你把各家平台挨着排名看,估计看完你就要哭。
2、同一借款人反复借款
你知道一个平台资产端不济的时候,通常就是发假标或者以次充好。关键还真有这样的智障,明目张胆晒出同一借款人的标。
这3个以玉器抵押的标,同为一家玉器商行。
而在信息披露上,这个借款人实际的借款金额一共是40万,每次按这个标的金额2万来算,如果我没算错的话,总共要重复借款20次。平台这不是自己打脸么?
另外,更甚的是这家平台所有标的都是E类标,简直是吓人!同志们,仔细看看,收益18%的标就是这么个情况。。。
3、短标(拆标),高收益
短标、高收益,这成为了不少假标平台的诱饵。谁都喜欢期限短,收益又高的。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标的有可能是凭空捏造,也有可能是质量低劣。
看这家高收益的平台,收益超20%那是信手拈来,但是几乎所有标的都出自3、4个借款人,很明显平台不仅涉及同一借款人反复借款,而且还有很严重的拆标嫌疑!
再大胆设想,甚至有可能这几个借款人是几个小号互相切换身份,虚构借款人身份,在发假标。。。。
细思极恐!
这3种假标面具,除了借款人信息不明是行业常态而外,其余两种都是典型的假标特征。预防假标,首先就要在债权上开刀。
1、平台标的属于什么业务类型?
2、具体标的是哪些?
3、债权质量如何?
4、借款人有没有重复或拆标?
这些都是我们投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前文的例子已经提醒我们,不要紧盯着高收益。就算给你那20个点的收益率,你还敢下手么?
投资有风险,但犯不着为假标买单。希望大家在入手时多考察债权质量,
三思而后行!